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热衷海外购买农地 诸多风险需注意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风险,移民,农地中介
  • 发布时间:2015-08-19 08:41

  近日有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中西部得克萨斯州的某块农地创出天价,一名来自中国的投资客以近2000万美元现金购下巴克耶小镇及其周边约5000英亩高粱地,引起当地轰动。

  据了解,近年来热衷当“洋农民”的华人为数不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众多拥有较多耕地的国家,都出现了为数不少打着“稀缺资源、欲购从速”、专做华人农地中介生意的中介公司和经纪人,不少华人抱着各种各样目的一掷万金,去这些国家购农地,当“洋农民”,各种真真假假的相关“爆炸性新闻”不时出现。

  中国投资者海外购买农地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的确是想当“洋农民”去种地的,比如有一家河南人,就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购买了7.5平方英里的农地,办起了农场、养鸡场、养鱼场,还种植亚麻籽、西洋参等中国适销对路产品返销中国;有些则是想“逢低吸纳”、套利保值,他们实际上是在赌所购农地本身价格大涨,至于种不种地则无关紧要;有些是看中了所在国或地区的特殊移民政策,希望借买地当“洋农民”实现移民梦。

  然而不管抱怎样目的,机会也只会属于那些会调研、善算计、懂经营的买主。比如真想当“洋农民”,就得具备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而且必须了解当地情况,比如某个投资者就因为不懂得北美大陆西海岸夏季雨水少、冬季雨水多的(和中国)反季节特性,在买农地时上了经纪人的大当,不到3年农场就关门大吉。而前面提到的那位河南朋友本就是农机站站长出身,去加拿大购农地前专门跑了3趟,还特意去农学院学了几个月北美农地种植技术,照他本人的说法,倘非做足“功课”,当地“灌溉靠天、播种除草靠飞机、一年只干8天农活”的种植方式,和“小麦局会管你种啥”(现已取消)的购销政策,他多半会“水土不服”。

  倘若想的是靠农地升值获利,就要对全球和当地农地属性、价格曲线、当地农地分级、价格趋势,以及近期农地成交量情况作全面综合了解,而且决不能听信经纪人一面之词。前文那片2000万美元全额付现的5000英亩高粱地若非噱头,坦率说就有“买在高点”之嫌,因为高粱是经济回报较低的北美农作物,如此高价购地恐怕这辈子都回不了本。一些经纪人还会用“农地用途变更”的前景吸引买家,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农地变更为住宅、商业等“非农”用地绝非易事,且事先必有大量公示和各种信息。

  至于为移民而投资农地,通常也会有一些限制措施,如强制性住满3年、必须是农业相关专业、所购农地必须保证始终处于种植状态……一旦限制措施达不到,移民资格就可能得而复失。有些经纪人为做成生意,会有意无意淡化某些限制措施。

  文 陶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