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人行集中采购审计管理的问题与建议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集中采购,审计,人民银行
  • 发布时间:2015-10-08 16:04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集中采购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集中采购管理,提高内控工作效率,防范道德风险,确保采购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的建议。

  【关键词】集中采购 审计 人民银行

  自2004年人民银行正式推广大额集中采购制度以来,基层央行均依据总行《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各自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或细则,明确了集中采购管理的领导机构、表决机构、执行部门、监督管理部门。从制度设立来看,各相关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形成了一定的“财权与事权分离、管理与操作职能分离”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采购活动中出现的个人定价、暗箱操作、人情干扰、中间加价、掺杂使假等行为,较好地加强了集中采购的支出管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了制度约束和道德风险控制。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该制度在执行中往往走样,导致集中采购中出现了一些与制度设计目标不相符情况,针对集中采购专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一些优化集中采购管理的策略思路,供参考。

  一、基层央行集中采购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采购制度执行难到位

  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有的采购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调整没有及时变更,有的未能很好的履行职责,有的未对集中采购管理和监督工作进行记录,有的对采购计划外的临时急需性以及追加预算的采购事项,没有履行审核职责,有的以行长办公会代替采购管理委员会,使得这一组织形同虚设;二是制度建立不完整。部分基层央行在制度建立方面重视不够,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财权与事权分离、管理与操作职能分离”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集中采购各环节之间职责不分、权责不清,协调不顺;三是执行起来有变通。没有严格执行总行集中采购项目及限额标准规定,该实行招投标管理的却采取了询价方式,部分临时项目未纳入集中采购范围。

  (二)集中采购操作程序不规范

  一是采购预算编制不完善。对集中采购工作缺少预见性,采购预算编制过于粗糙,临时性采购需求多,给规范集中采购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二是采购方式选择不符合规定。一些应该实行公开招标的采购项目,实际却以邀请、询价、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三是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标时对参与单位资质审查不严,有时采购单位不足规定数量,邀请、询价招标过程简单。四是表决形式化、走过场,影响集中采购的公平性和客观性,甚至出现道德风险。

  (三)集中采购监管职能难发挥

  对集中采购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虽说有规可循,但由于以下原因,监督人员对采购行为往往监督不到位,致使部分采购行为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一是制度没有规定对采购行为如何进行监督,未对关键的采购现场作同步监督要求,没有明确采购人员规避监督行为的处罚形式,没有明确监督人员的监督失职责任,削弱了监管职能的发挥;二是集中采购部门与会计、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等相关部门缺乏经常的、稳定的沟通机制,协调配合不够密切,没有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民主监督渠道不够畅通。大部分基层央行在集中采购活动中,一般只注重对结果的公示,而对采购过程和重要环节公示的渠道单一、范围有限,一般职工对采购工作知晓程度不高,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四是在目前商业风气不正的大环境下,监督人员甚至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对待,一般会在事后应操作人员的要求补签一个手续,形成手续上的完备。

  (四)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太匮乏

  目前各基层行采购管理委员会、评审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平时又疏于对集中采购知识、政策制度的学习,专业能力相对不足,造成集中采购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及专业能力整体上偏低,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采购项目评审把握不准,评审工作质量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往往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临时性,而采购计划由于编制的非科学性和非专业性,必然产生采购计划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为了不影响工作,只能牺牲采购计划、违反集中采购制度进行临时性分散采购。

  二、几点改进建议

  为加强集中采购管理,提高内控工作效率,防范道德风险,确保采购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健全内控制度、夯实制度篱笆

  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等管理制度,制定以“事权与财权分离、管理与操作职能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内控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分工、职责和权限,严格约束集中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要使集中采购真正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避免浪费,有效防范腐败现象发生。

  (二)严格预算管理、规范采购程序

  一要切实加强集中采购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好集中采购预算关,依据年度采购计划,作好预算安排,经需求部门、审查部门、财务部门、行长办公会审批通过,杜绝无理浪费;二要规范操作流程,集中采购管委会对每项采购需求都必须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并应针对不同的采购方式制定详细的评审标准,以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公平性和有效性;三要制定内部考核办法及责任追究制度来强化制度的执行力,明确相关人员在采购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提升自我约束能力与工作主动性。

  (三)加强过程监督、严格把好“五关”

  集中采购部门在办理采购任务过程中应主动邀请内审、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指导监督,积极采纳监督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规范和改进集中采购工作。一是把好商品质量关。集中采购中心要对协议供货商、需求产品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深入了解,为采购符合需求的商品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把好评审人员关。集中采购委员会对集中采购评审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扩充,评审人员必须达到制度规定的人数,在内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下抽取评审人员,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效率;三是把好开标评标关。集中采购组织部门应在监督人员的监督下对投标文件进行验标,组织评审人员根据评审标准,公开、独立作出评审意见,得出评审结论;四是把好结果审核关。要由内审、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人员在书面评审结论和会议记录上签署意见,以确保结果公正、有效,有关格式合同均由本单位法律部门人员审核通过后再予以签订;五是把好验收关。集中采购部门要切实完善验收手续,督促并会同需求部门对采购物品进行验收,同时必须两人以上签署验收意见,并出具“验收意见书”。

  (四)加强人员培训、防范道德风险

  加强集中采购制度学习,增强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采购项目评审可邀请专业机构人员或上级行相关组织人员参与,来保证采购流程的实施,提高集中采购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防范商业贿赂等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郭文斌.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研究,2015,02:6.

  [2]庞勇,顾加宽.基层央行集中采购管理专项审计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4,11:54-56.

  [3]侯春梅.基层央行办公设备配置与管理绩效审计实践与思考[J].金融经济,2014,22:181-183..

  包清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