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土司车里宣慰使对竹筒茶情有独钟,而远在北京的皇帝却喜欢倚邦出产的曼松普洱茶。明隆庆年间,把所治区域划分为12个行政区域统称为「西双版纳」,倚邦为十二版纳之一的版纳倚邦。因盛产茶叶,又称「磨腊倚邦」,傣语意为「有茶树有水井」之地。
据《明史》记载,倚邦茶山在明代初期茶园已经成片。到清乾隆时期,倚邦土司曹当斋因在改土归流中协助清军平乱有功被封为倚邦土千总,从此曹氏家族的世袭管理包括倚邦茶山在内的五大古茶山200多年。曹当斋祖籍四川,其祖父曹大洲清康熙初年从四川到倚邦一带经商运茶,被当时倚邦的本人族头人看中招为女婿,头人无儿子,去世后职位便由曹大洲承袭。传到其孙子曹当斋那代,开始大量招揽内地汉族到茶山种茶。倚邦的茶叶得到大众的认可却是在雍正十一年,倚邦曼松头拨春茶制作的普洱茶被列为朝廷贡茶的首选「年解贡茶二十担」。
独特的小叶种普洱茶
大部分西双版纳的普洱茶都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为主,而倚邦的普洱茶茶之所以能成为贡茶是因为曼松的普洱茶叶是小叶种,乃是当年曹家人从四川老家引种过来的小叶种茶。这种普洱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回甘爽口,却不像大叶种普洱茶那样苦涩味重。一推出来就大受欢迎,连远在京师的皇帝也不能免俗。自古就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可惜的是随着年年战乱,能留下来的小叶种古茶园也只有上百亩,每年的产量非常少,要不是进贡给政府,要不就被普洱茶发烧友包圆了,根本没有机会流入市场,所以在普洱茶里头名气反而不如冰岛和班章显赫。
独树一帜的倚邦贡茶
这种小叶种的普洱茶能够在各大知名山头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贡茶,最大的原因还是倚邦「土千总」曹当斋及夫人叶毓之功劳。如今倚邦街村委会保存着乾隆、道光、光绪时期的三块青石碑,记录了当年的重大茶事。其中一块是曹当斋刻立的《禁办买官茶告谕碑》为了严禁官员进入茶山贩买私茶,以及奸商滚放银钱盘剥茶农,让官员永远遵守的石碑上的禁令。可见曹当年对茶山、茶农的保护力度是多大。在曹的大力扶持下,倚邦古街和3条支街两旁茶庄商号林立,大小茶庄商号50多家,茶叶年生产贸易总量达万担以上。一直到清末,倚邦一直保持了六大茶山的中心地位。可惜的是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
清末社会动荡,盗匪猖獗,内地商人不敢入山买茶,竞争对手易武古茶山兴起,六大茶山的普生产中心移到易武古镇。不过最大的打击是在1942年,基诺族、瑶族起义,攻打倚邦古镇,战火把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茶商茶农四散,倚邦从此走向衰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