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人网公布的财报显示,2014年其总营收为8300万美元,同比下滑43.9%;净利润为6050万美元,同比下滑5%。2011年5月4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当天,人人网市值便达到了74.82亿美元,超越搜狐、分众、优酷、网易、携程、新浪,仅次于腾讯和百度,可谓风光无限。如今,其市值只有9.55亿美元,缩水了87%。
有人指出,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曾经是校园文化的基地,后改名为人人网,意图转向社会群体,但这样便冲到了微信与微博的领地,这是其战略失误之一。2013年,人人网想重归校园,但用户已经流失了。此外,人人网陆续收购了糯米、开心、经纬以及56网,然而不论是团购,还是在线视频,都耗资巨大、竞争激烈,最终人人网又被迫卖掉了糯米和56网,而在线游戏和招聘业务也一直萎靡不振。总体上,与Facebook相比,人人网不够专注于社交业务,与微博、微信相比,也缺乏有效的内容生产机制,最终导致其衰落。
但事实上,校内网转向综合性社交是一种必然选择,因为互联网行业追求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大多数垂直类社交网站及论坛都只会风靡一时,难以长久,校园社交本来就没有前途。比如,天涯、猫扑论坛曾经是中国网民的聚集地,热闹非凡,如今早已乏人问津;开心网曾在短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如今早已被人遗忘。此外,新浪微博上线于2009年9月,微信推出于2011年1月,而校内网改名的时间是2009年7月,那个时候根本谈不上进入微博、微信的领地。
那么,假如人人网不去收购那些不太相关的网站,专注于社交领域,能否像Facebook那么成功呢?笔者表示并不乐观。
首先,中国的网民数量不足以支撑超大型社交网站。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49亿,但非网民的转化难度进一步加大。美国人口只有3.15亿,但美国社交网站面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数十亿人口,优势明显。目前,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数量为6亿,美国Twitter则为15亿,Facebook在去年6月每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3亿,注册用户数量更是远高于此,而人人网等国内社交网站的注册人数则普遍低于2亿。
其次,社交网站在社交功能之外,必须具有其他的功能或社会效应,才能获得长期发展。比如,Facebook、Instagram都以自拍和图片分享为特色,因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中国人过于内敛,以”自我展示“为核心的传统社交网站自然缺乏前景。而微博能够迅速崛起,是由于其兼具社交和资讯两大功能,运营重心由个体的展示和交际转为资讯的发布与互动,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政府机构、企业以及名人的进入,成为一个全国性网络交流平台。微信则是凭借腾讯的用户基础,主打社交、短信及信息发布等功能,成为移动通讯界的翘楚。
文 胡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