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防治夜盲症

  夜盲者,夜间视力极差,在黑暗中不能看到物体。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眼病,都可出现夜盲症。一为遗传病所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传统医学对此无特殊疗法,近年国外通过“基因工程”置换患者有缺陷的基因片断,可基本治愈此类夜盲;二为营养缺乏(特别是缺维生素A)所致的夜盲症,近年此类夜盲症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

  人眼视网膜上有一亿多个感光细胞,分为锥体和杆状两种视觉细胞。它们能感光成像,把光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再由视神经传达到大脑,使人产生正常视觉。其中锥细胞分布于视网膜中心黄斑区,感受明视觉和色觉;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感受暗视觉,即对弱光敏感,在暗光下看东西起作用。杆细胞依靠“视紫红质”来感受微弱光线,晚上(或弱光下)看物体时,要消耗一定量的视紫红质,而视紫红质的合成需维生素A和视蛋白来参与,以保证向杆细胞源源不断地供应视紫红质。如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胃肠道吸收能力差,体内就会缺乏维生素A,从而导致“后天性夜盲症”。

  对夜盲症进行治疗,先要找出病因,如属于“后天性夜盲”,是可以治愈的,具体方法为“食疗+药疗”。这种夜盲症大多为体内缺乏维生素A,应全面加强营养,特别是及时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质,多食富含维生素A和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肝油(即VAD),动物肝,禽蛋,乳类和多种黄色和绿色新鲜蔬菜以及多种水果等,特别是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可适当多食。对病情较重者,应去医院诊治,可加服或注射维生素A,同时补充一定量的其它维生素类(如VB,C,D,和E等),使体内维生素类在总体上获得平衡。

  最后,告诫青少年和年轻的家长:补充维生素A别入误区,维生素A并非越多,就对眼睛越好,食用过量反而导致中毒!临床上常遇到“维AD过多症”,表现为食欲不振,头疼,视物模糊,更严重者为皮肤泛黄,头发脱落,骨头发脆,易骨折等,并导致药源性肝炎。为确保安全,需多补维生素A者,应该先去医院诊疗,用药应严遵医嘱!

  文/陆基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