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農民工已經在逐漸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主流力量,影響著大陸的城鎮化進程,掌握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就能從一定程度上把握新的經濟動向。一串串的數據,全方位清晰地解讀了「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群體。
在企業採訪中,常常都能聽到台商感歎,現在的新生代員工,有著怎樣鮮明的特點,需要投其所好,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了解他們,可見,新生一代的員工已經在逐漸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主流力量。
新生一代員工還有個更廣泛的集體名稱——新生代農民工。大陸80%的農村人口,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湧向一、二線城市,影響著大陸的城鎮化進程,在這樣人口流動的過程中,「農民工」誕生,「新生代農民工」誕生。
那麼,大陸新生代農民工的整體生存和收入狀況是怎樣的?他們主要集中分佈在哪些地區、城市?他們主要從事什麼行業和崗位的工作?他們與老一代農民工有哪些不一樣的特點?2014年5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一串串的數據,清楚地從各個方面全方位解讀了「新生代農民工」這一群體。
新生代農民工
從事建築業比重大降
《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全大陸農民工總量26894萬人,比2012年增加633萬人,增長2.4%。其中,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12528萬人,占農民工總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農村從業勞動力的比重為65.5%。在受教育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到1/3,比老一代農民工高19.2%。
與文化程度相對應的是,在新生代農民工中,39%從事製造業,14.5%從事建築業;而在老一代農民工中,有高達29.5%從事建築業,26.5%從事製造業。從事建築業的新生代農民工所占比重大幅下降,不及老一代農民工的一半。
「人口紅利消失,首先會在建築業出現。」廣州市總工會原常務副主席劉小鋼表示,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知識提高之後,當然願意到相應的製造企業去工作,而建築工地工人基本不需要什麼教育程度,工作強度又大。正因為願意做的人少了,建築業給的工資也水漲船高。在很多城市泥水匠月收入已經超過萬元(人民幣,下同),比剛畢業的大學生高,但還經常招不到人。雖然錢多,但新生代農民工除了看收入外,更注重工作的環境,未來建築業將面臨勞動力更加短缺的局面。
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所長林平凡則表示,不僅僅是建築業,製造業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提高、勞動力知識水準提高帶來的衝擊,所以也都在進行著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改造,降低勞動力成本,改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強度。
融入城市意願更強烈統計顯示,新生代農民工集中在東部地區及大中城市務工。從新生代農民工就業的地域分佈看,8118萬人在東部地區務工,占新生代農民工的64.8%。從新生代農民工就業地點看,6872萬人在地級以上大中城市務工,占新生代農民工的54.9%,老一代農民工這一比例為26%,新生代農民工更偏好在大中城市務工。而且,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外出農民工的月收入水平也不同。(見圖1)
在外出務工年齡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齡僅為21.7歲,老一代農民工初次外出的平均年齡為35.9歲,新生代農民工初次外出平均年齡低14.2歲。2013年間,87.3%的新生代農民工沒有從事過任何農業生產勞動。因此,他們對家鄉的留戀程度也在降低,而對所在城市的融入程度在不斷提高。
「他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們更追求城市的生活。」劉小鋼說,他們在大城市裏的收入比在鄉村高不少。更為重要的是,新生代農民工很多人已經回不去,因為他們已經不懂農活,也已經習慣了城市的生活,回到農村反而不習慣。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留在城市的意願更為強烈。
林平凡也認為,「80後」進城務工人員在農村生活的時間並不長,他們更加適應城市的生活模式。對政府來說,一方面要努力改變原來戶籍屬地的管理模式,建立工作地與居住地一致的人口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城市內部,過去是產業園區與生活區分離,而現在必須更加注重產城融合,讓新生代務工人員有「城市生活、城市工作」的歸屬感。
接受技能培訓比重上升
權益保障意識增強
《調查報告》中顯示,2013年農民工人數繼續增加,外出務工月均收入(見圖2)繼續提高,農民工流動轉移繼續取得新進展。而在權益保障方面,2013年外出農民工權益保障情況有喜有憂,喜的是參加社會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繼續提高,憂的是超時勞動問題沒有緩解,工資拖欠問題依然存在。
新生代農民工由於都或多或少接受過中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有更明顯想通過學習來改變現狀的需求,更願意接受更多、更廣、更專的職業技能培訓,學習能力較強。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接受過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32.7%,比2012年提高1.9%。各年齡段農民工接受培訓比重均有提高。
2013年與雇主或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為41.3%,比2012年下降2.6%。其中,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下降了3.5%,簽訂一年以下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與2012年基本一致,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農民工比重增加了1%。
但2013年外出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障比例繼續上升。其中,參加養老保險的比重比2012年提高1.4%,參加工傷保險的比重提高4.5%,參加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的比重均提高0.7%,參加生育保險的比重提高0.5%。
掌握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就能從一定程度上把握新的經濟動向,能因材施教地給予培養。比如,新生代農民工更傾向於就地消費,就可以給當地城市帶來經濟活量,也可以說,新生代農民工將是未來大陸城鎮化的中流砥柱。
文/陳薜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