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互補 強強聯合 文創時代來臨 再造產業商機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文創,商機
  • 发布时间:2014-09-03 15:01

  在面臨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當下,文化創意產業的時代終於來臨了。台灣強中之強就是原創力跟設計力,文創產業在兩岸最具互補性,最能夠強強聯合,有一個最棒的未來!

  台商在大陸20多年的打拚,創造了經濟起飛的奇跡,在面臨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當下,文化創意產業的時代終於來臨了。文創產業在兩岸最具互補性,最能夠強強聯合,有一個最棒的未來。

  為什麼兩岸的領導,特別是很多大陸的各省市領導,訪問過台灣回到大陸後,一直強調文創、文創再文創?因為文創的價值和理想是能夠做到文明的提升,實現整個城市乃至於多個產業的改造。文創的理想是能夠產生一個外溢的效果,讓好的、優質的文化經由產品的再造來傳承。

  台灣文創 成功助力產業再造

  那麼台灣文創的優勢在哪裡?如何進行產業再造?以下給大家介紹兩個案例。

  第一個案例首先來講品牌。從代工到品牌的發展之路並不好走,但是在台灣有一種品牌概念已經開始提升了,台中的日出糕餅店,已經打破了傳統的品牌概念——一群設計師改造了一個眼科診所的老房子,改做糕餅業,結果名聲大噪。什麼原因?過去糕餅業競爭的關鍵在口味,而這家企業用書本作為糕餅產品的外包裝,用中華文化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概念包裝了糕餅,每一個餅都有不同的包裝,改變了產業模式。同時用相互之間有文化關聯的套書系列,讓消費者愛不釋手,各樣的包裝都買一些,不管口味是什麼,只要包裝不同都各買一個。這就是透過文創的力量改變了產業邏輯。

  第二個案例是薰衣草森林。兩個女孩子跑去苗栗的窮鄉僻壤,種下了整座山的薰衣草,吸引了各路人都跑去看薰衣草。因為需要又開了一個小咖啡廳,到此為止並沒有形成產業,咖啡廳也賺不了什麼錢。可是薰衣草森林這個品牌,變成了一種生活模式,變成了城市人回顧乾淨清淨心靈,對休閒放鬆的田園生活的一種嚮往。所以他們用薰衣草森林這個品牌,在台灣各地蓋了多座民宿,然後跟台灣各地的農特產品進行品牌合作和包裝。現在薰衣草森林這個品牌下什麼都有賣,做精油、醋、手工肥皂的都集結在這個品牌下,這即是文創,又是休閒產業,更是美麗農村的成功概念。

  兩岸互補 大陸文創商機無限

  台北文創園的特色跟大陸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灣是採取混搭策略,都是複合型的,目的在於整個園區都能成就體驗經濟——尖端藝術與商業魔力和諧相處,原創精神與大眾精神無礙交流,因此文創即是生活美學也是產業概念。如何在一個實體的地方操作一個混搭的策略,變成一個具備經濟價值的文創產業,是台灣的強項。

  對大陸當下流行的文化地產,我認為台灣的公共藝術非常值得引入。因為台灣的公共藝術全部都有實際功能,比如鉛筆就是一個座椅,單調的大樓、黃包車、小攤販,都可以經過包裝變成城市新鮮的亮點。所以,在大陸熱衷於規劃建造所謂的文創地產時,最適合引入的就是台灣公共藝術的設計概念跟精神。

  因此,我對於兩岸文創互補有以下幾個心得跟產業建議。

  第一,善用台灣的文創優勢:原創力、設計力、生活美學和國際接軌經驗,在大陸創建品牌。各位台商一定要理解,台灣的強中之強就是原創力跟設計力,就是生活美學。在生活中體驗中華文化的美好,而這個正是大陸最喜歡、最需要的。

  第二,發展文創經濟的核心是人才,成功的關鍵在於培養原創優秀人才的平台與機制,投資並合作培養兩岸文創人才。兩岸人才的對接很重要,兩岸要攜手做一個人才培養的平台和計畫,讓台灣人才過來培養大陸的人才,這樣才有辦法共同推動文創產業。

  第三,引入台灣體驗概念的複合式文創產業園區,建立兼具提升民眾文明素質和文創產值的品牌型文創園區。大陸的概念是在文創園區內創造品牌,而台北松山、華山文創園區本身就是品牌。

  第四,引入台灣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創新、再利用的成功經驗,釋放大陸非物質文化寶藏的無限價值,創造大陸各地新的文化特色和價值。

  第五,大陸旅遊產業引入台灣文創產業再升級,利用台灣精緻多元的設計理念,推展大陸旅遊商品、伴手禮產業。現在大陸多處都在建旅遊景區,硬體概念很好,但缺乏具台灣文創概念的伴手禮,這正是台商引進台灣設計力量的大好商機。

  第六,大陸城鎮化的商機和挑戰——關注台灣社區整體營造經驗,創建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創城鎮(或城鎮文創化)。台灣實施了30年的社區營造,現在在全台灣各地開花結果,這樣的路徑、經驗和人才,能夠在大陸的城鎮化中發揮很大的功能。

  文/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永萍

  (本文為許曉楠根據李永萍的演講內容整理,有刪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