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有内涵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胖子,内涵,米其林
  • 发布时间:2014-08-15 15:19

  米其林法国发现之旅

  提到法国大家想到最多的自然是巴黎、卢浮宫、埃菲尔铁塔等著名景区。的确,这个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散落着众多耀眼的名胜,当然也诞生出很多伟大的企业,其中之一的米其林正是我们此次的拜访对象。

  想了解米其林当然离不开赛车场,我们也正是从世界上最著名的勒芒24小时开始了米其林发现之旅。

  从勒芒24小时开始

  探访米其林总部之前,我们先来到距巴黎不远的小城勒芒市,这个城市最著名的就是24小时耐力赛。作为世界上最为著名、最为艰苦的赛事,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在各种各样的天气条件下,以220公里/小时的平均车速行驶5000多公里,对于米其林而言,这是全年最大的挑战之一。这里的萨特赛道是一个13.29公里的快速赛道。特点是赛道长度80%以上都使用普通道路。路面不统一,有一段是对城市交通开放的道路,有一段是封闭的“布加迪”赛道。萨特赛道的覆盖区域很宽,也就是说在赛道不同阶段的天气情况也可能不同。因此在勒芒赛中,米其林的专业技术、非凡远见以及员工快速应变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24小时耐力赛是展示轮胎的耐用性、抓地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综合性能的绝佳平台。过去几年里,米其林为勒芒24小时等耐力赛研发出更加耐用的轮胎,米其林为原型车配备性能稳定、安全、可完成连续3到4次进站不换胎的赛事轮胎。凭借米其林轮胎卓越的耐用性,使得轮胎在赛事上的使用、生产和运输都大为减少。米其林在测试日当天为合作车队提供2100条轮胎,而53辆参赛车辆中有43辆选择了米其林轮胎。今年的另一个亮点是米其林赞助了的法国OAK车队,而OAK车队的三个车手分别是董荷斌、程飞以及方骏宇三位华人车手,他们将出战竞争同样激烈的LMP2组的比赛。

  “我开的是法拉利和保时捷”

  虽没有目睹奥迪车队最后冲线的时刻,但接下来参观的米其林总部——克莱蒙费朗同样对我很有吸引力。

  与其他大公司相比,米其林总部所在地克莱蒙费朗并没有任何地理上的优势,这里既不是交通要道也不靠近码头,当然更没有充足的橡胶资源。选址在这里只是因为米其林的创始人出生于这个城市。偶然的机会他们进入了轮胎行业并一直发展至今,并成为轮胎行业的领军企业。在这个人口仅有几十万人的小城市,米其林拥有4个工厂,其中Cataroux工厂是米其林集团最大的工厂之一。Cataroux工厂拥有3500名员工,占地面积55公顷,拥有高端赛事运动轮胎的生产线,以及加工轮胎内混合物与金属配件的车间。

  我们用了半天时间在这里了解轮胎的制造过程,这个生产赛事轮胎的工厂并没有大规模机械化,所有轮胎都是工人手工打造而成,当然也代表了米其林最高的标准。这里的工人大部分都在米其林公司工作了20年以上,他们有着出众的技术。当有团友问及待遇如何时,他们笑着说“我开的是法拉利和保时捷”,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我们看得出他们很享受自己的工作。

  轮胎的百科全书

  来到米其林总部,博物馆自然是一定要去的。熟悉我们杂志的读者肯定知道,我们曾经到访过这里,故地重游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米其林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该建筑始建于20世纪初,至今保存完好。步入展馆,首先迎接你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标志性产品:米其林轨道车和一战的“胜利之翼”布雷盖飞机。在这里,您可以倾听米其林兄弟的谈话。

  穿过由轮胎组成的独特布景,可以将米其林自1889年以来的每一步历程一览无余。而通过巨大的“米其林轮胎先生”内部楼梯走到尽头,米其林旅游大使会非常乐于向参观者介绍米其林地图及旅游指南业务和相关周边产品。

  米其林轮胎测试中心

  告别了博物馆我们出发前往米其林拉都轮胎测试中心。该中心建于1965年,占地500公顷,拥有超过3000名研发技术人员与20条跑道,用于进行轮胎抓地力、操控性、噪音、舒适度和耐久性的测试。该中心拥有多种世界领先的尖端科技:使用核磁共振等技术分析轮胎配方和金属/纺织物强度等;在静态和动态测试仪上以及在赛道试车时,进行轮胎的测试和监控;配备了静态和动态测试设备的车辆实验室等。

  在克莱蒙费朗的时间里,我们深入地了解米其林工厂的历史以及先进技术。让我们真切了解到,米其林不只是家轮胎企业,他们一直致力于引领进步之道,从最早的奖励飞行员计划,到今天的奖励勒芒特殊计划。米其林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

  在克莱蒙费朗的时间里,米其林工厂的历史以及先进技术,让我们真切知道米其林不只是家轮胎企业,他们一直致力于引领进步之道,从最早的奖励飞行员计划,到今天的奖励勒芒特殊计划。米其林一直走在科技前端。

  文>丁迅 摄>丁迅、米其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