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济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08 16:16
【摘要】我国的中小企业同世界中小企业一样,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去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但是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在内,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其在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来源上很难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成为了政府、企业和研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经济发展 融资困难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内源融资不足,外援融资困难的现状,所以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融资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内源融资不足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在自身内部进行资金的融通,是企业一个总要的长期融资来源。内源融资包括企业的留存收益、折旧、固定资产变现、流动资金转移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源融资不足的现象,中小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积累”的机制尚未建立,企业往往存在重消费而轻积累的倾向。
(二)外源融资困难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利用外部供给的资金来满足自身融资需求,包括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和政策性融资,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为主。而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且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条件限制使得直接融资十分困难,而又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同样存在困难。
二、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一般融资渠道
(一)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技巧是: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二)票据融资
票据融资主要指的是票据贴现,也就是企业将未到期的汇票承兑权转让出去来得到短期的融资,票据融资这一融资渠道主要适用于那些具有较大的票据结算量的中小企业。票据融资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但是票据融资的缺陷是只能获得短期资金,应付中小企业一时的资金缺口,无法真正满足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寻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途径。
(三)应收账款融资
应收账款融资指的是企业可以用其所拥有的应收账款作担保品来融资的一种方法,应收账款融资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应收账款抵质押借款;二是应收账款转售。但是同票据融资一样,应收账款融资同样具有短期失效性的缺陷,只能应对企业的短期资金缺口,而无法得到长期的发展资金。
(四)企业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指的是对于有承租意愿的承租人,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择的租赁物,向承租人提供的供货人购买该租赁物,然后拟定合同以一定的租金一定的期限将其租给承租人使用,合同到期后一般承租人会以租赁物的残值购买租赁物,而租赁物的维修保养都是有承租人承担,出租人只是提供金融服务。
三、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
(一)外资银行
我国的外资银行指的是由外国投资者独资在我国境内创办的银行。我国的外资银行主要有: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等。而外资银行可以由一个国家的银行单独创办的,还可以由几个国家的银行共同投资创办。外资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可以达到互利和双赢的目的,因为外资银行主要作用是为其设立国的企业和公司提供贷款,从而支持企业和公司的扩张。而外资银行又具有其独特性,其不同与内地银行贷款条件和条款的苛刻和霸道,外资银行以尽量满足客户需求为主,为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二)产业集群下的信用融资
产业集群指的是既定的某一特定区域之中集中性的,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的,具有竞争以及合作关系的由企业,服务供应商,专业化的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中由政府或协会进行组织集群内成立行业信用协会、资产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这些机构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现实状况,根据中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给予中小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承兑,以增加商业承兑汇票的流通性和融资功能。
(三)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与发行集合债券齐头并进
1.多层次资本市场。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创业板是在服务对象、上市标准、交易制度等方面不同于交易所主板市场的资本市场。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正式推出,是国内证交所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的补充。从目前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来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是唯一的全国性市场,也将是未来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核心和主体。
2.发行集合债券。所谓集合发债,即捆绑发债。将中小企业打包捆绑、集合发债的方式,不仅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也打破了以往只有大企业才能发债的惯例,开创了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模式。但是应当看到,虽然这种捆绑发债的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从发行前的证券设计、担保,发行中的承销,到发行后的风险控制,各个环节都存在具体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集合债券才可能更大力度地推广。
3.民间信用。民间信用指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紧急支付和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创业发展主要依靠社会资本,近年来对民间融资的需求日益旺盛,并形成了一套特殊的信用规则和信用链。同时应当看到,规范民间融资,使其接近行业标准、法律标准和公共标准,是一项艰巨工作。
4.股权融资创新。(1)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有利于金融企业充实资本金,为海外上市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2)优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这主要指中国概念的互联网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上市。(3)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所谓“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36-62.
[2]谢慰琦.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徐晓音.中小企业成长性与融资方式选择的关系—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10(3):32-36.
[4]李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新型信贷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1,(11).
[5]李扬.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经验与借鉴[J].经济导刊,2011,(3).
郑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