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抢了谁的饭碗?

  人们普遍能够想象未来机器人取代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工厂内搬运、组装、喷漆、检测,但现在,模块化模式可能会提前让一部分失去饭碗,整车厂不再需要那么多装配工人了。

  所有欧洲汽车制造商都希望能微笑着走出欧洲汽车业的艰难时期,但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欧洲汽车销量连续第三年下滑时,大众汽车选择了一个与其他制造商采取的关闭工厂、减产缩能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即是将2007年起研发的MQB平台逐渐运用到生产当中,希望搭建一整套降低成本,缩短新车型开发、生产周期的运营模式,以此度过这个遥遥无期的“寒冬”。

  模块化设计使得整车厂不必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运到总装厂进行最终组装,而是由不同的零部件供应商来完成各个模块的分装。从某种意义上讲,模块化把整车制造商的分装车间转移到了零部件供应商那里。

  很显然,精明的大众希望借助推行汽车模块化生产平台,将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部分装配劳动转移到装配生产线以外的地方去进行,这样即能缓解庞大的组织结构压力,又能避免因赤裸裸的关厂、裁员而与政府、工会产生正面冲突。早在2008年,奥迪“全数字化”总装车间在长春奠基,零部件装配数量减少90%,奥迪工厂厂长当时说:“过去生产模式,总装线需要装配2万多个汽车零部件,而采用新的模块化、集约化管理的新生产线只需要装配2000多个零部件,当然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也减少了很多。”

  人们普遍能够想象未来机器人取代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工厂内搬运、组装、喷漆、检测,但现在,模块化模式可能会提前让一部分失去饭碗,整车厂不再需要那么多装配工人了。

  关闭工厂,或是裁员?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经济虽然有过短暂恢复,但整个欧洲车市却一直没有摆脱持续萎缩的漩涡。2013年欧盟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7%,达到1185万辆,创18年来新低。由于销量不断下降,去年欧洲汽车产能利用率仅有68%,尽管近日有研究机构预测,今年欧洲汽车工厂产能利用率有望提高至70%,但是这仍不足以使得汽车企业实现收支平衡。根据欧洲汽车工厂运作情况估计,产能利用率必须达到80%~85%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收支平衡。

  反观同样深陷产能过剩危机的美国车市。2008年~2012年美国汽车工厂共关闭了11家,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资助,美国汽车业绝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完成瘦身计划。然而和美国政府拿出大笔资金救助美国汽车企业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欧洲汽车制造商们只有自我拯救一条出路。更让人头疼的是,每次开展关闭工厂、裁减员工等瘦身行动时,各大企业还会遭受到各国政府的干预。因为在欧洲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经济低迷时关厂的政治代价实在太大,在这一点上它和美国有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

  除此之外,由于欧洲雇员福利待遇相对较高,在欧洲关闭工厂比在美国的成本要高出许多。比如,福特将其位于比利时的亨克工厂关闭,并将生产线转移到西班牙瓦兰西亚工厂的各项开销就高达8亿美元。而这对于本来就承受着巨大亏损的欧洲汽车制造商而言,实在是个太过承重的压力。

  法国Inovev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认为,“欧洲汽车产能利用率如果要达到收支平衡的水平,至少应该再关闭10家工厂,但是我们估计最多只有5家工厂关闭。这意味着,量产车制造商在欧洲削减成本维持工厂运作的难度会非常大。”

  但同时,Inovev的负责人迈克尔·考斯特给出了一个更加实在的建议:“欧洲的量产车制造商正遭受着非常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在汽车生产平台的改进,以及新车型的开发方面再多下些工夫,以降低单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核心劳动力和边缘劳动力

  自从福特造出第一条流水线后,外界对其评价毁誉参半,有人批评生产流水线让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和附庸,这也符合亚当斯密的观点,细密的分工造成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在分工达到极点时,每个人只做一件简单的工作,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以至缺乏高瞻远瞩的能力。”流水线作业及其细化分工使工人成为低技能的可代替性劳动力,大大降低了工人对生产作业过程的控制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模块化模式是在造就科技含量更高的流水线。大众的MQB平台就像从汽车制造业的中游--主机厂向上游零部件业、运输业发起的即生产流水线方式和汽车平台式生产之后的第三次大工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序曲。以MQB平台为起点,涟漪将逐渐向四周扩散,最终给整个汽车制造链带来翻天翻地的影响。

  模块化使一部分冗余劳动力失去饭碗的同时,也使劳动力产生分化,传统的劳动力被模块化分割为核心劳动力和边缘劳动力。旗舰企业和一级供应商因追求产品创新而展开产品竞争,需要具有正式岗位的多技能和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这些员工大都具有稳定的工资预期和较高福利待遇,从而成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核心劳动力。低层供应商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主要从事过程创新或简单加工而不得不进行价格竞争,为降低价格,边缘供应商往往大量使用临时雇员从事低技能的生产活动以降低劳动成本。这些临时雇员往往没有安全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从而成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边缘劳动力。

  不可否认的是,逐渐成熟的模块化生产模式也必然会带来劳动力的调整和削减,但就像大众中国的工作人员所说的,它所带来的对劳动力的影响,要远比关闭工厂乐观得多。更重要的是,一个是良性的改革,一个是恶性的循环。

  文/杨丽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