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体协,全运大旗能打多久?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行业体协,全运会
  • 发布时间:2013-10-09 14:15

  本届全运会上,行业体协组团的队伍不仅规模小,而且数量骤减,从上届的11家减至现在的三家,让人不免担忧。

  高门槛,堵了心

  全运会的入场式像个大展台,走在这个展台上,身为行业体协代表的戴璐强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他有种荣耀感。作为煤矿体协的主席,他带领的煤矿体育代表团第七次亮相全运会,成为为数不多的届届不落参加全运会的行业体协队伍之一。另一方面,他也不免心寒。他同时是行业体协联络组的组长,眼看着这届全运会上,与省市代表团相比,行业体协组团的队伍不仅规模差距加大,而且数量骤减,从上届的11家减至现在的三家:煤矿、火车头、前卫。这三家代表团像个小尾巴,位于入场队伍的后面,仅排在依惯例殿后的东道主辽宁团之前。

  对此,戴璐强是再明白不过的了。现有的行业体协在20家左右,带“中国”字头的也不少。像民航、国资委、司法部等正在筹备或有意成立体协,大家都想像往届那样组团参加全运会。可这届全运会出现了新情况:组团的门槛提高了。专职队伍、训练基地、专项经费、须有三个以上项目或者12名队员进入决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仅训练基地一项条件就足以让许多行业体协彻底断了“入全”的念想。

  “全运会不带我们玩了!”“咱们也没法玩了!”来自行业体协的这些酸涩声音,戴璐强听了不少。其实,虽然有资格组团“入全”,他和火车头体协秘书长张长河、前卫体协秘书长孙杭南等人的心里也都十分纠结。一方面,他们理解这种政策,毕竟全运会是国内最高的竞技体育平台,要提高水平,要瘦身,更何况还要与奥运会接轨。但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这种政策对行业体协的限制太大,值得思考和商榷。各行业中从事竞技体育的人数虽不多,但站在他们身后,关心支持他们的职工人数却相当可观,对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全国纯铁路职工200万人,加上在火车头体协管理下的中铁工程等六大公司,人数就达300万。”

  “全国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约300万人。”

  “煤矿职工现在有600万人。”

  “全国的职工有2.8亿人呢!”

  戴璐强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之一是重在参与,一些叫不出名的小岛国都可派出两三人出席奥运会入场式,与奥运会接轨的全运会也应如此,更何况本届全运会的口号还是“全民健身,共享全运”。再说,各个行业体协的专业队人员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大省市的一个团队,剔除我们,全运会能瘦身多少?他相信“一定会有聪明的脑袋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明智办法来”。

  “第一是把旗子举出来!”

  “第一是把旗子举出来!”这是本届全运会前,戴璐强向本系统一位副部级主管领导汇报后得到的指示。其实此前参加全运会,煤矿体协的目标是“举旗,保分,争牌”。而近年来,由于与各省市的实力差距加大,加上这届“入全”门槛提高等原因,让他们不能有更多或更高的要求。但有一点他们始终不弃,要去参与,要让煤矿职工看到我们的旗子!在张长河和孙杭南那里,也有类似的看法:行业体协参加全运会,重在展示,形象是第一位的,主要是为本行业提升精神力量。毕竟,这些行业体协的大旗在历史上已树立多年了。

  60多年前,新中国铁道部第一任部长滕代远随毛主席出访苏联,发现那里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设有火车头体协,就把这个作法引进国内。1952年6月30日,中国第一家行业体协“火车头体协”成立,而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也发表在这个月。3年之后,煤矿体协、前卫体协、电力体协等也相继成立。在第五届全运会上,第一次出现行业体协的旗子,“火车头”成了名副其实的先行者。随后,煤矿、前卫等体协的大旗也加入到全运会的旗海之中。

  对于参加全运会,各行各业从上到下都很重视。一些体协的团长都是部长或副部长兼任。六运会时,第一次参赛的煤矿体协每个团员都受到煤炭部部长的接见,还到北京著名的高档服装店“红都”做了一身西服。

  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戴璐强接到60多个短信和电话,其中不少来自煤炭集团的董事长、书记,中心词是“感动”,最衷心的表达是:“感谢你们把煤矿大旗举了出来!”连两个副部级的正副团长都颇为感慨。与其他平台相比,在全运会展示一下自己,“不一样,很不一样啊!”

