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起步,激兴趣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可大多数孩子怕习作,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巧用范文引路,教给学生习作方法,并精妙点评习作,激发写作热情,使作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习作教学 循序渐进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15)06-0085-0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巴金先生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农村的孩子没见过世面,知识面窄。提起作文就害怕,找不到题材,不知写什么,更不知怎么写。作为语文教师,应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优化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就能让学生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心”,作文教学就能成功。习作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仔细观察,激发表达欲望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课,大多数学生都怕作文,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的观察训练。为了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习惯。一开学,我每天早上提前二十分钟到教室,陪他们聊天,讲讲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奇闻趣事。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讲述,也争着把自己的见闻讲出来。不过一个星期,孩子们变得爱说了,总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和大家分享。我觉得是时候了,一次听完他们的故事,我感叹到:和你们在一起,老师好开心啊!等老师老去的时候,要是还能记起这些故事,那该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对了,回去老师得好好把它记下来。听到这,孩子们都抢着说:“我也要记,我也要记……”

  就这样,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激起了,等到学到第一单元的习作时,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

  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没有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他们观察事物往往走马观花,没有目的性;或者只注意表面现象,而对反映事物某些特征的隐蔽细节却不去注意,结果对所观察的事物只是在脑海中留下大致轮廓,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

  二、巧用范文引路,教给习作方法

  (一)善于利用教材

  学生有了写作素材之后,就得引导他们构段谋篇。其实教材是最好的范文。在教学中,我注意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完成对篇章的分析,将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落实到实处。通过阅读训练让学生领悟“怎么写”的方法,然后将学生在阅读中学得的语言规律和写作知识用到习作中,这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已。实际操作中,我还以课文为载体,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点进行片段练习的迁移,然后在作文中拓展。

  (二)巧选课外佳作

  范文对学生的写作起榜样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范文都适合于任何学生:(1)范文能否发挥作用,依赖于范文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水平,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2)要加强范文指导。有了范文学生不一定能抓住要领,教师对范文的具体讲解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学生写作时有范文仿效,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有利于中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范文引路策略的引导强调“确定性”,而忽视“求异性”,因而对优等生来说,思维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放胆写作也有优点,对基础一般的班级,应以“仿”为主,辅之以“放”。对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放”、“仿”并重。

  三、精妙点评习作,激发写作热情

  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从学生的作文心理看,学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作文情况的反馈,以从作文评改的批语中找到自我和学业的成就感,所以,教师作文评改的批语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心理,关切着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写好作文评语,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毅力信心,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正确、客观,不要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要求全责备。评语要写得具体明确,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比如教师发现学生的习作行文多有不通时,就不能光写个“语句不通”了事,而应具体指出语病的根源、属于何种毛病、应如何避免等,像再世华佗一样,开出“对症良方”来。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点的进步,即使是文章写的一般也可以尽量批出好地方,哪怕是一个词甚至是一个字用的好,画上表示用的好的符号或写几句鼓励性或启发性的评语。如“这个字用得很棒!”“能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这处的细节描写很好,说明你观察得很仔细。”即使有不当之处也要写上“想想看,换上哪个近义词会更合适?”“读读看,这句话怎样写会更好呢?”学生看到老师认真的态度,明白了自己哪儿写的不好,怎样修改,这样的批改,不但使学生的写作热情越来越高,而且也从中获得了学习的能力。

  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方法和技巧,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并保护好这种可贵的兴趣,学生才会写出一篇篇情真意切、美妙动人的好文章来。

  参考文献

  [1]精妙评语巧引导提升习作有实效

  [2]习作生活化

  [3]浅谈习作教学

  黎彩春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景中心小学 5330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