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能量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劳动关系,和谐,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9 16:08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从具体企业到各个行业,再到整个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化大系统工程,需要每个企业坚持不懈的努力。
最先经受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创建新型劳动关系方面一直走在各行业前列。
日前,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的2014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命名表彰暨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经验交流会上,有60家企业获得“和谐企业”、39个班组获得“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创建“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开展,每两年一次,迄今已成功开展4届,共有159个优秀企业成为“和谐企业”。
从今年评出的“和谐企业”分布情况看,60家企业来自18个省区市,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并覆盖棉、毛、服装、家纺、印染、纺机、产业用等十多个行业细分领域。这说明“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已经影响到行业的每一个角落,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必答题”。
纺织行业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为行业企业在新常态下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企业”通过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尝到了甜头,这些企业并不将职工待遇与企业效益对立起来,而是变压力为动力,通过提高职工素质,改善工艺流程,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流通成本,加速实现企业的现代化转型,使企业整体竞争力大大提高。这些企业不仅消化了增量成本,还凭借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更多订单,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企业得发展,社会得和谐,职工得实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了企业、社会、职工的和谐共赢。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纺织企业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组织形式、用工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针对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完善机制、破解难题,对于推动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生搬硬套。今年“和谐企业”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是解决好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工资收入分配、职工精神诉求、企业民主管理和协调化解矛盾,从而保障和满足了职工的权益和需求,使企业更加和谐稳定。
和谐是一种能量,是因共生共荣而产生的巨大能量,无论是企业、行业、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