  要展示,就要有传媒宣传,可业内所属的重要媒体却没被批准参与报道,让三家好不容易组团进入本届全运会的行业体协很是迷茫和焦急。张长河只好求助于熟悉的新华社记者,戴璐强把这事拜托给工人日报等相近媒体,孙杭南则借助当地公安机关的力量为自己的队伍拍些照片,记载信息。

  一路走来,变化中有隐忧

  谈起全运会,每个体协都有一堆说来兴奋的往事。

  火车头体协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就有四五十人,最多的是第七届全运会,光运动员就有110多人;参加的项目涉及足球、手球、曲棍球、田径、棋类、举重、摔跤等多个大项;男子曲棍球队拿过冠军,田径队出过白雪、孙英杰等知名长跑选手。煤矿体协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时有八九十人,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就有50多;十运会上还出过女子柔道银牌,举重铜牌得主等,在行业体协中曾位列第三。前卫体协组团规模最大的是第七届全运会,有80多人,其中运动员有50多人;参加项目最多时有7个。他们在拳击、散打、跆拳道项目上占有优势,尤其是拳击,拿过多枚金银铜牌……

  但是,一说到现在,各家则都有各自欲说还休的忧虑。不少老资历的行业体协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自身难控的变化:一是参加全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大不如前。火车头体协本届参赛运动员12人;前卫体协运动员18人;而煤矿体协这届的运动员本有4人,但因伤缺阵了2人。二是参加的项目也比过去减少了许多。火车头体协本届参加5个项目,前卫和煤矿体协只涉及3个项目,后者实际参赛了2个。第三,火车头、煤矿等体协在全运会上的实力也不乐观。前者上届还拿了2金2银2铜,本届却只有一枚铜牌进帐;后者参加全运会预赛时有80多人,最后只有4人进入决赛,是历届最少的一次。好在这4人分布在三个大项上,否则就有违了全运会的组团条件。而金融体协只有一人能参加马术决赛,所以根本没能组团。事实上,更多的行业体协还达不到这种实力呢!

  减法也算不清的差

  种种变化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影响着各个体协所属体工队人才的培养条件和实力基础,又反作用于全运会。

  比如,由于体制改革、压缩编制、政策调整等大环境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体协的竞技体育规模逐渐缩小。火车头体协体工队原本定编200人,现在编制60人,由于伤病等原因,能实际训练和比赛的也就四五十人。原来一些路局建有自己的专业队,但现在几乎都没了。过去他们拥有自己的运动学校,为运动队培养了不少人才,可办了七八年后被缩编掉了。连体协本身的编制也从最初的8个减到6个,改制后又减了1-2名。铁路系统对竞技体育也很重视,但毕竟是讲求安全生产的行业,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转制之后,经营和运作理念更加注重投入少、产出多。竞技体育是个烧钱的行当,投入多,见效慢而少,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前卫体协红火时拥有过国内有名的前卫寰岛足球队,是有企业冠名赞助的,但后来不允许公安系统这样做了,这个项目也就取消了。其他运动项目由于部队缩编也砍掉不少,只保留了与公安武警行业密切相关的三个项目。他们原来的编制是200人,现已减了一半,而实际在编人员还不到这一半。

  事实上,与省市体育部门相比,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行业体协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显得不足。通俗点说,待遇和奖励无法与别人竞争。前卫体协在编队员的待遇严格按照现役军人的级别标准。就全运会的奖金来说,煤矿体协奖励标准是金牌10万元,银牌8万元,铜牌5万元,只有对于交流来的队员,才按协议要求比照队员母队的标准。前卫体协的金牌奖励上届是20万元,这届准备给25万元。

  火车头体协的奖励标准比照所在地北京。即使这样,也比不上多数省市的奖励幅度。在运动员交流政策实施后,行业体协在招人和留人方面的难度也加大了。戴璐强说,这些年,他们培养的运动员只要有点成绩,就会被挖走甚至偷走。一个从七八岁起就在他们棋院学习围棋的选手,被西部一个大城市租借走了,在那里打了一年比赛后,就再也不回来了。其理由也可以理解,煤矿体协一年给他20万元,人家给他100万元。更何况煤矿属艰苦行业,不在中心城市,人总是往高处走嘛!

