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做最好的自己
- 来源:青春期健康医学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我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4-16 14:42
“从来没有救世主,我们只能靠自己。”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是对自身发展发挥决定作用的首要因素。
有不少同学经常自责和抱怨:明明自己也知道要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去学习,可是一旦离开了老师、父母的约束,就管不住自己,信马由缰、没有节制地贪玩去了,把学习置之脑后,贪玩之后又后悔不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这些同学没有学会、掌握自我管理这一法宝。
长大成熟需要管住自己
前段时间,因成绩优异而荣获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清华大学的双胞胎姐妹马冬晗、马冬昕的一张“最牛学习计划表”被同学拍下,发布到“人人网”上后引起轰动。在这张计划表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周一至周日的各个时间段的学习、生活安排:“复习物理”、“听CNN”、“完成作业”、“预习代数”等等。
面对网友计划表到底发挥作用没有?的询问,妹妹马冬昕说:“计划表只是工具而已,关键是要有一颗想要安排好时间的心。计划表能帮助我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实施计划才是关键。”显然,马冬晗、马冬昕姐妹通过计划表安排时间以及实施计划表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自我管理方式。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的“怎样教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条建议中写道:“教育人,就是要培养他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这虽然是他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讲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受教育者——学生而言,这句话也同样富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所谓“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己能管住自己。
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尤其是幼儿园、小学阶段,老师、父母或者亲朋对我们的成长发挥着极为明显甚至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我们一生的长远发展来说,除了我们自己,没有谁能永远对我们发挥作用,也没有谁能永远对我们负责。当我们逐渐长大,尤其是具备相应的自理、自立能力以后,我们必须要学着自己对自己负责,能够管理自己、管住自己。当我们能真正地管住自己了,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真的长大了,可以独自去闯荡世界,在社会上打拼,寻找立足之地,不断扎稳人生根基。在走向长大成熟的日子里,我们必然要锻炼、学习着自己教育、管理、支配和主宰,使自己按照自己的理想、遵循自己的意愿去成长成才,“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独立行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并最终像大名鼎鼎、非常关心青年成长的李开复博士所追求的那样“做最好的自己”。
升入初中之后,我们在学习上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老师们越来越重视我们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多属于“被动学习”,侧重于由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而现在除了老师上课,还有大量的时间安排我们自学,让我们“主动学习”,自己给自己上课。“被动学习”毕竟是被动的、受限制的,其效果肯定不如“主动学习”好。能够主动自学的人,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才有可能学有所成、获得真知。
如何管住自己
要实现自我管理、自己管住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惰性,有贪图安逸享乐、不愿吃苦受累的弱点。例如,有的同学明明十分清楚应该按时完成作业,但由于贪玩或偷懒而管不住自己,最终未能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一个人经常被惰性所束缚,肯定难以有所作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管住自己,克服惰性,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努力拼搏、勇于进取。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乃最强者的本能。”我国宋朝的著名诗人苏东坡也说:“世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由此可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对于我们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
要管住自己,首先要强化这方面的意识。要清醒认识到自我管理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时时处处有意识地运用、借助自我管理这一必要手段来约束自己、提醒自己,支配自己的言行举止,斟酌、权衡自己的取舍选择。在做出某一决定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冷静、沉稳地分析一下怎样的决定适合自己,而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地贸然行动,或是丧失自主意识,被惰性所驱使着自我放任,忘乎所以地贪玩。例如那些对电脑游戏“上瘾”的同学,就是因为缺乏自我管理意识,一见电脑游戏,就不由自主地投入了进去。而我们如果具有必要的自我管理意识,那么见到电脑游戏就可能会主动地提醒自己自我克制,不去“上瘾”。
要管住自己,离不开明辨是非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把自己管理好,就要明辨是非,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怎样做等道理,只有这样,才能在正确的道理指引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收到理想的自我管理效果。我们要在老师、父母以及其他途径的教育和自身的学习、领悟下,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知晓事理、明辨是非,以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来陶冶、升华自己,激励自己去追求美好、光明与正义,多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益之事,体现自身价值。
要管住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制力。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行为服从于我们的理智认识,使行为和理智认识相一致。心动不如行动,想到还须做到,只有做到了,想到的事情才会开花结果,否则就只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例如,我们已经认识到在打篮球之前应首先复习完功课,那就应该复习完功课再去打篮球。但仅仅只是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却未能收敛住贪玩之心,没复习完功课便去打篮球了,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自我管理并没有收到实际效果。要想使自我管理收到实效,就必须有足够的自制力来控制、支配自己,使自己的理智认识落实到行动上,落地生根、收获结果。
马冬晗、马冬昕姐妹俩从小学一年级就坚持写日记,即便在春节前往奶奶家的火车上也没落下过;初三的时候,两人坚持每天背一篇美文,就算第二天要参加竞赛,也仍然会坚持。在现在的清华园,姐妹俩虽然都在班委会、学生会、团委等组织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工作,但这并没影响她们的学习,她们仍坚持每天早晨6点30分起床去自习,晚上自习到10点30分教室关门。姐妹俩取得的优异成绩显然与这样的自觉和毅力密不可分。她们的父母说:“这两个孩子的品格和毅力让她们有能力做到这些。她们从小就很有毅力,只要定下了目标,就会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姐姐马冬晗也说:“我不一定比别人聪明,但我比较会控制自己。人要培养意志力,学会管得住自己。”
“从来没有救世主,我们只能靠自己。”我的青春我做主,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是对自身发展发挥决定作用的首要因素;自我管理、管住自己是我们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让我们自觉地借助这一途径,不断地教育自己、说服自己、管理自己,向着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努力实现自己追求的目标,“做最好的自己”。
文/杜殿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