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迎来新契机

  •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 关键字:APEC会议,传统服饰,服装设计
  • 发布时间:2014-12-10 09:30

  2014年APEC领导人服装开发与推广研讨会侧记

  2014年APEC会议结束了,但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的能量才刚刚被激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此次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中国传统服装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振兴市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

  11月26日,2014年APEC领导人服装开发与推广研讨会在北京服装学院举行。参与APEC领导人服装样衣设计、评选的设计师、企业及院校代表40多人与会。代表在观摩了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及配偶服装、配饰成品,观看了《领导人服装工作全记录》视频后,就“中式服装开发与推广”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推广“新中装”,首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抓起,让年轻人从小就能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这是2014年APEC领导人服装开发与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的共识。

  江南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崔荣荣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教育的缺失。我一直关注传统文化在社会大众中的反响,现在民众对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情很高,但问题在于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认识模糊,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式概念。”因此,应该在高校教育中渗透传播正确的文化概念,再联合企业、院校、设计师三方力量共同设立一个专业机构,推广中式文化。

  当下,很多年轻的设计专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设计理念,但却越发不知道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女领导人服装主创团队成员、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顾远渊坦言:“现在服装创新设计处于一个好时代,我们都在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做着努力,并且参与其中。我认为学生出国学习是件好事,但同时不能失去自己国家的文化精髓。相信此次研讨会会对中国设计师群体、服装产业和教育系统等产生诸多触动。”

  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

  可以说,新中式服装的诞生是中国传统服饰新飞跃的起点,具有历史性意义。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工作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在研讨会上表示,此次领导人服装设计是历史上最美、设计水平最高、科技含量最丰富,也是参与部门和领域最广泛的一次合作。“新中装”体现了中国气派、中国文化和中国风格,这不是某一个人、某几个人的成绩,而是集合了很多企业,设计师以及院校教授、研究生,政府官员和管理团队力量、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传统与现代结合发展需要机遇,更需要智慧。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服装并不是中国元素在服装上的生硬堆积,而是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整体设计当中,使穿着者能够感觉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深邃。

  对此,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正处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大好时机,中式服装是很好的载体,民众对于传统服饰文化复兴有着很强烈的愿望,这点很值得珍惜。中式服装的推广要从年轻人抓起,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做起,让新中式服装从民族精神、情怀和立场上得到国际认可。

  毋庸置疑,“新中装”的诞生是中国服装界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贡献,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提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创新设计,而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就是一剂强心针,指引着全行业未来对于传统服饰文化复兴的方向。

  产业转型升级好契机

  李当岐指出,目前中国服装产业下行压力巨大,是市场的问题,同时也是产业结构问题,产能过剩、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升级需要设计创新。“新中装”的出现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服装设计创新能力提供了大好机会。

  进入“APEC后时代”,面对如何充分发挥APEC领导人服装设计资源,掀起推广“新中装”的热潮,让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成风成俗成为重要课题,李当岐认为,要想成风成俗就要接地气,只有将传统服装深入百姓生活中去,才能与市场有效地连接。他表示,在“APEC后时代”,应借东风、抓商机、促创新,积极参与中式服装的发布和推广,确立中国时尚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为实现纺织服装强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当岐还强调,推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还要善于利用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发布平台。发布并不是作秀,而是要设计有概念、背后有市场,这样才能促进设计创新,扩大设计文化传播,为企业赢得市场空间。此外,要利用传统节日创新市场推广模式,抓住外交官、企业高管、学术界、影视界名人等特色人群进行推广,学术界和专业院校要加强文化研究和理论梳理,同时媒体要加强宣传推广等,才能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可以说,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工作开启了中式服装继承、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更是中国服装界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

  本刊记者_黄斯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