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统媒体都是温水青蛙?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自媒体,微博,温水青蛙
  • 发布时间:2014-08-15 13:28

  我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媒体工作者,专注于做汽车类杂志已经十多年,年复一年地开车写车,也在各种场合被后辈们称为“老师”,未觉异样。我们这本杂志由于多年以来的努力,迄今为止生存质量还不错,但要说没有感受到形势的变化,那也太自我了。

  从微博开始我注意到“自媒体”这个东西,个人很轻易就能拥有数以十万计的粉丝,当时有个说法震惊到我:个人微博的影响力已足以PK杂志、报纸,甚至电视!难道杂志真要输在微博大号手里?所幸没有。也许是因为“僵尸粉”的出现,花钱就能买到粉丝,这一下把粉丝的价值彻底碾碎。有一个故事被小范围流传:一人将离职,同事们很nice并且很有创意,集资若干为其买了当时人们梦想拥有的粉丝做告别大礼,可惜被赠者有洁癖,非但不领情,事后还花了很多功夫,去一点一点剔除这些“僵尸”。哈哈一笑之后,大家发现微博果然快速沦落为了企业和个人的营销阵地,微博的好日子也就渐渐远去了。

  现在自媒体的形式非常多,微信、APP等等,铺天盖地,但现状是良莠不齐。我开始关注自媒体大号背后的人,他们是自媒体的魂。我非常尊敬敢于自立门户、直面潮流的自媒体同行。我看到不少来自网站、报纸、杂志同行做的自媒体,他们本来都是优秀的记者编辑,又有在汽车圈工作多年的积累,所以那些自媒体的内容很扎实,看得出他们视角敏锐、勇于探索、人脉广泛、笔锋犀利,自媒体确实给了他们发挥才华和实现理想的最好空间。但我依然深深担忧,担忧其中有几人能坚持住“独立、公正”的底线,经过良性循环,进而成长为有公信力的优质自媒体。我坚定地认为,公众需要这样的媒体;当然,说真话是需要底气、需要实力的,所谓衣食足方知荣辱。

  另一方面,我从开始就知道圈里一众“小”媒体的生存法则和营销手段:以制造事端入手打造影响力,借“批评”博得眼球,然后被“公关”,被“认可”,得到堪比传统媒体的待遇。恰巧汽车圈“钱多”,看车的“人傻”,那些不良的游戏规则提供了不良的土壤,自媒体作为个人,真的很难坚持。开始看到有人脱离传统媒体,去专做自媒体,还挺替他们担忧,都要养家糊口,怎么生存?后来发现杞人忧天了,人家活得蛮有滋有味嘛,随便骂两句(传统媒体的软肋被自媒体利用到位)就有了关注,身份得到厂家的认可,于是乎,就能跟传统媒体一起出席各种活动。当然现在传统媒体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也有屈服,只是程度不同。

  所以我的问题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自媒体,传统媒体,我们怎么摆脱“温水青蛙”的命运?在门户网站都已经被视作传统媒体的今天,我一直看不清楚,传统媒体究竟会输在谁的手里?也许,媒体行业面临更大的颠覆。

  主编:吴道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