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票管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思路(下)
网络发票的模式与成效
2013年2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网络发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各省网络发票的管理使用。
1 网络发票模式及各地的做法
现行的网络发票根据发票信息的实时性,可以分为离线模式和在线模式。
离线模式是指发票开具后,网络发票信息先保存在本地,如硬盘、IC卡、Ukey等介质中。后续通过抄税、数据上传等方式报送到税务机关。离线方式下,要求在开票人端配置严格授权监制的税控装置,如防伪税控设备、税控收款机等。因为在这种方式下受票人无法实现查验发票,因此必须通过税控装置进行票面防伪加密,来防范假发票。目前部分省份推广的税控收款机模式大多是属于离线模式。有的省份采用税控收款机加装通讯传输模块的方式,实现发票信息实时上传到税务平台,初步实现了在线开具、传输网络发票,如重庆采用就是这种方式。
在线模式网络发票,可以实现发票信息实时报送税务机关,受票人实时查询。开票人直接登录税务机关指定的网络平台,在线开具发票,经平台确认接收并反馈交易流水号(或者叫网络发票代码),开票人再打印发票交付受票人。网络发票相比原有电脑发票,票面上增加打印了二维码图案,消费者可以通过发票查询APP软件扫描查询开票信息。受票人拿到发票后可实时查验发票。这种模式下,发票一经开立,税务机关的平台就获得了发票信息。目前,浙江等省试行的就是在线网络发票模式。并且浙江模式还引入电信运营商共同承建网络发票系统,并由电信运营商整合资源,为纳税人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这种方式与我国台湾地区推广电子发票的方法有相似之处。
在线模式网络发票比离线模式的网络化程度明显更高,但对纳税人的网络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线模式要求纳税人开具发票时,必须保持网络连接,并且保证网络环境安全。随着电信基础建设的发展,宽带网络基本普及,网络的要求基本可以实现。网络安全成为在线模式关注的重点,在线模式网络发票必须确保局端平台安全、纳税人发票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在运行实践中,各地采用的方式不同,有的采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虚拟专网(VPDN)方式,有的采用公共互联网加CA身份认证和数字加密技术。相比较而言,虚拟专网技术,可以使网络发票管理平台不暴露在公共互联网上,更能有效地保护发票管理平台的安全,防止由于平台瘫痪导致的风险。
在网络发票的推广策略上,各地还积累了以下经验:①结合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推广使用范围。我国推广运用网络发票的目的是杜绝假发票,因此在确定推广的范围和对象时,要从开具假发票情况较严重的行业入手,同时兼顾纳税人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如使用建筑安装、销售不动产专用发票的自开票纳税人、已使用电脑开具发票的纳税人及出于企业形象有意将税控机转为网上开票的纳税人等都可以成为网络发票的推广对象。②正确宣传引导,营造融洽推广氛围。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网络发票的宣传力度,引导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索取发票和打击假发票的重要意义。向纳税人宣传相关税收政策和法律依据,引导其自觉依法安装和使用网上开票系统,形成积极和谐的推广使用氛围。③全面监控,实施全方位动态管理。对纳税人发票资格实施动态监控,根据纳税人税务登记以及纳税鉴定信息,税收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核清纳税使用发票的种类以及开具的项目。对纳税人经营活动实施动态监控,一旦发现纳税人经营活动出现异常,即对其开票数量、开具金额进行控制。对纳税人的开票信息实施动态监控,只要纳税人的人发票已经开出,所有开票信息都将实时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税收管理员可及时比对申报信息和管户的开票信息,有效杜绝了“票表不符”等现象发生。
文 蔡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