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疗机构事业会计制度改革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医疗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08 16:37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的重视医疗保障问题。医疗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医疗机构中会计、财务报表审计等新的会计制度试点的运行对医院会计的核算及其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中国新型事业单位标准体系的建立,我国的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下面以医疗机构中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为话题对新型会计制度的好处进行阐述。
【关键词】医疗机构 会计制度 医疗改革
一、医疗机构中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非凡
(一)促进新医疗体制的建设
在新的会计制度明确以前,中国的公立医院一直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体制缺陷,那就是“以药养医”。但是当今我国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把公立医院看作公益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严格明确我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运行制度,用“以药补医”代替“以药养医”,从而表明医院首先要从会计制度的改革开始入手。想要减少病人的医疗负担,就必须要知制定一个合理的医疗价格,加强我国医疗机构对财务监管的力度,保证公立医疗机构真正具有公益性。所以相关政府机构要继续的加大投入公共卫生事业,公立医疗机构也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疗改革,废除原有的医疗会计制度,实行新型的《医疗会计制度》及其有关配套的法律法规。此外,有关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财务会计的管理工作,强化医疗机构体系的财务监督,切实落实我国的理疗改革制度。
(二)有力的促进了财政及其财务制度的完善
新型会计制度的推出进一步的促进了财政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让我国的财务管理更加的精确化和科学化。中国初步形成的现代财务的预算管理机制还包括了部门的预算、政府采购以及国家集中的收付等这些方式,政府的工作也越来越精确化与科学化。这就强烈的要求我国还要进一步的完善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机制,合理的调整会计核算的内容及其方法,增强对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要重视注册会计师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增强中国医疗机构的监管强度和审计能力,尽力保障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透明化,保障了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有利于提升医院的业绩
进一步的完善财务管理工作能有效的提高公立医院的竞争力以及业绩。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公立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公立医院的业绩想要得到提高,那就必定要加强管理公立医院财会的核算,强有力的支持了公立医院所做的重大决策,提高了管理的水平。财务以及会计管理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医院重点整改的内容。新型的会计制度是对我国旧会计制度的补充与完善,提高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精准度,给我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会计制度在新型医疗机构中所具有的特点
新出台的《医疗会计制度》进一步的明确规范了公立医院中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这里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疗养院以及门诊等。与以前的会计制度对比之下,新型医院会计制度变化的地方有很多,其中非常全面的表现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所在,强化了医院成本的核算以及支出的管理。在试用的范围、医疗成本的核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以及医院的财务报表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其主要变化在于:
(一)调整医疗机构中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
根据医院类型的不同,新型的医疗会计制度也分部制定出了不一样的财务会计管理方式,使其使用的范围以及会计核算的管理规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以前的会计制度只是适用于区域内不同级别的相对独立的公立医疗机构,新型的会计制度比这更加完善的地方就在于它除了同样的适合区域性的公立医院之外,还适用于由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自己筹办的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但是这其中不包括城市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以及乡镇的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
(二)精细了收支分类,更加精确和具体了会计核算工作
新出台的会计改革制度合理的调整了医疗机构的支出,严格的依据支出的用途以及收入的来路划分,分别对医和药进行改革,这样做的目的是把降低药品加成的部分用于医院的补偿。改革规定要详细的核算药品全部的收支金额,再根据业务的需求,把收支分类中专门用于科研项目的支出单独列出来核算。这些具体的规定全部都表现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规范了用于科研项目的收支,这体现了整体的公平合理性。简单的科研项目、医疗以及教学项目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医疗机构,把旧制度中没有用于研究和教学的投入全部划归到收支管理中去,只是把这些资金看作是专用基金,长时间以来,就不利于反映真实的医疗机构整体收支状况。但是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就把用于科研与医疗项目的资金进行详细明确的归类,并且把用于教学以及科研项目的投入也全部纳入了收支管理的范围内。
(三)强化了会计核算的基础,使核算的方法更加简便实用
新出台的医疗会计制度大幅的提高了权责制的使用范围,国家财政部门把“医院会计实行权责制基础”编入了新规之中,并明确的表示了医院会计的四要素,其中包含资产及净资产和收入以及费用负债。自从会计核算权责制度实施以来,原来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收支实现制度就不再用于核算的准则。以前实行的会计制度中只是规定了一部分的岗位实行责权发生制,其法律的地位依旧属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可以全面用于权责发生制,其中旧制度没有明确的划分资本化的支出以及权益性的支出。在新出台的会计制度规定中取消了修购基金,只是对其固定资产实行计提折旧,更加清晰透明的展示医院内部资产的负债情况。旧制度中修购基金的计提标准不是依据其固定的资产价值,主要是把核算医院的收入和结余作为计提标准,因此实行这样的计提折旧方式就可能会出现大于医院的固定资产或者计提不足的情况。在加上固定的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就导致了账面显示的价值永远为初始计算的价值,给医院的资产增添了大量的水分。
参考文献
[1]蔡建良.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影响[J].2012(22).
[2]狄艳辉.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改革之我见[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
[3]胡灵芝.医疗机构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财经界.2010(04).
[4]刘源.浅谈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J].中国卫生资源.2010(01).
[5]李瑞君.医院会计制度的变革环境与措施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6).
郑伟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