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双棉鞋

  那五双棉鞋,彻底为我们挽回了面子,多年的委屈被冲走,终于扬眉吐气!再没有人嘲笑母亲,大家对她充满敬佩。我们很是自豪,像宝贝一样爱护着这来之不易又弥足珍贵的棉鞋。

  母亲的眼睛是先天性高度近视,在30年前的闭塞农村,她的这个缺陷受到不少人的嘲笑。

  那时的农村流行做千层底鞋子,特别是到了冬天,几乎人人都穿自家主妇做的千层底棉鞋。大家暗地里较着劲,看谁家的棉鞋好看、耐穿、暖和。村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穿着新棉鞋到我们三姐弟面前来炫耀,那眼神和动作,洋溢着似乎要飞起来的得意。这时,我们家人是最没面子的,因为母亲高度近视,又不好戴眼镜,她做不了棉鞋。加上家中贫穷,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都只能穿洗得发白的“解放”。

  我们不怪母亲,因为除了这一点,她对我们的爱真的是无微不至,因为她的这个缺陷,她总是偷偷流泪,看到我们委屈,抱着我们哽咽:“孩子,对不起。”可是,这怎么能是母亲的错呢?谁希望自己生下来就高度近视?母亲的内疚加重了我们的委屈,特别是弟弟,他怒火冲天,朝向我们显摆的那些孩子挥起了拳头,踢起了脚。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群家长围到我们家来,对母亲七嘴八舌说着十分难听的话。母亲一个劲地道歉,等那些人好不容易走了,她走过来抱住我们,说:“我也能做出好看的棉鞋,你们相信妈妈吗?”我们疑惑地看看母亲,然后郑重地点头。

  我们的屋后是一座山,房子紧靠山岩,拐角的地方有稍大一块空地。母亲带着我们刨了几天,把空地刨大一些。然后,她跑到外婆家,和外婆一起四处找破衣服,黄昏时和父亲挑回来四箩筐破烂衣服、床单被套之类的布料。第二天,熬好一大锅米汤,母亲带着我们悄悄在屋后的那块空地上“打备垫”,所谓“打备垫”,就是把布料一块一块用米汤粘起来,粘成房门那么大,晒干后剪成鞋底大小的一块块垒起来一针针扎紧做鞋底,即“千层底”。母亲之所以要躲起来做这些,因为她的眼睛太过近视,粘布料时眼睛都要贴到布料上了,她担心别人看到而嘲笑,引得我们更难堪。

  “备垫”粘好后,我们把它一块块抬到外面去晒。几天后,母亲开始躲在屋后做棉鞋。那时天已寒冷,她又舍不得生火,手冻得肿烂流脓,她却不愿休息一下。由于看不清别人是如何做的,母亲只能自己摸索。一个鞋样子就做了很久,废掉多双才渐渐成型。母亲说第一双要做给自己,因为第一双肯定最不好看。我们像怀揣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每天憧憬着穿着母亲做的新棉鞋,温暖不是重要的,扬眉吐气才是关键。

  不知道母亲熬了多久,她终于做出了第一双棉鞋。我们接过来,捧在手心,细细地看,然后异口同声:“妈,很漂亮呢。”是非常漂亮,火红的面子,秀了几朵金黄的腊梅。母亲开心地笑,说:“好,接下来几双应该就可以做得快一些了,我要给你们做得更漂亮。”

  那年元旦,我们全家齐刷刷都穿上了崭新的棉鞋。村里人都十分惊讶,因为我们的棉鞋,实在是太漂亮了。叔婶大妈们还忍不住摸了摸,说:“针脚密而匀,绣花漂亮,鞋底紧厚,棉花厚实,里面空绰,好穿,好看,耐穿,还特别暖和,是最好的棉鞋!”我们笑,伸出脚,左看看,右看看,大声说:“我妈做的!”

  那五双棉鞋,彻底为我们挽回了面子,多年的委屈被冲走,终于扬眉吐气!再没有人嘲笑母亲,大家对她充满敬佩。我们很是自豪,像宝贝一样爱护着这来之不易又弥足珍贵的棉鞋。母亲说:“想让自己扬眉吐气,唯一的办法就是默默努力,做出最好的给别人看!”母亲的棉鞋,我们记忆深刻;她的这句话,我们更是刻骨铭心,受益终生。

  文/王月冰 编辑/曹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