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电视节目模式
  • 发布时间:2015-10-08 16:43

  【摘要】相较于国际货物贸易竞争,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厮杀往往更加残酷而隐秘。电视节目贸易作为文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任何想抢占电视节目贸易制高点的组织而言,忽视1990年后呈爆发式增长的“模式贸易”方式将是致命的。近些年,中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引进国外优秀电视节目模式,一路高歌猛进。但必须承认隐藏在中国模式进口热潮背后的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出口几乎为零的窘境。本文聚焦于电视节目模式的国际贸易,简述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发展阶段、典型代表,中国参与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历史与现状,并据以对中国电视节目贸易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电视节目模式 模式贸易创新

  一、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概念

  电视节目贸易方式主要包括整片进出口、电视节目外包、国际联合制作、节目模式进出口等。其中电视节目模式早在电视诞生之初便已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模式的贸易更经历了迅猛发展,得到电视商们的普遍重视。通常由某档优质节目的开发者总结“模式圣经”,由发行商向原创地之外的国家或地区授权,提供制作手册和顾问服务,再打造出迎合这些国家或地区观众审美偏好的本土化版本。现今,主要电视节目模式输出国(英国、美国、荷兰、韩国等)的电视节目模式贸易早已经摆脱简单模仿与剽窃,进入完善立法保护、高度规范化的成熟阶段。

  二、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发展阶段与典型代表

  电视节目模式伴随着电视节目而生,其国际贸易发展至今走过了近七十载春秋,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到90年代后的爆发式增长阶段。

  (一)萌芽阶段(1950-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这一阶段模式贸易创新不断(连锁式授权制作模式节目),但大的时代背景依然是混沌未开的,混杂着剽窃和简单模仿。节目模式流动方向上主要是从美国流向欧洲、澳大利亚和拉美部分国家。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传播的电视节目模式是美国CBS电视网于1950年2月播出的《What’s my line?》,节目在美国大获成功,播出长达17年。

  (二)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晚期)

  经历了混沌的二十年,节目模式巨头成长起来,推动电视节目模式贸易走向初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节目模式主要来自美国的游戏节目模式。通过自主创新或收购节目模式,出现了诸如Fremantle、Grundy worldwide的全球性节目制作公司。1988的Hughie Green诉新西兰电视台案以Hughie Green败诉告终,这一诉讼案使得电视节目模式开发商开始思考如何使模式纳入版权保护的法律范围。除了寻求版权法保护,开发商也尝试运用商业保密法、商标法等进行保护,例如:越来越多开发商将节目模式的名字,宣传语等注册为商标。

  (三)爆发式增长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90年代以后,节目模式贸易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在需求端,随着数字发行技术的发展和电视市场的去管制化,新的电视频道不断涌现,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呈指数是增长。而模式节目能很好满足电视台建立品牌、降低风险、增加收入的需要,因此备受青睐。在供应端,全球性电视节目运营商Endmol和皮尔森电视(后来的Fremantle Media)、BBC环球等公司相继成立,一些全球性的超级电视节目模式出现。诸如MIPTV、MIPCOM这样的国际贸易平台建立起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品牌化的电视节目模式。各地的版本只被允许作很少的修改,大部分内容(音乐、灯光、开场字幕、主持风格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制作宝典执行,而节目开发商也保留了特许商品的开发权。在各个地方,模式改编和特许商品经营权被分别出售。除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超级模式节目还包括《老大哥》、《幸存者》。某段时期,一档成功的模式节目往往会引领这段时期的审美走向。

  三、中国参与电视节目模式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利用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业刚刚开启产业化改革。那时的利用,只是简单模仿抄袭。

  进入21世纪以后,央视、湖南卫视率先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并成功推出《幸运52》、《开心辞典等》,但凤毛麟角。2010年可谓我国引进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启蒙之年,东方卫视通过版权代理公司IPCN国际传媒引入英国的《Britain’s Got Talent》,推出《中国达人秀》取得骄人业绩。2011-2012年,模式节目更是呈井喷式发展,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被认为是“模式的胜利”。2013年,以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爸爸去哪人》为代表的大型亲子互动类节目备受关注,成为收视黑马。2014年的《最强大脑》,是德国《Super Brain》原创的一档大型科学类励志类真人秀电视节目。《两天一夜》是由东方卫视投资推出的明星旅行竞技真人秀综艺,节目原型为韩国KBS电视台出品的《Happy Sunday》。《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引进韩版《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由浙江卫视和韩版《Running Man》制作团队SBS联合制作,从第三季开始,无论是CSM50城市网收视率还是全国收视率都稳居第一。

  今年韩国引进版权依然大火,东方卫视播出的《花样姐姐》,湖南卫视的《真正男子汉》、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和《世界青年说》、央视《无限挑战》等综艺节目均来自韩国原版。

  四、对中国模式贸易现状的思考

  近年来电视节目热闹喧哗的背后,难掩一个尴尬的事实:这些火起来的节目,多是由海外引进,本土原创的少之又少。一度,国内电视台对于引进海外综艺节目模式趋之若鹜。从短期看,这种速成的引进模式的确让先吃螃蟹者大获其利;但长远来看,一窝蜂地从海外引进节目,也导致了国内综艺节目“虚火”、高度同质化,进而使原创节目发展失调、后继乏力。能在中国国内获得认可的原创节目模式少之又少,模式出口更无从谈及。

  正如湖南卫视总监张华立所说:“对于电视台,未来出现伟大原创的可能性非常低,除非咱们传统的电视台进行破坏性、颠覆性的制度改革。网络媒体在可预见的一到两年之内出现伟大原创的概率也比较低,除非把他们(互联网公司领导层)专注于技术的更新,专注于资本运营的心思分出来,给内容板块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环境安排。第三,社会公司在未来一两年出现伟大原创的概率也比较低,除非他们从现在流行的热衷于概念的、热衷于资本的急功近利的状态里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常珊.关于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引进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6).

  [2]戴元初.电视节目模式引进热潮背后的制度隐忧[J].视听界.2012(05).

  [3]王诤,王尘予.从《合唱团之战》到《梦想合唱团》:电视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演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9).

  [4]王琴.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版权交易现状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3).

  [5]叶维.比较中外电视模式制作贩卖情况,看中国电视模式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1(24).

  刘丹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