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合剂结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益胃合剂,西药,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
  • 发布时间:2014-06-15 14:57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益胃合剂结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结合益胃合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合剂结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益胃合剂;西药;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即急性单纯性胃炎,指的是在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益胃合剂结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胃镜及B超等检查确诊,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相关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70岁,平均(38.8±2.5)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平均(39.0±2.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胃炎基础治疗,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失血量较多的患者及时复查其血常规,如有必要及时给予输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40mg/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287)口服,餐前及睡前0.5g/次硫糖铝咀嚼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78)嚼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1剂益胃合剂口服,主要组方为旋覆花(包煎)12g,代赭石(先煎)12g,木香15g,草豆蔻10g,苍术10g,半夏10g,党参10g,甘草6g,干姜6g,大枣数枚,急性期根据患者具体临床征候加用三七10g、炒蒲黄10g,白及10g。两组均治疗3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胃镜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可分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黏膜组织学改变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黏膜组织改变减轻或者病变范围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胃镜检查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中,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疗中,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9,p<0.05)。

  3 讨论

  本研究中给予患者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胃合剂治疗,方剂中旋覆花性温,具有下气痰涎、降逆除噫的功效,为君药;代赭石具有理气降逆及善镇冲逆的功效,为臣药;党参或人参具有扶助正气、健脾及补中益气的功效;干姜具有温胃化痰、散寒止呕功效;半夏及木香具有辛温入脾胃经、燥湿化痰、理气调中、消痞散结及降逆止呕等功效;大枣生津调和脾胃、温宜中气功效;苍术能散滞气,消膈上痰,与草豆蔻共同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2]。全方共奏平噫气、疏肝利胆、和胃降逆及降逆化痰之功效。本研究中,中西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7%,显著高于单纯医药治疗组80.0%,这和戴明[5]相关研究报道称,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急慢性胃炎相比,应用益胃合剂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基本保持一致。另外,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日常饮食的营养均衡,能对临床治疗起到较好的促进效果。

  综上所述,益胃合剂结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上腹疼痛、脘腹胀满,胸肋部疼痛,每因情绪变化而疼痛加剧,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促进胃黏膜组织病变的愈合,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盖丽娟.急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探讨及证型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05(01):52-58.

  [2]杨莉,于强.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08(15):08-09.

  蒲文智

  广元市剑阁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四川省广元市 62830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