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台協 打造「台商幸福之家」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蘇州台協,台商
  • 发布时间:2014-09-03 14:57

  蘇州台協會做更多、更豐富的促進台商融入當地的活動,在台商的輔導上要規劃得更有架構化,從個案的解決逐步梳理出深層次的共性問題。繼續規範運作,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務會員上,為蘇州台商的發展貢獻心力!

  「我們蘇州台協最大的特色就是踏實、和諧!為會員服務所做的大量工作,要歸功於我們的台協團隊。他們是一支工作積極投入、專業能力強的隊伍,我們的合作非常愉快!」談起台協的工作,蘇州台協會長、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國倫,笑容洋溢在臉上。接任會長2年多來,他與團隊密切協作,不斷整合和創新,深化和豐富為會員服務的內容,使協會多方面的工作都有聲有色、卓有成效。

  梳理分析 暢通言路

  「在蘇州設廠的台商是全大陸最幸福的台商!」高國倫說,作為大陸數一數二的比較規範的地區,蘇州市政府對大蘇州地區約2000多家台商的發展相當重視。作為台商與蘇州政府間的橋樑,蘇州台協積極參與國台辦、省台辦、蘇州市的各項調研活動以及海協會、海基會舉辦的座談會,收集會員意見,積極建言;定期召開會長會議,彙集各會活動,研討問題解決方案;舉辦各項政策說明會,著力解決台商迫切關心的問題;幫助會員協調矛盾糾紛,依託市台辦及蘇州涉台仲裁中心,解決涉台民商事糾紛。

  「蘇州的台商是兩個族群,一個是超大企業,一個是中小企業,他們各自面臨的問題不同。中小企業台商微觀的問題會比較多,大企業面臨的通常都是國家宏觀產業層面的問題,所以我們台協處理時就要因地制宜,對症下藥。」高國倫說,台協會反映問題時不會就事論事,而是會做具體事件背後的系統化分析,找出帶有結構性的共性問題。「比如住房公積金和社保的繳費基準問題,這不只是蘇州台商遇到的問題,而是包括華南乃至全大陸地區的企業都要面對的問題,是國家體制在轉換中要面對的問題。對此每個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度不一樣,蘇州各個區的執行情況也不一樣,這就產生了比較大的困擾。我們會在深入、系統地分析後跟更高層來反映,希望能推動實質性的解決。」

  率先垂範 轉型升級

  在第一批台商登陸20多年後,大陸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結構調整的新階段。台商扮演的角色也在轉變之中,原來的啟示和帶動作用正在逐漸減退和失去,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嚴峻課題。

  「台商自己在心態上要做好調整,在作業上也要調整,在發展策略上更要進行調整。我們台協也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對台商進行輔導和調適。」高國倫說,台協開設了「蘇州台協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以及產業機構,為廣大會員提供輔導;另外還利用台協網站、手機報、微信等新媒體,為會員免費推介;同時合理規劃協會辦公場所,專設會員企業產品展示空間,為會員提供商機;不定期組織會員參加上海自貿區、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以及各省市招商推介,幫助會員尋覓商機。

  而作為蘇州台商的大家長,5年前來蘇州投資設廠的高國倫,也以自己的企業——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興)拓寬行業範圍、升級產品定位的實際行動率先垂範。「事實上長興的產品升級,與大陸的經濟發展和客戶的產品升級密切相關。」高國倫強調,「單一產業涉及的風險高,我們就拓展至多個產業,分散風險。從最初的化工類塗料、膠黏劑,拓展到電路板、IC產業積體電路及封裝材料、光伏產業的太陽能電池板材料、玻璃鋼、風力發電葉片等新材料。」專注材料製造的長興,一直在扮演著隱形冠軍的角色;而及時跟進客戶升級腳步、不斷拓展多個行業的正確抉擇,讓長興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融入當地 聯誼兩岸

  「台商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在地化。」高國倫認為,在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進程中,台商不是一個外來的族群,只是發展中的一個支脈。「上個世紀80、90年代,在大陸由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轉捩點上,台商應運而起;當市場經濟體制已經成熟後,台商的特色會漸漸消失。所以,台商要永續發展就必須本地化,要融入當地,融入社會。」

  為此,蘇州台協擴大了組織活動的範疇,不只限於台商。比如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屆的「四城十會環太湖樂活騎遊」活動,聯合環太湖地區的蘇州、無錫、常州、湖州等10家台協,規模從40多台商擴大為兩岸民眾近千人共同參與。今後將在每年的4月第4周的雙休日舉辦,以期成為兩岸民間互動的品牌活動。

  同時台協還創設了蘇州地區台協籃球聯賽,蘇州地區6家協會共襄盛舉;各協會(分會)還會定期舉辦中秋、尾牙、春酒等大型會員活動,經常性舉辦高爾夫、釣魚、登山、騎行、燒烤、郊遊等多種形式的會員聯誼活動。

  另外,台協還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提升台商影響力。各協會(分會)致力扶貧幫困已經成為常態性的活動。作為台灣東吳大學的校友,高國倫還在東吳大學的前身——蘇州大學設立了常態化的獎助學金,資助和激勵寒門學子學業有成。

  加強建設 提升能力

  打鐵還要自身硬。為了更好服務台商,高國倫接任以來對蘇州台協的功能進行了重新整合和定位,「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是各分會直接去做的,蘇州台協(總會)的作用是做整個大蘇州地區資源的整合與規劃,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資源重復浪費。」比如扶貧資金的整合管理,由統一賬戶和委員會來統和;還有教育訓練方面,開展了整個蘇州地區分會的秘書業務培訓活動,由總會聘請專業講師培訓,而這實際上就是在行政上的一個整合動作。

  網路時代,協會的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高國倫介紹,蘇州台協積極推動會務公開,開設微信公共號、《手機報》,將協會會議及協會活動及時傳播到會員;同時蘇州台協也成為大陸台協中唯一擁有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報等新媒體的協會。在蘇州市台辦周永森副主任的大力協助下,蘇州台協還成功獲評4A社團組織。

  展望未來,高國倫信心滿滿:「限於本身的配置規範,蘇州台協的規模不可能無限制擴大,但在活動的內容上還有很多自由揮灑的空間。今後會做更多、更豐富的促進台商融入當地的活動,在台商的輔導上要規劃得更有架構化,從個案的解決,逐漸梳理出深層次的共性問題。繼續規範運作,把工作重心放在服務會員上,為蘇州台商的發展貢獻更多心力!」

  文/許曉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