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真抓实干,宝马,汽车
  • 发布时间:2014-09-10 12:15

  把难以实现的愿望凝聚成口号写在墙上,这在当今中国已成为一种时髦的习俗了。“真抓实干”就属于大家常见到的一句口号,这说明很多领导其实都是在“作秀”和“务虚”。

  为什么我会想起这个话题?因为宝马的电动车i3马上就要在中国正式上市了。回顾一下这个全新品牌从诞生至今短短3年多的发展,会让人不由得感叹:这才叫真抓实干!

  2011年2月,宝马发布了专为电动车而生的“i”品牌,告诉世人它的使命是“为超大城市的个人交通寻求解决方案”。不仅要研发出新型的电动车辆,还要提供包含导航、停车位、公共交通换乘的移动信息服务。有意思的是发布i品牌的同时,宝马联合几位商业伙伴还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为后续的一系列创新行为搭建好了筹措资本和分担风险的平台。

  半年之后,i3和i8两款概念车面世了。宣告了:4座、1.25吨车重、150公里续航,1小时可充电至80%这些关键的性能指标。在这背后,宝马已经投下了4亿欧元来添置专用的生产设备,因为i3和i8将使用前所未有的量产化碳纤维结构车身。

  2012年夏天,全球首家i品牌体验店在伦敦开张了。宝马开始认认真真地向公众演示电动车的充电方案、续航解决方案。一年之后,i3的量产版发布了,人们不仅看到,而且摸到了这款充满未来感,又极具实用性的电动车。2013年11月,i3在欧洲市场开卖了,价格是3.5万至4万欧元,仅相当于一辆宝马328或一辆四驱版的宝马X1。

  看到了吗?基本上每隔半年就迈进实质性的一大步,几步走下来就把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新车型推到了消费者面前。这还不是全部,大家还记得两个月前德国的默克尔总理访华吗?其中有一项活动安排是“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演示“,演示什么?演示的就是中德两国电动汽车采用了统一的交流电充电设施通讯标准。

  也就是说,至少在中国,宝马i品牌的未来之路已经铺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