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 奇瑞的蜕变

  • 来源:汽车博览
  • 关键字:汽车,奇瑞,自主品牌
  • 发布时间:2014-08-15 15:38

  根据耕种与收获的原理,依据统计数字做结论一定是后知后觉的办法。因为差的收成只能说明很久以前的耕种出了问题,而无法告诉人们下一茬的耕种是否修正了错误或找到了解决办法。

  统计表明,2014年头四个月自主品牌的生意不景气。例如奇瑞的批发量下降了18%,而事实是奇瑞在4月份的同比零售量增加了26%,这家企业正从谷底向上攀升。过去一年来,奇瑞祭起了正向开发的大旗,登台了一支专业化管理团队、推出了艾瑞泽7、瑞虎5和E3等新车。然后呢,最重要的是重整销售网络,改善盈利状况。

  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黄华琼透露,今年初,他致力于降低经销商库存,以新款车逐步替代老款车。目前,新款车的占比已经提高到7成,经销商的盈利状况大幅改善,奇瑞自身的单车利润也显著提高了。随后一个月,奇瑞将展开经销店重装和售后服务重塑,以全新的面貌接待顾客。这样,其销售模式也就与产品研制模式接轨,使公司的经营全面完成蜕变。从结茧为蛹到羽化成蝶,蜕变是一个痛苦且充满危险的过程。奇瑞从一开始就致力于组建专业团队,投资建设用于正向开发的基础设施,直到数年前才终于成功建起了一支得力的团队。这数年间还必须潜心研发,如同茧中之蛹寂寞发育,直到新产品陆续面世。随着瑞虎3的改款升级,奇瑞基于新管理团队所打造的车型达到四款。它现在甚至还拥有了一款供不应求的车型,瑞虎5。

  市场上的顾客不会对这些故事感兴趣,除非你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到改款瑞虎3,我看见了四个,北京车展,还看到了未来的两个(α和β概念车),每一个都令我信服。当然还远不是可以与世界巨头比肩,但绝对是正好走在通向那里的路上。

  当巨头们醒悟要开发制造低端车型的时候,留给中国企业的时间也只剩一瞬。可又急不得,因为要开发制造出合格的产品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它绝对是个系统工程,要首先改变整个企业的战略观念,建立体制,才能得到产品。譬如渡海,唯有坚持,才能到达彼岸,尽管必有途中沉没者。

  我觉得是时候放弃“自主品牌”这个笼统的概念了。汽车发明至今,消失的品牌比留下来的多,中国近些年出现的数十个汽车品牌在未来必将归于同样的结局。只有强者有权生存。而他也一定就能在整个地球上立足,而非一个国家。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奇瑞与德国的VW,日本的TOYOTA,韩国的现代,美国的FORD没什么不同。中国人也会如这些国家的人一样会造汽车。

  在奇瑞我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几乎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华人工程师。我感慨说,全世界会造车的中国人都跑这儿来了。我问宋援博士,奇瑞汽车工程院副院长,整车试验及动力匹配负责人,为什么从名牌国际车企到奇瑞来?

  他的回答很朴实:“有事干。”我们中国人留学苦读,然后成为外国机构的科研主力,干的大都是科技蓝领一样的工作,为的是什么?学徒总有出师的一天。奇瑞,出师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