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云南省自2008年以来,也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我省大学生创业。但在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目标,创业成功之路面临着不可预计的困难和风险。本文将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创业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困境 对策

  在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一个群体,但在众多的大学毕业生中,创业只是少部分学生的目标,创业成功之路面临着不可预计的困难和风险。本文将在客观分析大学生创业所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对策。[1]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1.创业意识淡薄

  尽管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花大力气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有创业意愿、能主动去详细了解创业政策并思考自己创业规划的同学寥寥无几。“网上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认可自主创业,而真正参与实践的却只有2%。可见大学生还没有把创业的知和行统一起来。”[1]许多同学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可能创业,还是找个单位工作比较保险,比较稳定。有的同学哪怕有一点点的创业愿望,也因为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风险,担心竹篮子打水,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而就此作罢。大学生群体面对创业的各种利好,往往因为旧有的就业观念和对创业面临的各项问题规划不足,而不想创业、不愿意创业,创业意识普遍淡薄。

  2.创业成果难以稳固

  在为数不多的尝试创业的大学生中间,一部分创业项目往往因为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创业项目的缺陷、市场发展的变化而短暂而亡。大学生想要创业成功,不能没有创业的基础。对创业者而言,大学生必须具备与创业相关的知识、能力和实践经验。这些方面,学校教育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依靠的一定是大学生真正实践的历练。创业所必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历练,是对创业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本领能力,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必定对创业项目的成功运行造成致命的影响。[2]

  二、大学生创业困境

  1.资金不足

  大学生创业,首先要解决的即是资金问题。大学生群体由于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很难保证有充足的创业启动资金。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资金准备,创业之路才会向大学生开启上路之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逐年来都在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力度,其目的正是期望解决大学生创业难的资金问题。但由于各部门制定政策的本位思想和相互之间联动不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大学生想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扶持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能成功获贷。因此,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要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还应在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社会扶持方面更多给予帮扶。

  2.缺乏经验

  现阶段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毕业以前,基本都是一直在学校中学习,从来没有机会去接触社会。尽管也有少部分同学经历过到一些单位去勤工俭学,但他们也只能是短时间、较为局限的接近社会,不能做到深入地了解市场、掌握经验。此外,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家企业要生存和持续发展,需要在产品定位、企业规划、团队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做好严谨而充足投入,而这些,都是身在校园的大学生群体所不曾了解到的创业内容。大学生群体不能积极创业,缺乏经验是重要原因。

  三、对策研究

  (一)加强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即是要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掌握相关的创业技能。2012年起,云南省各高校在已经形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强化创业教育,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讲座、论坛以及开展模拟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近年来,云南省将SIYB创业培训项目引入高校即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培训中,学校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和专业培训师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培训,这既保证了教学质量,确保每个学员真正学到自主创业的知识和技术,又让高校学生接受和认识到先进的创业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创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同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市场的敏锐校、选准切入点、集中有效资源,迅速打开市场,逐步走上成功的创业之路。

  2.整合创业政策和资源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期望能切实推动大学生创业,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云南省也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从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培训和创业补贴、社会保障优惠等6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我省大学生创业。但有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只有2%-3%[2],一直在低位徘徊。这一数据相对于美国2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来说,无疑存在较大差距。为保证政府、高校投入的资金、人力、政策等资源能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发挥真实有效的作用,让所有政策和资源的提供能符合创业者的需求,我们各级机构还应该注意有效的整合政策和资源。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如果相关的政策、资源的设置能符合项目的需求,能提高项目在市场发展中面对复杂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在项目运行过程中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那么所有的政策和资源必能形成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合力,真正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创业成功率。[3]

  3.选树典型宣传学习

  环境对个体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积极的环境能促进个体向着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和发展。在创业成功的大学生中,树立成功典范并进行大力宣传和学习,对大学生创业的推动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注重选树创业典型,营造鼓励创业的积极氛围。各大高校还应该注重挖掘校友资源,发挥成功校友在推动在校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典型带动作用,经常性的邀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校友会到学校参加校友座谈会、创业专家讲坛、主题讲座以及特色访谈。通过校友的言传身教、给在校生讲述创业故事和身心成长历程,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营造积极、浓厚的学校创业氛围,让学生积极思考创业,计划创业,最终实现创业梦想。

  现代社会新的就业形势和市场要求,在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的同时,更为大学生提供了实现人生梦想、展现个人魅力的广阔平台。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信心,整合资源,勇于探索,积极创业。同时,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资源共享、政策互通,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提供全面的创业扶持,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事业的长6发展。

  参考文献

  [1]春柳.导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J].江工贸职业技术学:学报,2005年3月,第5卷,第1期:46-48

  [2]联民.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N].中华工商时报,2008-01-29:4.

  [3]吴金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

  李贵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