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那点事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咖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30 15:26
最开始的时候,埃塞俄比亚人“享用”咖啡的方式还是用嚼的,显然这种style是符合他们豪迈性格的。直到后来,某个不是太豪迈的埃塞俄比亚人发现把摘下来的咖啡树叶和红果子加水一起煮,最后可以得到一种更可口的饮料,至此,“喝”咖啡才真正得以实现。而且,为了迎合某些重口味人士,有人还把红果子里面的两粒咖啡豆取出,压碎后裹上动物脂肪,结果这种干粮后来还成了古代非洲战士们上战场时必备的“铁粮”。
埃塞俄比亚人在公元6世纪的时候统治了也门50年,于是咖啡跨越了红海,来到阿拉伯世界。到了公元15世纪末,伊斯兰朝圣者已经把咖啡广泛介绍到了埃及、波斯、土耳其和北非等地。不过,当时的人们还不了解喝了咖啡的人都会表现出亢奋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不知道这是由咖啡因的刺激性引起的;相反,他们把这种亢奋理解成了一种宗教狂热,觉得这种饮料非常神秘,于是咖啡就成了牧师和医生的专用品。而咖啡真正发展为后来的大众饮品,据说还与郑和有关。1405年-1423年,郑和带领大舰队七下西洋,几次造访红海附近的阿拉伯国家,也把中国的茶文化带到阿拉伯世界,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而今土耳其人喝咖啡的小陶杯与中国人喝茶的茶杯其实灰常相似,这决然不是简单的巧合。
随着阿拉伯商人满世界的撺掇,咖啡也随着载运香水、茶、染料、布匹这些稀罕玩意的贸易货船经由威尼斯到达欧洲。当时有很多欧洲商人在国外习惯了饮用咖啡,并把这习惯带回祖国。1570年,土耳其军队围攻维也纳,失败撤退时,有人在土耳其军队的营房中发现一口袋黑色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一个曾在土耳其生活过的波兰人拿走了这袋咖啡,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维也纳开了世界上第一家咖啡店。在这里,人们随意地玩棋,聊天,唱歌,跳舞,欣赏音乐……要知道,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像咖啡馆这样的地方,人们的社交和商务活动都能在一种轻松舒适的环境里进行,并且任何人都能以买一杯咖啡的钱进入。到了16世纪末,咖啡以“伊斯兰酒”的名义通过意大利开始大规模传入不列颠岛。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伦敦罗依德,其实最开始也是一个咖啡馆,由爱德华.罗依德在1688年开办。那时的英国有无数的咖啡屋,绅士们在此讨论政治、文学、商业。同样的,法国上流社会也是受了咖啡魅力的影响而诞生了无数的沙龙,崭新的文学、哲学、艺术因应而生。特别在1686年诞生的“咖啡.布洛哥布”沙龙,因为有了巴尔扎克、卢梭等文化大腕不断齐集而闻名于世。
看着如今星巴克四处泛滥我们就知道山姆大叔也很爱喝咖啡。据考证,米国历史上的第一杯咖啡出现在1688年,在纽约、费城、波士顿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咖啡馆。不过美国人喝咖啡时比较不安分,比如1773 年的波士顿骚动就是在一个叫做绿龙的咖啡馆里策划的;而如今巨牛无比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纽约银行都是在咖啡馆里创办的。1730 年,英国人将咖啡引进到了牙买加,如今,这里的蓝山生产着世界上最著名和昂贵的咖啡。1825年,咖啡第一次在夏威夷被种植,也是美国唯一种植咖啡的地方,也是最优质的咖啡之一。对于美洲人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地—西雅图,是咖啡新的灵魂家园。在这个美国最潮湿的城市里,1970年时诞生了风靡美国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美国人所喝咖啡的品质的一种咖啡—拿铁。如今,在美国任何一个公共场所,都至少会有一个咖啡馆,供应各种各样的咖啡、饮料和零食。这种崭新的咖啡文化开始蔓延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包括那些具有自己的咖啡传统的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
最后再回到咱们中国。中国人都习惯喝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咖啡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和一种陌生的东西。而“雀巢”和“麦氏”这两家公司,通过广告的狂轰滥炸,让一部分中国人放弃了喝茶的习惯而成为咖啡的拥趸。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咖啡”和“速溶咖啡”是两个可以互换的名词。直到诸如美国的“星巴克”那样的咖啡馆大量进入,其中的抽象画、爵士乐和极具渗透性的咖啡香,才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咖啡原来不等于速溶咖啡,而可以成为一种时尚。
公元2000年,咖啡成为世界四大饮料之首,每年有4千亿杯咖啡被喝掉。如今,无论是从伦敦到悉尼,还是从纽约到东京,或是从上海到柏林,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都能找到好咖啡。将来,世界上也会有更多人喝到好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