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金融借贷纠纷缠身 不良核销吞噬利润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金融借贷,核销
  • 发布时间:2015-12-29 16:10

  近期,温州银行金融借贷官司缠身,12月下半个月将提起诉讼达72次,其中一半被告为贷款企业。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出现大量的金融借款类诉讼说明温州银行正被资产质量压力所累。但也有观点认为,温州银行积极处置不良资产,一方面是应对年末监管考核,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为上市做准备。

  半月开庭72次

  记者从浙江法院网获悉,处在不良贷款高发地的温州银行持续受到金融借贷类案件的纷扰,从12月14日至12月底的半个月里,该行作为原告将开庭72次,其中68起案件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明示以企业作为被告的案件约为43起。

  拿具体案例来说,12月14日,浙江法院网公布了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判决书。该案的原告是温州银行杭州分行,被告是浙江正元集团,以及为其提供贷款担保的上虞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虞热电”)和自然人倪煜旦、周爱仙。

  判决书中提到,2014年6月10日,温州银行杭州分行依约发放贷款2000万元。然而,放款仅3个月,自2014年9月20日起,正元集团便未按时足额偿付原告贷款利息,构成借款合同违约情形,原告依据借款合同约定向被告正元集团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并督促担保企业上虞热电及担保人倪煜旦、周爱仙履行担保义务,但温州银行杭州分行债权截至判决书下达尚未实现。

  对此,某商业银行资产保全部人士表示,通过法院审理处置不良贷款的周期都比较长,为了在四季度结束前结案,一般银行会提前2~3个季度开始申诉。同时,为了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银行会对带来不良资产的企业进行批量起诉。大量的金融借款类案件能够说明温州银行正被资产质量压力所累。

  不良核销吞噬利润

  财务报告显示,温州银行2014年末总资产为1262.83亿元,比年初增加222.23亿元,同比增长21.36%;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1.78亿元,同比增长14.8%。经营成本也有所下降,2014年末该行成本收入比率为37.87%,同比下降3.85个百分点。

  不过,不良贷款的激增和加速核销吞噬了不少利润。2014年,温州银行实现净利润6.46亿元,这比2013年的7.05亿元同比减少5900万元,同比下降8.36%。财报显示,温州银行2014年核销贷款呆账6.93亿元,比2013增加3.37亿元,核销额近乎占到净利润的一半。

  据温州银行官网报道显示,在今年10月21日召开的“温州银行2015年三季度行长工作会议”上,行长吴华强调,2015年四季度对温州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全行要一手抓不良贷款清收转化,一手抓经营管理开源增收,给出一张亮丽的年度成绩单。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直言,去年银行的日子不好过,不良激增,盈利放缓;如果不寻找新的盈利点,增速会更显疲软。

  上市表现低调

  另有银行业人士认为,温州银行近期密集处置不良资产,或是为今后上市做准备。

  据悉,温州银行于2009年通过上市辅导期,但由于国内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暂停,其上市进程因此停滞。2012年3月,浙江省政府制定了《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2012年11月又出台了12条细则,其中第五条指出,推动温州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融资。

  2014年12月,温州银行完成注册资本变更,历时近两年的增资扩股收官。该行注册资本将增至25亿元,资本净额达107亿元。同时,新晋大股东新湖中宝将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驻。

  此外,2014年曾有传闻称,温州银行的新上市计划已递交到温州市银监局,准备赴H股IPO。然而,在2015年城商行普遍对资本市场表现出极大热情、争相排队上市时,此前被寄予上市厚望的温州银行却表现低调,截至今年年底也没有动静。也许,资产质量有待提高便是原因之一。

  (记者 赵青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