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经济的关键看改革力度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税改,房产,货币政策,2012
  • 发布时间:2011-12-21 15:37
  如果说对2012年经济定调的政治局会议的信息,让人感觉刺激经济的力度不会大以至市场有些失落的话,则随之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减税上的踯躅不前,则让市场失望。

  不管有多少提振性的表述,明年经济增速降档运行已经是无可改变的了。这其中有国内本身抑制通胀的考虑,更有外围需求不振带来的拖累,此时,“入世”的红利已经用尽,人口红利渐渐褪减,中国经济的增速只能从内部的改革中寻找。改革涉及的层面较多,但为企业减税应该是共识,但非常遗憾,我们只看到结构性减税的字样。结构性减税从字面推敲,是为部分行业或企业减税,也有可称道处,但从最近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所谓“结构性减税”的实施情况看,只是“整体税负没有提高”,言外之间有些企业的税负还是提高了?有关媒体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所以,提结构性减税,在没有看到最后的方案和推算结果之前,市场难免会将其视作并未有实质性的减税。

  明年有关税改的着墨点不少,除了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外,还有房产税、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现在只是在两个城市试点,涉及范围窄,即使明年增加试点城市,还是远没到正式推出的程度。虽然有关方面有用房产税替代限购的设想看,但明年恐怕难以成行,因此限购仍将是2012年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手段。消费税的改革目的到底是什么?之前没有过比较充分的舆论探讨,如果往同国际接轨上靠,开征的范围得扩大、一些税率得提高,但计税方式是按接轨的价外税更为透明,还是按我们原有的价内税,不清楚。

  资源税全面转型,由从量变为从价多少在各方的预期之中,这样一来,在国内外资源价格已经比较接近的情况下,上游资源型企业的利润会受到挤压;政府也希望由此理顺资源价格,如果国内外价格接轨程度不是这么好的话,资源品必然涨价,政府也乐于见到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但殊不知我们的高价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税费有关。有数据显示,在煤价构成中,纳入生产成本中的税费多达20余项,占煤价20%;纳入运输成本的税费有30余项,为煤价50%以上。有点怕人吧。如果不把过高的税费降下来,单纯地想理顺电、煤的价格,恐怕是舍本逐末。成品油价格的理顺也是这样,表面上看,成本+利润的提法很合理,但成本到底是多少才合理,这需要公正、独立的第三方介入,现在还缺少这样的机构。民企称,用燃料油炼油都不会亏,但“两桶油”用原油来炼都会亏,这该怎么核算?

  对明年最大的寄望在改革,但最优先、必须完成的改革事项并没有明确提出,所以,市场也担心年年提的改革,又年年无突破。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领衔央视2011年度经济人物,有著名人士称这可能是为2012年的改革造势,我们也希望是这样。千头万绪的,先从哪里改呢?利率市场化?提了10多年了,只是往对银行有利的方向挪了挪,明年能大突破?恐怕很难。汇率?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还只在0.5%,央行现在天天在把被拉下去的汇率拉上来,这块也不期望有大动作。

  会议提出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倒是让老百姓比较高兴。但钱从哪里来?肯定不能只靠财政了,最有效的办法是靠企业利润的增加和效益的提高,这样才不至陷入通胀的怪圈,但现在实体经济不振,微观比宏观差了很多,减税的迫切性彰显。不单是收入问题,今后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也涉及到对企业的轻税薄赋,更何况这次会议还特别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把税费降下来,实体经济盈利的难度很大。降税费就要减财政收入,就要减财政开支,就要对现有不受约束的财政支出状况动刀。如果这一步走不下去,后面的一系列环节都无法进行,包括转型、提内需、促民生等。

  所以,明年经济的关键,不在于货币政策会如何宽松,也不在于财政政策往哪个方向多投一点,而是深层次的改革能不能推动。坚定推进,有望“一招活,满盘赢”,当然,由于要触动现有的利益集团,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形势比人强,形势倒逼改革也有可能。

  吴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