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才与口才,谁更重要
- 来源:青春期健康医学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才,口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16 14:36
何谓口才?口才是指人们在交际中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力图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口头表达才能。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表达,还包括聆听、应变等多项技能。何谓文才?文才是指人们通过写作诗文的方式传输自己的见解、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书面表达才能。从二者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口才与文才实质上是具有共同基础、一体两面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那么,在当今社会是文才重要还是口才重要?
正方
文才更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口才。《辞海》中说,口才是说话的才能,《辞源》中说口才是善于说话的才能,《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口才是说话的才能和本领。
说来说去这个“才能”是从那儿来的呢?人都会说话,但不一定有“口才”,“才能”是从“读书”和“实践”中来,而这“读书”的书,正是文才的结晶。哪个有口才的人,敢说,没有接触过书本?哪个有口才的人,敢否认书对他的重要意义呢?那么,文才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口才的基础。而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第二,文才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远远大于口才。对个人来说,文才是一个人文学素养的积累,是一个人文化底蕴的体现。文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远的、是一生的。口才要真正练到大成,除了灵思利口外,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气势与底蕴。而这种气势与底蕴,却正是在积累文才时所培养起来的。世界大奖诺贝尔,为何有文学奖而无辩客奖?——国学大师季羡林去世,举国哀痛:中国文学界损失巨大!然而人们可曾记住谁是中国最著名的口才大师?在美国著名的演讲家中,无论是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还是现任总统奥巴马,在他们成功时,可有人曾想到他们是怎样写出如此适于他们发挥激情并感动世人的演讲稿的?口才好,能助人在花花社会中得心应手,但如果底蕴不厚,也是个毫无气质的庸才;而文才好,在不断增长人信心的同时,也使人明心见性、修养渐佳,不懈奋进,影响一生。
对社会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翻开了人类社会的新篇章,毛泽东思想引领我们推翻三座大山,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改革开放并取得巨大成就。正是这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这些正是文才的表现,它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很多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都是无法通过口才表达清楚。而那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对社会的重要影响,不言自明。可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文才都比口才更加重要。
第三,文才对于文化传承,比起口才更为有效、更为令人信服。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有识之士,会通过文字,通过文才来传递他们的智慧、思想和知识。没有文才,今人如何感受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没有文才,好诗好词锦绣文章如何流传于世?人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不可能永远向别人讲授自己的思想,人们无法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也不可能学会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口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文才成就的书籍流传于世,它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文明的传承。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志士有多少篇胜美华章多少本传奇小说呈现在世人面前,鲁迅先生对到司马迁的《史记》曾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给我们多少人间情愁,贾谊用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易也”总结秦灭亡的根源,告诉我们治国应需安邦之理等等。正是因为他们卓而不凡的文才构成了中华宝贵文化遗产,而且这是口才所无法替代的。
文才与口才由于使用场合不同,发挥着不同的效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综上所述,文才显然更加重要!
反方
口才更重要
开篇明义,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所谓文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即写作诗文的能力。口才即说话的能力。这里说的口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的说话才是口才。口才还是在实际交往中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力求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才能。口才的外延还包括表达时的表情和手势。
口才的传播属性是人直接作用于人,而文才的传播属性是人作用于物,再作用于人,口才在传播途径上要比文才来得快,并且更具亲和力。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交流与沟通的基础和前提。而文才需要假借于书本,通过文字拉力传递信息,他的传播速度及普及范围要比口才狭窄得多。因此,口才要比文才更具有及时性、普及性、感染力、号召力。这是文才无法超越的。
从社会层面来说,现代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需要其主体之间有充分的交流,而口才是信息化社会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口才可以让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的与人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个人层面来说,口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因为口才的基础是文化素养、思维能力、聆听能力、知识范围。由此可见,口才与文才的基础是相通的。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靠的是专业知识,85%靠的是口才交际能力。”CCTV《对话》节目《全球大调查问卷》中最后一题是这样问的:“您认为未来十年内最有竞争力、最有希望成功的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令人惊奇的是包括柳传志、王石、史玉柱在内的26位商界巨子的选择中,无一例外的出现了交际能力、公关能力、交流能力等与口才密切相关的字词。
历史上因为口才好而以弱胜强、转危为安的事件也数不胜数。例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武乡侯骂死王朗”、“烛之武退秦师”等。正如刘勰所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们知道,口才和文才都是一个人思想和智慧的表达途径,而口才较文才相比,具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特性。优秀的口才及深情并茂的表达更能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清晰、富有感染力地表现出来。所以,口才的及时性与社会性,从传播途径以及个人、社会的角度来说,无疑要比文才更重要,它已成为人们灵魂深处的记忆,是衡量一个人成就大小的标志。
综上所述,我坚持认为,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总结陈词
其实大家都知道,历史的传承与社会的发展是文才与口才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重要性是什么?指的是具有重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当我们还能把文才和口才两者放到一定的水平高度,两者兼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情况,看谁更适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谁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
文/柳生飘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