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对我院10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进行手术的105例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结果:108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75例,占69.4%;无临床症状33例,占30.5%;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占67.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其间含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妇女,尤其是年龄在30~50岁的妇女,20岁以下妇女少见。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很难统计,因为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临床不易发现。根据大量尸体解剖检查,发现35岁以上妇女子宫内有肌瘤者占20%。但由于症状不明显,从未就诊,未经诊断,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生率远较其真实的发生率为低。现将我院2年间收治的108例子宫肌瘤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妇科住院患者359例,其中子宫肌瘤108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30%,年龄28~60岁,平均39.5岁。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
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中,75例有临床症状,占69.4%;无临床症状33例,占30.5%;剖宫产术中发现3例,B超检查发现3例,妇科检查发现31例。
1.3 处理
108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105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子宫剔除术70例,全子宫切除术20例,次全子宫切除术15例,未手术治疗3例(经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保守治疗血止后不愿手术而出院)。
1.4 术后病理检查
105例手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
2 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肌瘤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患者对生育的要求综合考虑。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采取手术治疗时应掌握好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2.1 手术指征
(1)较大的单个子宫肌瘤或多发子宫肌瘤,子宫超过2-5月妊娠大小,因肌瘤难以自行萎缩,并且易发生变性,因此考虑手术治疗。(2)肌瘤引起月经量明显增多,导致继发贫血,药物保守治疗无效,不论肌瘤大小,均有手术指征。(3)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压迫膀胱、直肠、输尿管、甚至出现肾盂积水。(4)肌瘤短期内生长迅速或绝经后肌瘤不萎缩甚至增大怀疑有恶变可能者。(5)特殊部位的肌瘤,如黏膜下肌瘤或生长于阔韧带或宫颈部位的肌瘤。
2.2 手术方式
掌握了手术指征后,根据患者的年龄、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不同,以及对生育的要求情况可有不同的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但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机能者。(2)次全子宫切除:对于有手术指征不需保留生育机能的较年轻患者,可行次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的优点是在术后可保持阴道解剖上及功能上的完整。(3)全子宫切除术:对有手术指征、年龄较大、超过40岁或肌瘤生长较快,不排除恶性变者,可考虑行全子宫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有经腹及经阴道两种。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术难度一般不大,但对于特殊部位的肿瘤如阔韧带肌瘤或宫颈肌瘤则手术难度较大,手术中认清解剖部位,防止损伤膀胱及输尿管,可先打开盆腔腹膜,剥出肌瘤,恢复解剖位置,再行常规的全子宫切除术。
3 讨论
3.1 病因
确切的发病原因并不明了,但根据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与雌激素、孕激素、生长因子的刺激及某些遗传因素有关。
3.2 病理检查
3.2.1 大体检查
子宫肌瘤为实性肿瘤,表面光滑,与周围肌组织有明显界限。可以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的任何部位。原始小型的肌瘤多为球型,但长大或多发时,因四周的压力的不同或数个肿瘤合并而成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既可小如米粒,也可以大到几十斤,充满腹腔。肌瘤的质地较子宫为硬,肌瘤与其周围的肌壁之间有一层疏松的组织,称为假包膜,之所以称为假包膜是因为并非真正的包膜,而是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的,切开假包膜后肌瘤可自动跃出,容易剥出,因此假包膜的存在,使临床上肌瘤剥出术成为可能。
3.2.2 显微镜检
主要由梭形的平滑肌细胞所组成,细胞排列成栅状或漩涡状,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杆状,细胞核染色较深。
3.3 继发性变
当肌瘤的血供不足,营养缺乏,肌瘤即可发生继发性变,表现为失去原有的典型漩涡状结构,常见的继发性变有以下几种:①玻璃样变:它最多见。肌瘤部分组织水肿变软,切面漩涡状消失,被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取代,色苍白。镜下见病变区域肌细胞消失,为一片均匀粉红色的无结构区,偶见肌细胞阴影。②囊性变:玻璃样变继续发展,组织坏死、液化,肌瘤内可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囊腔,腔内为胶冻样物质,各囊腔也可融合成一个大囊。③红色性变:它常在妊娠期或产后期发生,发生机理尚不明确,可能是肌瘤内小血管发生栓塞、破裂,引起组织出血及溶血,血红蛋白侵入肌瘤。④脂肪样变:它为肌瘤中少见的改变。可发生于肌瘤的一部分或散在呈区域性。⑤钙化:它常见于绝经后的患者,或者见于带蒂伴变性与坏死的浆膜下肌瘤。
3.4 肌瘤与妊娠的关系
肌瘤合并妊娠,则互为影响,即肌瘤对妊娠有影响,妊娠对肌瘤也有影响。
3.4.1 肌瘤对妊娠的影响
子宫肌瘤可对妊娠各期、分娩、产褥期产生不利影响。妊娠早期,肌瘤可阻碍受精卵着床而致早期流产。
贾春燕
黑龙江省绥化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