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马基宁——托米·马基宁北京锐思赛车学校之旅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托米·马基宁,北京锐思,赛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4-19 16:01
早在今年的农历新年之前,托米·马基宁来华一事,在微博上就被炒得火热。一方面,锐思运动这次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好;另一方面,也许是托米·马基宁这个名字实在太响亮了,就连我们身边不少赛车记者,国内赛车手都是看着他的比赛长大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马基宁正值当打之年,曾经为多支世界顶级车队效力,其中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他与三菱WRC车队的合作——驾驶三菱Lancer赛车几乎统领当年的WRC赛坛。他的职业生涯中一共赢得24个分站冠军,获四次WRC年度总冠军头衔。虽然退役多时,但这段辉煌的夺冠历程至今依然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当然,此番托米·马基宁到来并不是秀秀车技这么简单。经过深入考察之后,他与北京锐思汽车运动发展中心合作,共同建立“马基宁拉力赛车学校。”
当了一回“马丝”
我之前来过锐思运动的基地好几次,对其赛车培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许新以及他的团队悉心经营之下,这里各类培训活动办得红红火火。从2004年至今,俱乐部会员数量已经积累有3000人,加上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场地作支撑,业已发展成为北方一个很重要、很有人气的玩车(赛车)大本营。托米·马基宁也觉得,这里有很好的资源,希望加强深度合作。
活动时间定在2月14日,一个很理想的时间节点,因为国内赛季还没正式展开,车手们和媒体们都处于一个相对空闲状态。锐思运动呼朋唤友,中国汽联官员系数到场,加上媒体、车手、俱乐部会员和车迷等,现场来了好几百号人。偌大的VIP房休息室都被挤得满满的,气氛热烈。
组织方率先在现场组织了一场签名会,我们都当了一回托米·马基宁的粉丝。午餐过后,在现场举行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汽摩中心主任、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副主席严建昌、托米·马基宁和北京锐思汽车运动发展中心董事长许新先后发言,托米·马基宁和许新互赠了礼物。
托米·马基宁表示:“很高兴能够来到中国,来到北京,与大家共同分享汽车运动的魅力。作为‘即快又安全’理念的倡导者,我很高兴能够将我的驾驶技巧与中国的汽车运动爱好者们一起分享,并与中国的车手们一起交流切磋。我们希望通过与锐思汽车运动俱乐部的合作,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并热爱上汽车运动。”当天的活动过后,双方签订一份合作框架协议,落实了一些合作方向。
见识真功夫
在活动现场,安排了多个跟托米·马基宁交流的环节,还通过电视镜头观摩了一些托米·马基宁比赛画面,了解他们还如何利用赛车模拟器教学等先进手段。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环节莫过于进行了两项挑战赛,一个是拉力场地,一个是场地。
由于有托米·马基宁的参与,拉力赛道挑战赛高潮迭起,国内知名车手周勇、刘斌、陈德安、韩岳、王翔、王华、何勇、邓晓文等十名拉力好手通过抽签,确定发车顺序,以圈速决胜负,王华、邓晓文和王翔分别名列前三位。
一轮比试过后,世界冠军终于登场了。托米·马基宁挑了王华的三菱N4赛车上场,王华一直作为“领航”。马基宁一上场就秀出了非常华丽、精准的飘移动作,三圈过后,已经将最快的圈速提升了足足两秒之多,我们通过这么华丽的飘移过弯,清晰可见当年那个傲视群雄世界冠军的英姿,不但令在场观众感到很兴奋,连一众参与比赛的国内车手都大呼过瘾。现场特意安排了一个试乘的互动环节,有幸被抽中的人都兴奋地为马基宁当一回“领航”,我相信每个到场的嘉宾都会难忘这一份经历。
拉力挑战赛过后,在另一边的柏油赛道进行了柏油路挑战赛,有九位车手参与挑战,最终由邓晓文、王睿和陈超赢得前三。成绩是其次,大家把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向马基宁学习的机会,视作活动的最大收获。
为车手提供了晋升的出口
活动过后,我和许新有过一次深入的电话采访。他向我透露不少这次合作的“内幕”:他们已经跟马基宁签订了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就双方的合作内容达成一致。马基宁提出要对基地的砂石赛道进行改造,每年提供3-5个,有发展潜质的拉力学员自费到芬兰进行系统的拉力培训。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提供四部按照马基宁要求改装的培训用车。马基宁方面会每年提供三个针对国内拉力教练的培训名额,提高教练们的专业水平。
许新谈道:“我觉得这次合作,有许多令人欣喜的地方:通过高水平的教学,可以提升国内拉力教练水平。长远来说,能够实实在在提升国内拉力车手竞技水平,有益于提升国内汽车运动;另一方面,为国内车手提供了一个发展出口。就我接触的很多国内车手,缺乏发展规划,国内也缺乏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道路。花大钱的同时,也缺乏方向,有点误入歧途。马基宁拉力赛车学校能够为车手提供一个发展道路,一个出口:一方面,提高了车手水平;另一方面,为车手提供了一个与世界级厂商的合作机会。马基宁跟我分享了很多例子,像欧洲某些车手,一年就可以出成绩,关键在于培训的方法得当,其次就是理念。马基宁希望通过5年时间能够为中国培养出一个WRC车手。”
许新会在3月份到芬兰进行参观考察,我们由衷地希望,未来这个赛车学校能够促进中国汽车拉力运动大踏步往前迈进。
“把赛车推到我当职业车手时的状态”——专访托米·马基宁
《中国赛车杂志》:首先欢迎马基宁先生到中国,您是第一次来中国吗?
