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 来源: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1 08:23
【摘要】我国高中传统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尤其是高考。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朝着关注数学文化价值的方向逐渐发展。笔者从简述数学文化的定义入手,研究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15)06-0055-02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数学思维模式,即在数学学习或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只需掌握数学方法与技巧。然而从本质上而言,数学即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以相关符号作为基础的一种文化游戏,同时也是所有理性真理的一个集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入数学文化,既能够提高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尤为重要。
一、数学文化的定义与重要意义
1.定义
从狭义上来讲,数学文化是指数学中包含的所有精神、方法、思想、语言、观点和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从广义上而言,数学文化是指除了狭义定义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外,还包括了以下内容:数学史、数学教育以及数学美等,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关系。而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以及数学方法,并没有过多的涉及数学文化内涵方面的相关内容。这也是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1]。
2.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站在文化视觉的角度来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更好地突破传统数教学的孤立主义,有效地发挥数学的实用价值,更好地改善高中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以教学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促进高中生的人格成长,同时还能够锻炼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数学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2]。
二、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
1.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
数学美作为一种抽象的美,体现的是数学文化,展现的是数学的魅力以及数学文化自身的美学价值。数学美较为含蓄、理性,但又无处不在,隐藏在很多美好事物的背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好数学公式、数学符号、数学逻辑以及数学图形等诸多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以及对称美等,以此陶冶高中生的数学情操,充分发挥数学美育的功能[3]。
例如:在相似三角形中充分体现了和谐统一美。不论多大的相似三角形或是多小的相似三角形,都被视为同一类型的结合图形。在命题表述、数学符号、命题论证以及数学逻辑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简洁美。数学教师应该要将这些数学美充分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从而热爱数学,陶冶自身情操。
2.在课外活动中更好地渗透数学文化
高中生有着广阔地数学学习环境,数学学习并不该局限在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也较为灵活多变,并不该局限在机械练习做题上。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演讲、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查阅、整理相关的数学资料,以此丰富自身的课外生活,同时还能够巩固在数学课堂上所掌握的数学公式、数学概念等。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锥体体积公式:V=Sh”以及“柱体体积公式V=Sh”,从而得出“椎体的体积公式是柱体体积公式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学结论。假设单纯得对公式进行观察,学生是难以理解和灵活运用该数学公式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可以制作数学模型,以便理解锥体体积公式和柱体体积公式。
3.在数学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复杂而枯燥的数学公式感到苦不堪言。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从历史角度对复杂的数学公式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介绍,从现实角度对数学知识的具体经济意义进行阐述,这样能够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知识点简单化[4]。
4.在学习研究中渗透数学文化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的独立与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探究。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研究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要引导高中生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结合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提出更好地解决方案以此解决该数学问题,将自身的所思所想积极转化成实际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实现自我增值[5]。
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讲述数学史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简述数学成就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讲述数学专家探究数学真理拼搏奋斗的精神和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阐述数学知识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等文化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发展的精彩历程。例如:在讲述“素数”以及“合数”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介绍“哥德巴赫猜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素数”与“合数”。
此外,数学教师还需要将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科学地划分,合理地减少数学考试时间,适当减少机械解题时间,利用时间向学生讲述数学史[6]。
例如: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课堂上,数学教师首先可以讲述“曹冲称象”这一数学历史典故,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对“圆柱体积计算”积极进行思考,最终得出计算公式:“V=πr2h”。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使得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成为了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要想更好地渗透数学文化,首先需要明确数学文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意义,其次要结合实际生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展现数学文化自身的美学价值与应用价值,在数学课堂上以及课外全面渗透数学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小旭.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1,01(25):1160-1162.
[2]初延波.新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7(24):148-150.
[3]汤井业.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4,05(05):95.
[4]姜浩.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15):910.
[5]李长松.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05):345-346.
[6]毛晓燕.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浅析[J].新课程导学,2014,04(18):321-322.
吕志营
(广西凭祥市高级中学 532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