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纤紧急停牌 被做空机构质疑财务造假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财务造假,中国光纤,恒裕科技
  • 发布时间:2015-08-19 08:51

  继成功狙击桑德国际(0967.HK)后,做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下称“爱默生分析”)再度出手,盯上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光纤(3777.HK)。8月10日早盘,中国光纤突然宣布公司股票自10点30分暂停交易,停牌或与爱默生分析的研究报告有关。

  收入被指浮夸

  “与我们之前曝光过的公司相比,中国光纤的市值虽然较小,但造假程度之高令人惊叹。当我们在中国海关的数据库中查不到中国光纤的子公司时,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爱默生分析在研究报告中表示。

  在此之前,爱默生分析狙击的最近个案是从事水处理的环保概念企业桑德国际。2月初,桑德国际在股价急跌5.25%后停牌,内地隶属同一集团的桑德环境(000826.SZ)也在同日放量8倍暴跌9.44%。2月16日,桑德国际表示将延迟公布2014年财报,股票至今仍处于停牌状态。

  对于中国光纤,爱默生分析把焦点放在了其内地全资子公司四方通信。按照中国光纤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通过四方通信进行绝大部分业务,以2010年销量计,四方通信为中国最大的光纤活动连接器生产商,市场占有率18.6%;另一家香港子公司恒裕科技主要从事出口业务。

  爱默生分析拿到的四方通信的工商文件显示,从2008年至2012年,这些文件与中国光纤的年报数据存在重大差异。以2012年为例,四方通信收入3.75亿元,而中国光纤年报中收入为14.94亿元。其他年份也有同样的差异,2008年至2011年,中国光纤披露的收入数据是四方通信实际收入的1.1至4.8倍。

  定制产品之谜

  实际上,这已是中国光纤上市以来第二次遭受外界质疑,早在2013年,香港媒体就曾经质疑其售价及利润异常之高,称其为“假龙头”。两年前,香港媒体的关注点落在中国光纤高于同业的产品售价以及超过50%的利润率。彼时,中国光纤曾反驳媒体的“假龙头”质疑,指其售价偏高是因为提供定制产品服务。

  爱默生分析在与四方通信的销售人员谈话后发现,其产品售价远低于中国光纤年报中公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的一份销售合同及相关发票显示,跳线和尾纤的单价分别为6.32和3.76元(不含税价),而中国光纤声称,2012年跳线单价为49.7元。

  “2012年跳线的实际售价可能比6.32元更低。”爱默生分析指出,一方面目前获得的销售合约出货量较低,因而单价偏高;另一方面,四方通信雇员表示因成本上升,现在的售价高于2012年。与四方通信销售人员的对话还显示,中国光纤出售的产品全为标准商品,并无定制一说,售价亦只相当于市场的平均价格。

  据调查,中国光纤在国内的客户,已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两家缩减到中国电信一家,产品销售覆盖的省份也从湖南、贵州、广东和河北四个省份减少到河北一个省。爱默生分析质疑,其客户基础难以支撑中国光纤的7年内收入增至85.5亿元的目标。

  此外,中国光纤的出口数据也遭到了爱默生分析的质疑。根据招股书,中国光纤2006年获得首份海外订单,主要国际客户为向电信网络承包商销售其产品的分销商,同样产品出口定价高于国内定价,能为公司带来更高利润。负责出口业务的子公司最初是恒裕科技,2011年成立志策有限公司,并逐渐取代恒裕科技。

  四方通信的工商文件显示,2012年该公司出口1700万美元产品,但在中国海关的数据库中,却没有四方通信的记录。而根据中国光纤的年报,2008年至2014年,四方通信合计出口14.2亿元产品,占同期中国光纤类产品总值的14.7%,但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无论中国光纤或四方通信均没有任何出口数据。

  爱默生分析称,其与四方通信两名前雇员及两名现任雇员的谈话结果也显示,该公司并没有出口业务。在剔除四方通信的出口收入后,中国光纤的真实收入将大幅缩水,例如,2012年,该公司的收入将降至2.67亿元,只有其年报收入数字的17.8%。

  (记者 张宪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