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8:被蚕食的王座

  当时海外分析人士忍不住感慨,在中国,别克GL8“无处不在,就像曼哈顿的林肯城市一样。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里面坐的都是大人物。”

  十几年来,别克GL8因为率先将MPV的概念导入到中国,而成为这一市场不可撼动的领军者。但这一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在今年一大波七座SUV的奇袭带动这一细分市场的热度后,可能面临被挑战的危险。

  在漫长的生命周期里,GL8占据高端MPV市场50%的市场份额。但MPV的由来其实是国外针对家庭的多功能需求开发。在上海通用引入GL8后,一直将巨大的热情投入在公商务车江湖建立坚不可摧的地位,它确实做到了。在上海通用第二任总经理丁磊看来,GL8是源于MPV但远高于MPV。

  然而随着MPV的功能渐渐回归到家庭用车的价值,同时,有更多的能够满足多功能需求定位的七座车加入到这一市场的竞争后,早已被打上深深的公商务车烙印的GL8,其看似稳固的王者地位,是否正在被蚕食?

  GL8的故事

  1999年,上海通用推出国内第一款多功能MPV商务车--GL8。GL8当时的广告语是“有空间就有可能”,广告创意是,一辆GL8停在水边,一群小鹿依次跳进了开着门的GL8车内,以突出车型空间之大。但这样的定位并未帮助GL8在当时的MPV市场拓荒中一击即中。此时MPV在中国消费者心目当中几乎等同于大一点的面包车。

  当时以营销部经理孙晓东为首的上海通用营销团队及时调整了GL8的产品定位,以“陆上公务舱”为定位,宣传广告把GL8与飞机的公务舱进行类比和关联,将GL8塑造成了一款上档次、有身份的高档商务轿车形象。这一定位很快切中市场需求,使GL8当时一度占据大型MPV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GL8在国内的热销,不仅让底特律几近没落的别克品牌在中国焕发了第二春,同时也让上海通用其后出神入化的营销运作能力初露端倪。当时海外分析人士忍不住感慨,在中国,别克GL8“无处不在,就像曼哈顿的林肯城市一样。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里面坐的都是大人物。”

  回忆GL8当时的成功,孙晓东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GL8刚刚上市时,国内乘用车市场基本上就是一个轿车的市场。在消费者的传统观念中,对这种全新的MPV车型并不认同。上海通用汽车作为国内第一个啃这块“硬骨头”的企业,为GL8打造了一个“陆上公务舱”的新概念,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公商务用车的细分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孙晓东认为,这种创新的主导地位非常重要,如今即使哪个企业推出“陆上头等舱”,也再难以达到当年GL8独创的效果。

  在GL8之后,市场上企图挑战其江湖地位的车型多达三四十款,但在公商务MPV市场,GL8始终独孤求败。2002年奥德赛在广汽本田投产;同年江淮瑞风在安徽下线,拉开了江淮走乘用车市场的序幕;2010年,一汽马自达8在长春下线。随着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很好地结合了轿车及轻型商用车的MPV车型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但后来者多数没有与GL8正面对碰,将自己局限在公务用车上,而是将市场定位囊括在私人兼顾商务和休闲多人乘坐多功能的用车要求,当然也适合于公务用车。这个定位也使奥德赛和马自达8等在GL8不太关注的更大层面的私人用户群体,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直以来,MPV更多地被赋予了生产资料的属性,这也是GL8始终强调自身“贵族商务主义”定位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2010年,GL8将自己从“陆上公务舱”升级为“首席商务舱”,宣布进入豪华公商务MPV细分市场,这是GL8品牌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嬗变,同时也意味着GL8再一次为自己公商务的市场属性加盖了一层烙印。

  2014年年末,GL8车系市场累计销售突破60万辆,为其15年传奇历程中又竖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而去年全年,GL8销量超过8万辆,也是2014年销量前十中唯一的欧美品牌。咨询公司Auto TrendsInc.表示,别克GL8是在十多年前的车型架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研发成本早已付清,因此这款汽车“毫无疑问”是通用汽车在中国最赚钱的车型之一。

  腹背受敌

  2014年,整个MPV市场发生着激烈的裂变,商务需求逐渐萎缩,而家用消费需求开始成为增长主力,这对于一直主打公商务的GL8来说,绝非好消息。

  2014年,市场共计卖出了192万多辆各类MPV车型,占到整个乘用车市场总量的10.4%。但根据统计,2.0L以下排量的MPV车型占比已经高达88%以上,仅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五菱宏光和宝骏730两款车的销量就已经接近这一市场的半壁江山,前者月均销量6.25万辆,冠绝整个市场。而2.5L以上排量的MPV车型市场份额已经由2009年的8.8%萎缩到了去年的2%,这一区间正好以GL8为主。

  已经有人在论坛里拿上海通用去年上市的昂科威车型与GL8做比较,前者与GL8几乎有着高相似度的前脸和车身,让部分消费者在选择的天平上出现了左右摇摆。

  尽管GL8在上海通用整个产品谱系中一直扮演着无法取代的战略角色,但去年全年8万辆销量,仅为上海通用2014年176万的总销量贡献了4%的份额。而别克昂科威,上市仅2个多月以单一的2.0T四驱动力的5座车型就实现了月销过万。虽说“神车”名号有些言过其实,但相比GL8奋斗十几年换来的缓慢攀升,SUV这潭水实在太热了。

  进入2015年,GL8不仅面临自己兄弟车型的挤压,一大拨七座SUV的到来,也将成为其新的挑战。

  与2014年紧凑型SUV熙来攘往的情况有所不同,随着新汉兰达气势凶猛地换代而来,全新索兰托L刷着颜值娉婷而至,福特锐界在万众期待中“凶残”亮相,7座SUV的盛宴在今年拉开了序幕。根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将在中国上市的7座SUV将不低于7款车型。

  相比MPV车型,7座SUV的优势相当明显,既有MPV车型的实用性,又兼具SUV车型的通过性,除了更受到常备人口多的私人家庭青睐外,也开始在公商务车市场蚕食以往MPV车型的份额。正如某位车企高管所说,现代商务人士不得不在工作和休闲中频繁切换,对商务用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在身份认同感之外,商务人士更追求舒适性、个性化和更私人的驾驶体验。这种用车需求的转变,其实也让越来越多的新款MPV定位于家庭用车,开始追求轿车化,进一步向家用型功能需求方向倾斜。但作为家用,无论从价位或是油耗上看,GL8都毫无吸引力。

  世易时移,当年一个精准的定位现在看来,却已经成为发展道路上的掣肘。7座SUV车型的不断升温以及更多面向家庭用车的MPV出现,已经让GL8腹背受敌。作为上海通用一直以来的利润奶牛,GL8急需一场自我的变革,来守住这岌岌可危的MPV王座。

  文/洪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