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旭:倾情事业 乐享人生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中财,职业生涯,注册会计师
  • 发布时间:2015-08-19 08:25

  他倾情事业,成绩斐然;他热爱生活,幸福美满;他用心歌唱,其乐毋言。这样的人生,可谓无憾。

  他一路奋进,拓展生命的宽度,一路升华,延展生命的深度。

  他就是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高级合伙人谭红旭。

  同学少年,缘定中财

  谭红旭与中财有着不解之缘,1989年于中财本科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西省财政厅下属的学校里当老师。为了进一步深造,谭红旭在毕业不久踏上了一条在那个年代还算小众的道路:考研。考研分数出来后,江西财经学院(现江西财经大学)和中财都有意录取他,尽管谭红旭是江西人,但他还是选择回到中财读研,“我还是很喜欢中财啊”,平淡的话语道尽对母校的情谊。1993年研究生毕业后,谭红旭选择留在中财,成为一名会计专业教师,直到1997年离开学校。

  此后,谭红旭的职业生涯一路顺利,节节上升。2005年,事业顺遂的他再次回到母校,跨学科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一名本硕博均在中财度过、且在中财有过教师生涯的资深“中财人”,谭红旭对中财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回到学校,都舍不得离开,在外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想回母校充电。”

  非常之巧合,谭红旭的夫人也是中财老师。“我不仅是中财校友,更是中财的家属。中财不仅让我学习、成长,还让我收获了爱情。可以说,我这一生都与中财有缘。”谭红旭大笑着说道。

  朝乾夕惕,得以发展

  谭红旭丰富职业生涯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恰逢北京市公开招聘副局级干部,职位是国企的高级管理人员(那时的国企高管仍有行政编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谭红旭在大学任教期间依然刻苦学习,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土地估价师、证券期货特许资格会计师这五个含金量极高的证书,时人都称他为“师子王”。于是,谭红旭手握一堆“大神级”证书参加了公开招聘副局级干部选拔并顺利通过。当时北京市委组织部经济干部处的领导非常赏识谭红旭的专业才华,便安排他去全聚德烤鸭集团公司做财务总监。“说实话,当时我一听去烤鸭公司工作,有些难以接受,但是领导跟我说可以先去试试,不合适还可再调整。”于是满怀热情准备大干一场的谭红旭走进了全聚德主管财务工作。然而,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相去甚远,从相对单纯的象牙塔走入国企,他并不了解国企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相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当受到全聚德领导的鼓励准备热血沸腾地改革财务工作时,功课未做足的他理所当然地遇到了阻力。“这时候才明白应该先了解并适应国企的环境,再考虑做事,不能过于激进。”谭红旭如是说。

  当谭红旭逐渐适应了国企文化,准备实现自己助全聚德在A股市场上市的理想之际,他的职业生涯,又出现了新的转折点。

  九十年代末恰逢清理注册会计师兼职人员的政策出台,这让谭红旭陷入了纠结之中。一方面,自己已经适应了国企文化,以后有机会大刀阔斧地做些事情。而另一方面,如果留在了全聚德,只能成为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辛苦考证的意义不大,而且注会专业知识的运用空间也有限。这时,有朋友建议他去会计师事务所专职工作,从事非常具有挑战性的IPO审计业务。而通过提供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服务促成企业从非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于是在1998年,谭红旭进入与北京市财政局脱钩改制不久的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三十出头的他,选择从最基础的审计助理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启了他的注册会计师生涯。一心要干出成绩的谭红旭在工作中专门挑“硬骨头”啃,承接了许多难度很大的项目,也率先做过上市公司审计,还在那个非标意见稀有的年代出具了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第一单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谭红旭突出的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被事务所高管层普遍认可,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他就被破格提拔为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火箭般的提拔速度,现今仍难以想象。

  “我从学会计、教会计、变成做会计,最后变成审会计。如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合伙人的CPA也不是好CPA。注册会计师职业确实很艰辛,但是非常具有挑战性,我很喜欢这个行业。”谭红旭笑着说。

  找到了职业与兴趣的结合点后,谭红旭的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证监会从会计师行业选拔发审委委员,能选聘成为发审委委员可以说是对注册会计师的最高认可(就某种意义而言),对所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经过层层选拔,2008年谭红旭开始担任第十届发审委委员,后被续聘担任第十一届发审委委员,连续两年接触主板和中小板公司上市发行审核。2011年又重回证监会成为第三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

  累计三届、唯一跨板担任专职发审委委员的经历,极大地拓宽了谭红旭的专业视野:“在事务所工作时可能只局限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看问题。但是当你站在公司上市发行审核的末端时,你需要得到审核前端包括会计师、律师、券商在内的中介机构所出具的专业报告以及证监会财务、非财务预审人员的反馈意见及中介机构、发行人对反馈意见的回复和初审环节的工作成果——初审报告等信息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综合判断,这使我的整体判断能力得到了提升。”

  卸任专职发审委委员后的谭红旭,又重新回到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现任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委员,质量控制与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外聘内审财务专家、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还被北京市国资委任命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外部董事。在专业领域是受人尊敬的专家,在社会上也具有一定声望,谭红旭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

  厚积薄发,体悟事业

  谈及企业上市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这一热点话题,谭红旭结合自身多年的IPO审计经验道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个企业是否适合上市,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现在和未来,当然也跟实际控制人的发展理念高度相关。适合上市的企业,即便暂时有各种困难,若设计好规范路径和上市方案,资本市场不会放弃它。注册制顺应国际潮流,符合提高市场公平效率的大方向,但也要充分评估和解决其过渡以及起步阶段可能遭遇的难题,在中国的推行应该循序渐进。注册制对于中介机构的执业能力、对投资者的估值判断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要求中介机构规范执业,投资者理性成熟,能对企业所在行业、细分市场、产业链条、盈利模式、发展周期等信息深入分析和正确判断。注册制的施行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根据不同的投资偏好,有风格不同的产品和板块可供选择。注册制的施行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需要不断调整、修正,以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和规律。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完善环境条件为注册制的实施进行铺垫,注册制前景光明,一定会迎来资本市场的春天。”

  谭红旭对于自己所热爱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也有着深刻而发人深省的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就是我的主心骨,这一行业前景广阔。经济越发达,越离不开注册会计师。”

  “注会是一个很实在的行业,一定要安静地沉淀自己,踏踏实实地工作,沉潜之后才能厚积薄发。注会也是一个很公平的行业,不拼背景,全靠自己的努力。虽然时刻与高压共舞,但潜能也会被极大地激发。最后,注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总之只有做到‘道德+专业水平+责任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注册会计师。”谭红旭总结道。

  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之余,谭红旭爱好唱歌远近闻名。极具有唱歌天赋的他,在闲暇时间里录制专辑,在大大小小歌唱比赛中获奖,在解放军歌剧院独唱表演。也许在他的眼里,那些枯燥的会计数字,恰是悦动的音符,谱写着优美的旋律,吟唱着别样的人生。

  文 中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