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委书记恶劣的发票“生意”
- 来源:廉政瞭望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发票,贿罪,贪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1 13:21
本刊曾报道过河南省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家臣落马的消息,本文揭露的是:朱家臣通过报销发票的方式,先后向91人索贿400多万元,平均3天就报销1次发票,连下属都背后骂他“不要脸”。
日前,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周口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家臣有期徒刑18年。朱侵吞公款44万余元,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贿赂650万余元。而此前的2月,中央政法委通报16起政法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朱家臣的名字赫然入列。
河南省纪委为此制作了廉政教育警示片——《发票报出的罪恶枷锁》,再现了朱家臣凭借政法委书记的特殊身份,通过报销票据的形式向91人索贿400余万元,一步步蜕变成腐败分子的过程。
报销:以维稳的名义
朱家臣喜欢书法,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周口,不少地方都有他的题词。他给别人写得最多的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但现实中,朱家臣的官声却很差。周口市一些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不敢见他,他打电话请人家吃饭,人家也不敢去,这是因为都怕他要报销发票。
朱家臣报销发票索贿,始于2007年初。2001年他就任周口市委常委,后来任政法委书记。直到2013年案发,朱家臣在市委常委的位置上呆了12年。有当地官场人士推测,朱家臣因为提拔无望,所以自暴自弃,迷失了自己,在行将退居二线的58岁之际,落得如此结局。
一天,朱家臣给周口市银行系统干部王某打电话,让其到他办公室去一趟,有工作安排。王某去后,朱家臣拿出一个信封递给王某。王某打开一看,里边装着发票。朱家臣说,他在信访维稳工作中产生了一些费用,让王某帮助解决一下。第二次,朱家臣又以相同的理由交给王某一些发票,让其报销。两次,王某给他报销了2.6万元。
其实,维稳产生的费用,只是朱家臣的一个借口,他在分管周口市信访维稳工作期间,这项工作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靠后。
朱家臣的妻子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北京照看孙子,而他的家也安在北京。每周五,不管刮风下雨,朱家臣都雷打不动地到北京和家人团聚,下周一再回周口上班。在北京期间,他打着维稳的旗号去宴请朋友,购置礼品。他将这些应该由个人支付的费用,交由别人埋单。
2008年,周口市安监系统干部李某在北京接访期间,朱家臣给了他两万多元的发票。2012年5月,朱家臣在北京参加全国省辖市政法委书记培训期间,又给了李某2.1万多元的发票。拿到发票几个月后,李某才把钱给了朱家臣。
朱家臣报销发票频率之高,令人咂舌。他平均3天就要报销1次发票,每天都在琢磨如何报销发票,可谓废寝忘食。他从北京回周口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在当地新闻媒体上露下脸,让别人知道他在“积极工作”。然后就是寻找发票报销对象。
他是票不离手,下基层检查工作递发票,吃饭给人塞发票,外地出差买发票。他每次先想好为其报销发票的单位,然后填上单位名字,装进信封,并在一个小本上写上名单和数额,谁把钱给了他,他就在名单后边画个勾。
关心背后藏祸心
朱家臣为报销发票挖空心思,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他屡屡打着“关心干部,提拔干部”的旗号,要求下属为其报销发票。每逢市里干部调整,他就发短信表扬某些干部,有时赤裸裸地说“我可以帮你说话”。
马某是周口市某机关的干部,一天,他收到了朱家臣发给他的一条短信,说他干得不错,让他到其办公室去谈一谈。
见是堂堂的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主动给自己发短信,马某哪敢怠慢,立马就去了。让马某大失所望的是,这名市领导并非真的关心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是另有所图。朱家臣给了马某两万多元的发票,让他帮助“处理一下”。
马某明白,朱家臣的真实用意是让自己为他报销发票,但又不敢得罪他。他只好从自己家里拿出两万多元钱,给了朱家臣,这才算完事。
逢年过节时,是朱家臣的手机最忙碌的时候,他赋诗一首发短信给一些基层干部和基层派出所所长,目的是提醒对方来看望自己。如果对方没有动静,他会再发一首诗,直到人家来看望他。
为了报销发票,有时甚至是一面之交,朱家臣也厚着脸皮给人家发票。
范某是周口市公安系统的一名干部,与朱家臣没啥交往。有一年春节期间,范某收到了朱家臣发给他的短信,鼓励他好好干,以后还有进步机会。这么大的领导给自己发短信,范某当时挺感动,就抽时间到他办公室去坐坐,汇报思想和工作。谁知,朱家臣见他后并没说几句话,就递给他一个信封,里边有1万多元的发票,让他帮忙“处理一下”。
在周口市公安系统,几乎所有的基层部门领导都这样被他“关心”过。法院、检察院自然也是他“关心”的范围。
声称自己“钱够花”
朱家臣报销发票上了瘾,那么多发票从何而来?来路有三:虚开发票、向商家索要空白发票和购买假发票。
一些单位收到报销票后,财务人员一看是假发票,单位报不了,就在发票上标注一下,先把钱给他,随后找一些真发票给补上。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买朱家臣的账。但是,谁挡了朱家臣的财路,就会被他整。
王某是周口市某机关的一名干部,一次,朱家臣到王某所在的单位检查工作,在会议室刚坐了几分钟,就给了王某一个装有发票的信封,要他帮忙“处理一下”。王某回去打开一看,发现发票是假的,就到其办公室告之“假发票报不了”,并将发票还给了朱家臣。没想到这下子惹恼了朱家臣,此后只要一有机会,他就点名批评这个单位。
一次,朱家臣到周口下属县检查工作,他把一个装有发票的信封给该县县委书记让其报销,可没想到被这个县委书记给顶了回去。这让朱家臣感到很没面子,无论大会、小会他都要讲这个县的问题。年底评先进时,只要是朱家臣分管的工作评比,这个县都被评为落后。
朱家臣肆无忌惮的行为,在周口影响极坏,党员干部提起他没有不摇头的。周口市两任市委书记都先后找朱家臣谈过话,让其注意影响。周口市纪委领导也在不同场合,提醒他“注意形象”,还专门到政法系统上廉政党课。但朱家臣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有当回事。
2013年9月,河南省委巡视组在周口巡视时,巡视组正副组长和周口市委书记、市纪委书记对朱家臣进行了一次严肃谈话,但朱家臣拒不承认自己有报销发票的行为,还声称自己的书法作品一平尺1万元,钱够花。对组织的善意规劝,朱家臣大为光火,他到处发牢骚,说巡视组是瞎忙。
当天谈话之后,周口市委领导以为朱家臣会主动向巡视组交待问题,争取宽大处理。但一连几天,都没有动静。
其实,朱家臣很心虚,但他抱有侥幸心理。当初走这条路时,朱家臣就仔细想过,为了规避风险,他把每次报销发票的金额,限制在3万元以下,单张发票金额不超过1万元。他认为,报销次数多、时间长不好查,人数多,不易全部被发现。
河南省委巡视组在向周口市委反馈巡视情况时,对朱家臣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周口市委领导又一次把朱家臣叫进办公室,责令他向组织交代问题,可他还是态度暧昧,矢口否认。
河南省纪委接到巡视组移送的线索后,最终决定对其立案调查,并于2014年4月将其移送司法机关。
文_郭红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