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上的“日不落帝国”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Beaulieu,博物馆,汽车
  • 发布时间:2012-04-19 15:43

  我打开Beaulieu官网的“活动”页面,这里罗列了一年内将举行的各种特别展览:四月游艇展;五月意大利车车主聚会、军车展;六月Hot Rod Festival;七月奥斯丁750俱乐部;八月大众T4拉力赛……注意,这里的所谓展览,多半是个人参与,以买卖交易、互通有无为目的的民间集会。我曾经在考文垂附近参加过一个类似的旧车交易活动,生活本身的质地与触感,是通往沟通与理解的巴别塔。我不能说自己完全懂得了英国,很多东西,就像藏在伦敦的雾气里,永远散不开去。

  当然,英国人和英国车毛病都不少,总有一些事物让你觉得“矫情”,有可能是他们的一句口头禅,也有可能是下午的一杯茶。“日不落帝国”国民的优越感并未随着帝国的式微而消解,很多时候,文化本身所表现的,就是一个衣食无忧的群体,展示如何分配自己的剩余财富的过程。而博物馆的意义,就是以前人们是怎么花钱的——当然,说得有点太通俗了。

  英式汽车生活——Caravan

  我在英国所见,即便是老人,拄着拐棍,出门也要西服衬衫。商店橱窗里,特色鲜明的服装,精致装扮与色彩搭配上的和谐,并不是国内各种“英伦风”所能模仿出来的效果。“英伦”就像一枚硬币,一面是精致,另一面则刻着人性。冬天的电话亭、奶牛、雕塑会被套上毛衣,洒满一地爱心,也只有英国人才能想出来。

  用美国的水电煤气设备,有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的情人,住在英国的庄园里。这是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理想中的生活。显然,林先生要得太多了。

  英国人善于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非常安逸,就像他们善于打理自己的外表。收拾屋子,打理院子,割割草,晒会儿太阳,再喝点茶,晚上几杯啤酒……分分秒秒都是给自己过的。下班后是没人回你邮件的,街上捆着绷带的都是玩滑板跑酷摔的,四处讨钱的都是四肢健全的,大学里读研究生的都是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很多时候,我担心这个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在雾茫茫的夜里昏昏睡去,就像在伴着海浪声的、温暖的Caravan(拖在汽车后面可供居住生活的房车)里。

  英国人是非常喜欢房车的,即便是在贫民区。自家有小院儿的,常会看到一个个白色的大盒子,关着的小窗,下面是轮子。Top Gear的节目里不止一次地冷嘲热讽过这种过时的、对交通危害大的休闲工具,但这就像要在中国过年禁止放鞭炮一样困难——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什么东西,时间久了,有历史了,藏在博物馆里了,就成了文化。很简单,因为它只需要时间;却又很难,因为要很长的时间。博物馆里有很多几十年前的房车,里面亮着昏黄的灯光,衣架上挂着那个年代的时尚,精美的桌布上摆着东方的陶瓷茶具,电视机旁的胶片相机,躲在皮套里。一辆车的副驾驶上,搁着一把雨伞,上面的花色显然来自Burberry。

  BP与壳牌,英国最好的油

  刚来英国的时候,朋友告诉我,加油一定要加BP,或者壳牌(Shell)的,其他的油品不好,不经烧。我一直遵其教诲,只是偶尔例外。在这里有一点好,喝牛奶不怕得癌症,加油不怕毁引擎。英国的油是欧洲最贵的,95号油折合人民币14元左右(英国没有93号油,95号的油品铁定胜过国内97号)。

  这里的加油站,都是自助式的,自行拔出油枪,加好后付钱。几个月来,加油基本上没排过队,当然也不会有油荒。博物馆按照多年前的设计,仿造了一个壳牌加油站。从上面的投币口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自助式加油站。左边的白色牌子写着停车熄火等事项,红色加油栓上的黑板刻着操作方法,除了计数和投币为纯机械结构外,其他装置看上去和现代加油站并无二致。

  另一个壳牌加油站,则表现出一股小清新风格。两个Super壳牌加油栓,就是现在深受欢迎的V-Power的前身,适合高档车与跑车使用。房间内挂着50年代的壳牌广告,门口停着经典的比亚乔和宝马Isetta。

  “银天使”见证贵族与舞女的爱情其实,英文里并没有Beaulieu这个词,这本来指的是法国伯利欧地区。现在,它是这个英国南部小城的名字,几乎整个属于英国古老贵族蒙塔古家族所有。当地许多房子至今仍然带有他们家族的红色三钻石标志。如今,蒙塔古家族的子孙虽然保留着贵族的爵爷头衔,但已经不是往日般威风八面了。就像他们家的大庄园,由于无力承担巨额的保养费用,他们决定出让一部分作为公共区域,其中就包括这座博物馆的所在地。

  如今,这里已经是一片公园,拥有举办各种民间展会的大片区域,园区内甚至还有轻轨和公交车,足显主人当年气魄,看上去则更像是英国的缩影。即便是蒙塔古的宫殿,也有一大半作为参观部分,家族后人真正使用的面积,比一般的三层别墅大不了多少。风光了几个世纪,他们也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

  它现在主人的父亲蒙塔古公爵,曾经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并最终以劳斯莱斯车标的形式永远凝结了下来。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流芳千古,也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需要钻石的见证,也可以用白银——当然,要做成塑像,做出飞的姿态,立在劳斯莱斯上。

  有很多英国车,都以张开的双翅作为车标。宾利、MINI、摩根,包括劳斯莱斯,他们觉得,这样可以开得更快些。蓝天更为神圣,飞翔也比奔跑更为华丽,这是英国人的逻辑,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由此所激发的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机械的热爱相融合;对原始的依赖,与对科学的崇拜相关联,两个极端之间,整个英伦,就像一颗带着V字笑脸面具的灵魂,笑看潮起潮落,独自品尝心中的苦与乐——这是华丽背后的代价。

  文/王黎民 摄/王黎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