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數據大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大數據,企業
  • 发布时间:2014-09-03 13:11

  近來,一個段子在微信朋友圈裏被廣為轉發,描述的是一位顧客往某比薩店打電話訂餐時與客服人員的對話。先是幾句簡單的問候語,當顧客按要求報出會員編號之後,一系列詭異的事情就開始發生了。客服先是報出了一連串顧客的地址電話,又以顧客的血壓和膽固醇偏高為由拒絕了其想要的海鮮比薩,而代之以顧客一向喜歡的低脂類比薩;後提醒信用卡已經刷爆的顧客用現金支付,並貼心建議正在距店不遠處開車的顧客,可以直接到店取貨……令人瞠目的神算的背後,是直接與會員系統鏈接顯示的顧客醫療紀錄、會員日常消費習慣紀錄、信用紀錄及全球定位的車輛行駛自動跟蹤紀錄等。而支撐這一系列紀錄並整合定位到特定目標的,就是大數據系統。

  所謂大數據(Big Data),指的是規模巨大的資訊,在合理時間內擷取、管理、處理並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精準的資訊。儘管上述段子所描述的「大數據下無所遁形」的概念有些誇張,但在資訊傳播快速、雙向、低價、無地域限制、開放透明的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由衷感歎「大數據 數據大(重要)」。大數據究竟好在哪?透過幾個具體實例,也許可以一窺端倪。

  大數據養豬。某農場在每頭豬的耳標上裝一個感應頭,通過WIFI傳輸,每16秒採集豬的生病、發情、運動軌跡等數據,透過對數據分析即時掌握每一頭豬的生命週期狀態,針對每頭豬的狀態調整相應的飼養方案,提高養殖的成功率。

  用戶行為分析。某知名服裝品牌,通過對每家店裏的攝像頭視頻進行分析,統計客戶在每個服裝款式前的停留時間,是否取下衣服,是否去試穿等。某款新品分析後,如果客戶停留時間長,試穿的人數多,就會增加生產的數量。反之,客戶停留時間短,試穿少,就會直接打折處理或下架。

  除此,還有大數據駕駛習慣分析提升車險公司的競爭力,甚至可以透過大數據對選民的行為愛好分析,提高競選者的勝出率等。

  可見,大數據正在成為完善產品和服務、提高生產效率和發現商機的新武器。如何儘快掌握這個新武器?貝格數據總裁李常青建議,企業可用IT技術重新審視現有資源,通過「確立目標,建立模型,技術實現,結果應用」的過程,讓大數據助力企業發展。屆時,就會有更多的企業能親身體驗到「大數據,數據大」的好處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