  活法决定玩儿法

  如果从更深层的角度上说,行业体协的生存状态也影响着行业竞技体育甚至自身的发展,影响着他们参加全运会的实力。

  戴璐强说,行业体协本来大都附属于各大部委,在行政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其境况也呈现各异的局面。有铁杆吃皇粮的。像前卫体协隶属于公安部,其体工大队源自于武警总部,平时的教育训练投入由武警总部负责,业务上归前卫体协管理。对于参加全运会等大的赛事,两家共同投入,其运动队代表着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这样做的好处是经费确有保障,但受各项规定限制,不会太高,必须精打细算,无法与各省市体育部门相比。

  另一部分行业体协正处在转制之中。如部级建制取消后,铁路系统转为企业,火车头体协目前还有事业拨款,但以后是否继续如此,机构是否合并,人员是否再精简,尚无定论。

  还有少部分体协由于“部委不在行业在”,与原体制彻底断了奶,不得不直接走向了社会。如煤矿体协,它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必须想尽办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在煤炭行业高位运行的十年中,他们利用原来部委的组织网络取得了一些收获和积累,但在经济下滑的现在,其日子可想而知。

  即使在行业体协内部,各自的情况也很不相同。像煤矿、前卫、火车头、石油、通信等体协,有一套纯搞体育的编制和组织,拥有科班或懂行的专业人员来组队比赛,甚至参加国际体育交流。但也有一些体协挂在工会或公司的群工部中,一是人员少,二是不专搞体育,还兼文娱、劳保等多项事务,而且对后者的投入还挺大。最让人担忧的是,有一些行业体协由即将退休的人员或卸任的老干部在管理或维持,甚至只有一个人。由于青黄不接,有一个部委的体协在主管人员退休后,竟到民政部主动要求注销,连办理人员都为之可惜。要知道,注册一个体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带“中国”字头的体协,那是需要国务院批准的。

  群众体育才是强项

  “全运会的主导思想与我们的思路不太一样”,张长河说,“我们参加全运会只是想对本系统的职工体育起到拉动作用,增强大家热爱和从事体育之心,而不是死磕金牌,那样做也不现实”。看到全运会赛场上各省市队“脸红脖子粗”的举动,他们也觉得太残酷。

  戴璐强和孙杭南也说,开展职工体育是行业体协的重点任务,也是强项。多年来,行业体协在此积累了不少经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像煤矿体协,每年全系统要搞9项体育活动,都冠名“乌金杯”,既有与全运会相同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也有非奥非全项目,如围棋、象棋、桥牌等,还开展了虽然少见于赛场,却易于普及的哒哒球、巧固球等,后者的交流已经扩展到我国台湾和国外。不少人不晓得煤炭工业协会,却知道煤矿体协。前卫体协搞了全国公安干警体质达标锻炼标准,强化系统内体育活动的开展,警衔提升和干部提级都要依据这个标准。他们搞了许多与职业有关的比赛,如射击、救生、登山比赛等,吸引了港澳同行的参加。火车头体协也搞系统内的“全运会”,设有主赛场、分赛场。所有的路局曾经连续两届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号称“全国山河一片红”……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工体育是行业体协的安身立命之本。尤其是在转制改制的大背景下,像煤矿体协那样与政府行政机构完全脱钩,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抓群众体育确实是行业体协很好发展和生存的方向。

  戴璐强还认为,竞技体育不光是全运会、奥运会,系统内系统间也有竞技体育,同样起到龙头引领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行业体协是大有可为的。

  文 柏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