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对现代教育的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对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1) 促进教育改革;2)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3) 网络教学日益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在注重信息技术的同时,教育仍要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信息时代 现代教育 信息化 思考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以及基于以上的大数据技术正推动各行各业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其对现代教育也会产生深6的影响。

  一、信息时代特征

  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上产生了现在的信息化。信息时代,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的学习速度在不断加快,也就是说从数字处理时代到微机时代,到网络化时代,学习速度越来越快。[1]

  二、信息化对现代教育的正面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这种变革中,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1.促进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变革。

  传统教学,过份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

  信息化教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6程教育等相结合,多种办学形式并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并存,多种功能的教育相融合。重在个别化教育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受教育者具有极大的自由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高等教育结构,发展6距离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逐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改实验,把这些单一、落后的手段改变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2]

  2.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成为人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得力工具。多媒体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自主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保证,作为用户、学校和学习者个人,只要拥有多媒体终端机,就可以从网络的资源数据库中,非常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各种学习资源,使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从而得以真正确立。

  多媒体营造出了由学生控制的发现式环境,这种发现式环境允许学生在特定的内容领域进行探索和检验假设。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会组织、解释和运用材料,信息技术的这些运用将有助于学习者获取信息社会所需的问题解决技能。

  当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人们不能不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之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需求。这种继续教育不仅有助于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更重要的还在于满足技术更新、技术进步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可能完全通过办校、办班来解决,大量的却要依靠在职自学或6距离教育来补充和提高。而后一种途径,又正好可发挥信息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的优势,使学习者不仅可通过多媒体终端机,不断补充与更新自己的知识,而且还可通过电信大学和模拟训练,来获取某方面的系统知识,强化与提高某种技能,从而使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更加方便和有效。

  3.网络教学日益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日益普及,人们在尝试网络通信的同时,也想到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信息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网络是信息社会最为有效的信息获取工具,开展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交互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掌握新资料、汲取新知识,利用新教材,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矛盾。

  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多种媒体信息,学校不需要再用大量经费和人力建设管理自己的媒体资料库,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名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当面”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著名图书馆藏书,甚至拷贝下来,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料。[3]

  三、信息时代教育仍要坚持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但“知识传播”并非是教育的唯一内涵。教育不仅仅只是技术,更是一种塑造人校、传递人类精神的“艺术”。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革命,应为教育这门“艺术”中的人校“光晕”保留更多的空间。信息时代的教育打破了知识在个体上的垄断,让学习者占据了教育的主导权,让学习者和教学者前所未有的平等。这样的平等,不应取代“教”与“学”的过程中精神传递的势能,毕竟教学革命,并非“学革教命”。技术创新确实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结语:

  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6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完全否定传统教育教学的长处,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时代要求、适合21 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http://emuch.net/fanwen/52/2561.html 2014.6

  [2]《论信息时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的转变》2010.7刘颖《电化教育研究》

  [3]《大数据时代教育仍要以人为本》2013年11月29日《北京考试报》

  夏卫 梁民 王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