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货 凯迪拉克CTS Coupe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硬货,凯迪拉克,设计,操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7-12 09:38
凯迪拉克CTS Coupe的设计师是幸福的,全车上下充满锐利线条的刀锋设计和毫不妥协的造型,是设计师们创意及想象的充分实现,不像其他车型,为了迎合市场或迁就客户需要而作出种种妥协。CTS Coupe的整体轮廓十分特殊,设计师巧妙利用一个称为Power Magic 2的法则来完成CTS Coupe的轮廓定型。参考CTS四门轿车的外形,将车身高度减2英寸(约5cm)、后悬减2英寸,后轮距增加2英寸、前挡风玻璃倾斜减2度后,CTS Coupe便定型了。车身比CTS更短更扁更宽,强烈的贴地飞翔感令CTS Coupe天生就是台操控利器。
记得当年CTS刚一推出,全车上下的经典钻石切割设计为车坛带来一股强烈的新意,这股充满折线的刀锋美学很快便俘虏了一部分车迷的心,加上《黑客帝国》电影的渲染,这款超前卫设计的车型看上去就像是下世纪的产物。而CTSCoupe将其传统延续的前提下更有惊人的突破,双折面车尾、突出的锋利尾灯等散发出拒人千里的冷漠。相信大部分朋友第一次见到真车都会脱口说出“喔!这车真酷”。
此外,设计师在车身细节处也花了大心思,拿车门把手举例,CTS Coupe上的门把手为隐藏式,平整光滑的车门上没有任何突起之物,无论从视觉或空气动力学来讲,“没有”了门把手当然更好。设计师为了达到如此效果,除参考多款超跑外,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关车门也是攻克的要点。结果,隐藏式按钮成为新车的开门方式,只需将手指伸入凹槽触动按钮即可,第一次使用的朋友还真需要旁人指点,科技前卫感在此可见一斑。
操控利刃
好久没有被一辆美系车的操控打动了,说实话我一直不太懂得享受美系车的操控特性,一味的大扭矩加上虚浮的方向质感,攻弯跑巷并不是这类大而重的车的舞台。不过,当我们将CTS Coupe驶向上海F1赛道后,一切固有的美式操控印象被彻底改观。
用上极宽的275后胎是我对CTS Coupe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关闭电子稳定系统下每每通过上赛场第4号手肘弯时,刻意的迟入弯、放肆的全油门催逼下,车尾竟然跟随车首安稳出弯。你想让它尾巴向外甩,哪怕一丁点它都极其不愿意。后轮距加宽以及275宽胎有效抑制住了这些不安分子,加上限滑差速器对左右驱动轮的精妙控制,出弯顺畅度提升不少。如换其他同级别车型,如此驾驶下早已甩得不知所措了。安稳的跑姿直接换取更高的过弯速度,为了逐步摸清其脾性,我们连续在上赛道上跑了十多圈,不停修改攻弯角度、微调给油时机、逐步延迟制动点等等,CTS Coupe统统照单全收,并一五一十照着你的指示还原。每跑完一圈驶回直道,我都抓紧时间歇口气,同时嘴里念叨“好家伙,宽容度这么高,再来! ”
噢,可别忘了,新车可是重达1.8吨的大家伙,不过,CTS Coupe在赛道上撒欢时还真没让驾驶者感觉到它的份量。
来到高速弯,明显的车身侧倾无法避免,但悬挂支撑力充足,将车身侧倾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我尝试在这个状态下继续加速,来自车尾的动力依旧不断送往,车底加粗的防倾杆抑制侧倾的恶化,操控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配合。这情况犹如一位善解人意的媳妇,虽撒娇但又能顾大局。
另外,车子的制动也值得我为它举双手称赞。记忆中,在赛道上试驾这类街车最考验的是制动,每个弯前的大力制动下,大部分量产街车不出两三圈,制动力必将严重热衰减,你想再跑,对不起,先将车子晾一边凉快。相反,CTSCoupe相当给力,连续十几圈的疾跑下制动力依旧充足。我俯身观察,两条导风管将车前方空气导入,分别往左右前制动卡钳送风,原使用在赛车上的技巧也被CTS设计师照搬过来,可见凯迪拉克对新车操控性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如将CTS Coupe和其对手如奥迪A5 Coupe、奔驰E350Coupe以及宝马3系Coupe放在一起拼操控,CTS Coupe的胜算将相当大。这一次,代表美系车的CTS Coupe在操控方面确实打了个翻身仗,以后还有谁说美系车的操控一般,我们建议别再打嘴仗了,直接拿同级对手实干一场得了。
让动力来得再猛些
3.6升V6 SIDI汽油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310hp,0-100km/h为6.5秒,这个性能数据在同级别中也是亮眼的,足够让车主日常在普通道路上“鞭策”了。不过,既然厂方将试驾放在赛车场,而车子本身的表现也超过了大家的预期,人总是贪婪的,依我看,以CTS Coupe车架的底子,承受400hp左右的动力输出也不成问题。
以上判断来自我们在大直道上的全力加速冲刺试驾,当车子超过100km/h以第三挡加速,发动机后半段的高转速区域则显得不够来劲了,1.8吨的车重加上只有3.6L排量让中高速的爆发力稍微欠缺了些,如动力系统增添增压辅助,相信这辆外形酷毙的跑车会更加理想。
细节显诚意
操控和动力说了一堆,我们来看看乘坐感如何。车身较CTS低矮的CTS Coupe,车厢内一定比四门轿车拘束,这几乎是Coupe的通病。CTS Coupe也不例外,想外形更酷些、操控更好些,注定要牺牲车厢空间,1.8米的大个子入座,头顶空间已没剩多少。此外,由繁多的各项功能按键包围驾驶者的设定来看,腿部两边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可能这就是驾驶Coupe要忍受的一方面吧。再来看后座,短途应付多两位朋友的入座还是可以的,后座还配置了出风口、电源接口以及前座电动调节,并且在前座椅背后方备有很大的开关供后排乘客扳动前椅背,上下车也算便捷。
虽然Coupe车型在车厢空间方面有限,但设计师通过削薄前座靠背、后座靠背可前倾等人性化设置,让车主的日常用车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特别当行李箱容不下大件物品时,后座靠背前倾将十分实用。另外,四个座椅的用料和设计均花了心思设定,不仅承托力充足,舒适度也有保障。但据在场的记者反映,身材较矮小的驾乘者会觉得座椅过于宽大,照着老美的身材而设并不符合东方人身材,看来设计师有必要推出当下全球都不能忽略的“中国版”。
和车门上的隐形开关相呼应的是,车厢门内把手上的圆形电控按钮代替了传统的开门把手,轻轻一按,车门应声而开,有股像在玩游戏飞船的感觉。
凯迪拉克CTS Coupe以惊人的外表,出众的操控性能吸引了大批玩家关注。56.8万的售价成为同级对手中超值的选择,和它排量相近的德系对手,其价格贵了10万元或更高,但动力却由310hp的CTS Coupe领先。在如此多优势前提下,凯迪拉克更需要大力的渗透推广,让客户能够充分试驾试乘,我们相信,CTS Coupe在德国三大品牌几乎垄断的豪华Coupe阵营内,能分得不少羹呢。
文/谭德凯 摄/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