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MPV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MPV,汽车,SUV
  • 发布时间:2012-04-19 15:22

  MPV这个东西,台湾人叫“多功能休旅车”,内地人叫“多功能车”,欧洲人和英联邦国家叫“Multi-purpose vehicle”,美国人叫“Minivan”,亚洲地区则另有“Multi-utility vehicle”的叫法……罢了,往这个方向深究下去,越来越像掉“‘回’字有四种写法”书袋的孔乙己,充满了继“普通”和“文艺”之后的第三种青年气质。

  普通中国人原先不知道什么是MPV,在“卡车”、“轿车”、“吉普车”等所构成的传统定式分类体系下,唯一可资联系借鉴的大概就只有“人货车”或者“面包车”了——土是土了点,但基本抓住了MPV诞生的逻辑原点和产品特征。

  我们姑且先不插足到道奇Caravan(或普利茅斯Voyager,一回事)、雷诺Espace或者马自达MPV(现在的马自达8)当中谁才是史上第一MPV的纠缠纷扰中,以史为镜,我们继续上溯,最终无非都是箱式货车(Van)。

  不过,在诸如DKW Schnellaster或者大众Type 2等诸多MPV车型的箱型货车远祖之外,世界上第一部符合现代标准的MPV是上世纪30-40年代由William Bushnell Stout设计的Stout Scarab,承载式单箱体车身、后置后驱,严重超前地提出了“移动办公室”的公商务车概念,不仅拥有一张可折叠桌子和可180度向后翻转的第二排座椅,更是史上首部应用玻璃纤维车身和空气悬架的汽车,外形设计巨酷无比。

  理论联系实际细想一层,当世界上有人第一次不按“规定”的用途使用汽车时,第一部MPV就已经诞生了——当然以往的车型细分化还远未演进至今日般“萝卜”与“坑”一一严格对应的森严格局。我坚持认为,世界上第一部MPV按道理应该诞生在中国才对,我看过有人用F458搬家,在公路上也常见自卸式大卡车上或坐或站挤满了农民工兄弟,大导演和女明星在SUV上车震……

  若论MPV精神及其所对应的生活方式,舍我中国人者,其谁邪?

  文/李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