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15)06-0105-01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美术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活动,它对萌发幼儿的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的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那么在美术活动中怎样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呢?
一、培养幼儿对想象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迅速的时期。为促进这个时期孩子的绘画水平,教师应先从培养幼儿对想象画的兴趣着手。在绘画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取幼儿喜欢的一些添画内容。
如绘画“钓鱼”,老师边教边形象地说“钓鱼钩,长又长,放在河里,弯又弯。”教会幼儿画出许多弯曲的线条。接着又说“啊哟!小朋友,快来看,大鱼小鱼上钩了。”启发幼儿在鱼钩线条中添画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活动中,幼儿被生动有趣的形象语言吸引,兴趣盎然地投入了活动。
二、体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创造的成就感
乐乐、月月两位小朋友很喜欢画画。老师就鼓励他们想一想:今天画什么?想画什么样子的?画的时候天生有什么?地上又有什么?启发他们多想想,允许他们在画中自由表达,创造性地表达啊,允许他们在画上犯错误,如天上有两个太阳,有头与身体不成比例的鱼等。对此,老师不要指责他们犯了“常识性错误”,而是应该欣赏、理解他们的“创造性”,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造的激情
幼儿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阶段,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表现出童心、童趣。根据这些特点,老师可在角色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工区,让幼儿动手做做、画画、剪剪,同时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有进步时就给予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到参与美术活动是一种快乐,从而激发起“我想制作,我要制作”的热情和愿望。
四、给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幼儿获得绘画创新的自主权
在绘画中,老师必须为幼儿提供条件,让幼儿有一定的想象和创造余地。如在教小朋友画轮船时,老师只用示范轮船的外形特征,把基本的东西教给他们,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联想,相信他们会画出许多不同的轮船来。
五、不断更新绘画教学的内容、形式,发展幼儿主体性
任何美术活动,都要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常常更新教学内容、形式,使每个孩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孩子进入中班后,认知发展水平主见提高,绘画教学要使幼儿由浅入神、由易到难,掌握必要的绘画技能。鼓励孩子们不断联想,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实践证明在美术活动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得到最大的发展。
荣莉 康静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幼儿园 64235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