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装之都”建设十周年座谈会举办
十年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十年来,《纲要》承载着几代服装纺织人的希望和梦想,不仅仅是北京服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文件,也是北京服装纺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绘制了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的美好蓝图。
今年12月1日,正值北京“时装之都”建设十周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管、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承办的北京“时装之都”建设十周年座谈会在首都大酒店会议厅隆重召开。
在北京市经信委副巡视员张兰青的主持下,以文化引领、品牌创新、产业提升、共建“时装之都”为主题的座谈会正式开始。会上,与会代表观看了“时装之都”建设十周年成果专题片,共同回顾了十年的发展历程。科研院校代表、金奖品牌企业代表、设计师代表、京津冀联盟代表、行业代表以及专家代表等各方代表纷纷发言,回顾北京“时装之都”建设十年取得的成果,展望谋划“时装之都”建设的未来。
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在讲话中强调说:“在‘时装之都’未来的建设中,服装纺织行业要有三点共识:一是深入领会、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发展目标;二是在首都经济发展重要的转型期,全行业要总结经验,坚定信心,共谋北京时尚产业调整升级大计;三是审时度势,制定好北京‘十三五’服装纺织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推进《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的落实。”
张工说:“具体说来,全行业要在科技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上有新的认识、新的突破和新的举措;要以更加开放、国际化的态度与世界高手同行;要全行业跨界发展,吸纳融合、有机结合;政府和协会也要搭好平台,助力‘时装之都’的建设发展。”
回顾“时装之都”十年的建设成果时,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表示:“十年来,北京服装纺织产业从以加工制造为主到以设计和品牌为核心,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从立足国内领先到打造世界第六大时装之都的历程,脚踏实地地实施了包括建成一个时尚创意产业园、建成一个产学研平台、涌现出一批知名品牌等内容在内的‘十个一’工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座谈会上指出:“‘时装之都’建设的十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了北京服装纺织产业的发展,美化了城市面貌,开创了北京都市产业的新纪元,使北京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认识了北京。”
“当前,中国服装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时期,面临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政策转型的重大宏观形势变化,行业一些长期积累的内在结构性矛盾由此更加凸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产业分工,是中国服装纺织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王天凯说,“按照北京市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功能定位,未来‘时装之都’建设要以更加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和时尚语言向世界展示一个现代的中国、时尚的北京。”
同时,座谈会上还公布了“2014北京最具文化创意十大时装品牌金奖”名单,爱慕、探路者、铜牛、依文、朗姿、李宁、威可多、白领等品牌入选。
热议时装之都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
“按照北京市新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功能定位,未来‘时装之都’建设要以更加专业化、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和时尚语言向世界展示一个现代的中国、时尚的北京。”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组书记王庆:
“通过时尚可以透析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唯有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才能以更加自信、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明天。”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
“通过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发展和‘时装之都’的建设,希望可以将全行业、全社会的时尚氛围调动起来,让每一位公民都来关注这个产业。”
河北省纺织与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连红:
“随着国家发展的战略调整,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我们要加快京津冀服装行业结构优化、提档升级,共同推进北京‘时装之都’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
“在未来北京‘时装之都’的建设中要突出做好两项工作:一是人才培养;二是做好人才教育方面的服务。”
北京爱慕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荣明:
“‘时装之都’建设的十年,也是时装品牌快速发展的十年。作为金奖品牌企业,我们是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北京玫瑰黛薇服装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薇: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时装周的不断完善与壮大,可以感受到产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升原创设计实力,走出国门。”
本刊记者_黄斯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