马基宁:1996年京港拉力赛就来到了中国。那次比赛组织得不错,我当时还想拿一个冠军,但是最后因为一些情况退出了。那个时候很努力,开出了很多单圈最快,也很重视比赛,但是最后有点不走运。
《中国赛车杂志》:现在WRC的车手主要是芬兰和法国的,法国和芬兰的车手之间有什么区别?
马基宁:不是国家决定车手的好坏。车手背后整个车队的支持、对赛车微小的调校,是能拿到好的比赛成绩的关键。同时还有要很好的天气环境适应能力、要有好的心态,才能比出一个好的成绩,跟车手的国籍没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赛车杂志》:您先后效力过多支车队,您更喜欢三菱车队还是斯巴鲁车队呢?
马基宁:这个答案可能会出乎很多车迷的意料。我以前在三菱车队的时候,拿过很多世界冠军,后来到了斯巴鲁车队,成绩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实际上我很享受在斯巴鲁车队的职业生涯,因为斯巴鲁赛车比三菱赛车的技术要好。在三菱赛车可能是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四年拿到了世界冠军。
后来我在三菱赛车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发展拉力赛车的时间比较晚了,如果比较早介入的话,可能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在战略方面出了一些错误。如果一定要比较更喜欢哪个车队,我对斯巴鲁车队的期望是比较高的。
《中国赛车杂志》:您现在还看WRC吗?比较关注什么?
马基宁:我在退役以后,WRC都会去看,而且是全方位的去看,不管是赛事本身还是赛车的竞争水平,包括整个赛事运动这些情况都有个全盘的了解,退役以后从全方位的视角来看,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中国赛车杂志》:因为京港拉力赛,很多车手、车迷都非常喜欢这个比赛,有些中国车手也已经参与到WRC比赛,您对他们有一些什么建议?
马基宁:中国车手可能进入这个赛事时间不长,一方面还是要刻苦训练、加强基本功。训练要根据自己的驾驶特点和风格,有新的不同的尝试,不能一种状态保持到底,这种状态是不对的,应该经常去求新、求变,寻求一种突破,在个人方面有所进步。
再一个方面,一些圈内的朋友可能也经常从事这项运动,可能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点刺激到你,对这项运动有一些新的看法。朋友的专业意见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从我的个人职业生涯所体会到的。
《中国赛车杂志》:2012年的WRC有一些变化,您怎样看待如今的战局?
马基宁:顶级车手也需要时刻提高警惕,不是说一路领先就可以笑到最后,还要注意赛车的细节,一些小细节没有注意到,结果可能就会大反转。
大家都有一种心理压力,你做得好的话可能无形中就把压力转给我了,特别是在巅峰对决的时候,一方把压力施加给另一方,另一方就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个人的基本功、很好的心态做保证,还要有一点点运气。还有就是不要轻视你的对手,你的对手也都不是吃素的。
《中国赛车杂志》: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赛车培训?
马基宁:我在芬兰已经有学校,2004年的时候就开始做车手培训。不少澳大利亚车手,还有很多赛车新秀都是从我们的赛车学校出来的。
《中国赛车杂志》:您会不会组建一支拉力车队?
马基宁:2014年可能有这个想法,现在也有车手,也是斯巴鲁汽车,但是级别不是那么高,以后还会再增强的,这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把赛车推向到我当职业车手时的状态。我们知道整个赛车行业竞争是怎样的,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经验,可以非常好地推进这件事情,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
来源《汽车导报·中国赛车杂志》编辑 丁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