《廉政风险防范手册》
作者:高立法等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
在新常态下,风险时时有处处在。为企事业单位的失败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使企事业单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财政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推动内控规范有效贯彻实施”,并将之确定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推动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财政部联合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于2008年、2010年分别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并自2011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分布实施。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也对反腐倡廉、防范欺诈、抑制舞弊行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并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全面施行,标志着我国内控建设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内部控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由单一的企业主体向行政事业单位领域扩展。
为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适应新常态需要,多位具有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专业知识的中国风险管理者联谊会专家、资深工作者深入企事业单位实际,并与经营管理者密切协作,通过对多年多家单位的实践总结,取其精华选编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系列手册”丛书,供企事业单位借鉴。
该丛书具有以下特征:
(1)从实践中形成。丛书作者是在认真学习财政部发布的《内控规范》的基础上,通过为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内控体系建设,在建设中逐步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形成的,既符合财政部、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要求,也切合企事业的实际情况。
(2)具有原汁原味的特点。丛书是在企事业单位“内控手册”实物的基础上形成,向读者提供的是原原本本的实物,不是教您应该怎么做,而是告诉您就是这样做,使读者见到了“内控手册”的真面目。
(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由于手册是企事业单位的真实产品,读者可以将丛书提供的手册作为样本,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写自己的“内部控制手册”。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某一个单位的具体业务往往不是全面系统的,且与单位的业务并不完全一致,仍需补充提高。
依据财政要求以及参照本丛书设计的内部控制系统,可受益于以下几方面:
(1)有助于完成财政部及主管部门要求实施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2)有助于及时发现及纠正违反法规的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
(3)可有效识别和管控运营中的风险,有助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4)有助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5)内部控制的文档记录可以用于法律诉讼。
本书揭示了廉政风险在各个岗位中的表现和危害,分析了廉政风险产生的根源和条件,指出了贪污腐败造成的危害和恶果,提供了防范廉政风险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文 黎志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