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湿
- 来源:汽车博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奥迪,宝马,敞篷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15 13:37
无论采用软顶硬顶,这样的品牌、这样的级别、这样的价位、这样的风情,都是催情的良剂,是对欲望的勾引与撩拨。
作家理查德·康妮夫在自己所著的《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中曾对富人阶层得出过如下结论:富人之所以能成为富人,因为他们更像禽兽。如果大家看过以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为原型改编的自传电影《华尔街之狼》,就能更好的领悟这句话。2004年贝尔福特因诈骗罪入狱,囹圄之中写下了这部自传小说。“我的钱多得需要找一批人肉信封将它们送去瑞士。豪宅、敞篷跑车、私人飞机、游艇……吸毒和性是我的家常便饭,吸什么样的毒品、怎么吸毒、搞什么样的女人和搞多少女人才是我的困扰。”
我没有影射奥迪A5和宝马4系Cabrio的车主是这样的人,我只是觉得这些话可以帮我揣度这类车的主人的心理。奥迪A5与宝马4系都是近些年上市的衍生车系,它们比3系和A4强在哪里?从各种测试中我们不难发现,除却动力性能上的提升,它们的驾控极限并没有像它们的车系名称那样上一个档次。那人们为什么要花多一倍的价钱去购买他们?——无非是更感性、更高端、更小众、更自命不凡。而购买Cabrio呢?——找一个地方安放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用最唾手可得的方式感受万众瞩目的迷醉。虚荣,才是世界进步的阶梯。我从不认为虚荣是个贬义词,它甚至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至少在国内市场我认为是这样,而能否放之四海,我还没有那样的眼界。
我的偶像、博闻强识的任成老师曾在新春之际写过一篇名作《千古马名》。要讲述A5与4系的敞篷版,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何谓Cabrio。Cabrio(也称Cabriolet)起先是一种马车的形式,这种小巧的车型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它只有一排可容纳俩人的座椅和一个可折叠的顶篷,还有一个曲线优雅的挡泥板。在巴黎和伦敦Cabrio马车被当做出租车使用。早期汽车中折叠软顶是唯一的选择,可收缩式硬顶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软顶的重量轻,占用空间更少,但可折叠硬顶车型仍越来越多。
A5敞篷版与4系敞篷版分别是软顶与硬顶Cabrio的代表车型。原谅我在此之前说了这么多废话,因为我的德国同事开着两辆柴油车(420d与2.0TDI,其中一辆还是手动挡)就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喋喋不休,实在让我觉得不解风情。所以我先讲故事,之后就该讲事实了。在4系敞篷版的车顶沉入后备箱的30秒钟里,我的德国同事想到了伍迪·艾伦的一句话:婚姻是试图解决人们单身时所没有的问题。如果这句话放在4系敞篷版的身上,我们可以说:慕尼黑的工程师在金属车顶方面完美地解决了布料车顶中根本不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高明的德式幽默)。
由韦巴斯托公司提供的三段式折叠硬顶承袭自3系敞篷,据说美国消费者偏爱金属车顶,但他们对于被折叠车顶占据的行李箱空间同样恼火。除了人们担忧A5的软顶有裂开的危险外,它几乎是完美的设计——结构紧凑的它只占用60升的行李箱空间,而4系的硬顶则要占用150升。A5敞篷版比A5轿跑车只多出145公斤的重量,而这个数字放在4系敞篷的身上却是惊人的230公斤!如果你说硬顶可以带来更好的静谧隔绝性的话,但实际情况好像不是如此:你依旧能听到风纠缠于车顶边缘的声音,而A5敞篷版则是轮胎的滚动噪音和发动机噪音比较明显。如果你加付295欧元,就可以选装隔音车顶,这样它的噪音水平就不比4系敞篷版更大了。
奥迪A5的敞篷时间约为25秒,这不比宝马快很多,但它具有更高的宽容度——它可以在5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执行命令,而4系则是苛刻的18公里/小时。两部车后排的舒适性都为人诟病,奥迪的横向空间狭窄、宝马的坐垫硬且靠背角度过陡。不过我倒觉得设计的更恶劣一些才好,前排人家卿卿我我的时候,你跟盏灯似的戳在后排干甚!
但一切以驾驶乐趣为出发点的宝马工程师为硬顶找到了最佳的借口——极限状态下出色的车身刚性。在蛇行绕桩和紧急变线的项目中4系敞篷版的成绩均优于奥迪A5,虽然二者都达不到宝马3系的水平。转向的反馈灵敏清晰,弯道的感受也更为均衡可靠,而奥迪A5则会较早地出现转向不足。我们看到了4系敞篷版的工程师迫切的心愿,在享受风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宝马车卓越的运动性能,无奈沉重的车顶辜负了苦心孤诣的美好心愿;而奥迪的工程师打一开始就没有追求完美,而是造一部货真价实的敞篷车。
关于手动变速箱与柴油发动机的匹配情况我就不细说了好吗?毕竟敞篷车,就该打开天窗,说说情话……
撰文:张楚 摄影:ams 设计: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