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 Camaro的45年
- 来源:汽车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国梦,Camaro,45年,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7-12 10:57
追根溯源,Camaro的诞生与当时美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在那样一个躁动且急于展现自我的年代,它的出现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美国的特质”。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相似的文化背景,美国的汽车设计理念和欧洲非常相似,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把汽车当成一种移动的古典艺术品。美国的轿车在设计上追求艺术的美感,在制造上精益求精,凯迪拉克、别克、杜森博格和帕卡德都制造过一些和欧洲跑车风格相似的,设计典雅,用料考究且乘坐舒适的大马力轿车。
到了20世纪5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文化的发展影响到北美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汽车的要求与其父母大相径庭,他们需要车身外形线条简单流畅,张扬自己的个性。
通用需要自己的“Pony Car”
通用汽车公司很快就嗅到了这个气息,在1960年率先推出了雪佛兰Corvair紧凑型运动轿车,雪佛兰Corvair推出立刻得到了专业人士和汽车媒体的高度评价,它被北美最有影响的汽车杂志《MOTOR TREND》评为1960年的年度轿车。1962年,它的销售量达到了29.2万辆,还有了“平民保时捷”的称号。
1964年,福特推出了设计更先进的野马跑车,和福特野马相比,雪佛兰Corvair轿车采用的后置水平对置风冷发动机底盘结构显得过时了。一夜之间,福特野马几乎成了那些战后出生的北美年轻人唯一的选择。通用汽车公司很快领悟到,不论如何改进雪佛兰Corvair,它也不可能撼动当时福特野马的市场地位,通用需要自己的“Pony Car”!
到底是怎样的一款车?
1964年,通用公司制定了新的产品发展计划,按照新计划,通用公司要设计一款价格亲民且具有强劲动力的肌肉车。最初的产品研发代号为“豹”,接下来的一年里,反复修改“豹”的造型与设计。关于新车采用什么车名,也经过了一番周折,最后选择了一个与法语Comrade(意思是朋友、同伴)发音相近的名字——Camaro。
虽然通用汽车公司的保密工作做得很足,但是从1965年起,北美的汽车媒体记者就得知雪佛兰将推出一款可以与福特野马竞争的新产品,不过车型的具体细节只能靠猜测。1966年6月28日,通用汽车公司公布了他们将要生产的新产品,Camaro的名字也出现在其中,但它是什么车,通用汽车并没有公布。有记者当场问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提问,通用汽车公司雪佛兰产品经理的回答简单干脆:“他是一只专吃野马的猛兽。”谜底就此揭开。
第一代雪佛兰Camaro是以雪佛兰Nova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款平民跑车,采用通用汽车公司前置水冷发动机后轮驱动的F型底盘。它肌肉感十足的车身造型非常具有冲击力,外形比采用相同平台的Nova要粗犷得多。雪佛兰Camaro最大特点就是可选配置极其丰富,基本型的Camaro售价2466美元,外形漂亮,功能性强,有如此多的优点以至于那些年轻消费者无法拒绝它,第一年就销售出了22万辆,成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北美最受欢迎、个性鲜明的跑车之一。
复兴
从1967年的第一代到1993
年推出的第四代车型,虽然在技术上与时俱进,但是基本底盘一直都采用F平台和改进型的F平台,这四代车型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形成了一种基因的传承。这期间,虽然Camoro不是雪佛兰最受欢迎的汽车,也不是雪佛兰品牌中最强的跑车,但是它一直是通用汽车公司最重要的车型之一,更是北美最受欢迎的平民跑车之一。
进入21世纪,北美汽车发展刮起了一股复古之风,首先开始于克莱斯勒PT、福特雷鸟,这些汽车让人回忆起北美轿车的辉煌时代,但是漂亮的外观下是落伍的底盘技术,华而不实的产品自然无法应对来自德国和日本产品的竞争,最终这些车型落得了叫好不叫座的境地。而雪佛兰的当家跑车品牌Camoro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能否给喜爱它的车迷带来心动的感觉?
2006年的北美底特律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雪佛兰Camaro概念车,实际上这是第五代Camaro的一次预演。这辆概念车长长的车头、充满肌肉感的线条让人立刻回想起Camaro创世纪的第一代车型,既能表达传统美国肌肉车的那种力量感,又活力充沛引领时尚。韩国出生的造型设计师Sangyup Lee很好地把历史和现代衔接在了一起。在靓丽的外形下面是全新的设计,它采用了通用全新设计的Zeta平台,这是Camaro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后第一次采用全新的底盘,预示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文/叶宏(汽车文化学者)
Camaro
翻开英语字典,找不到“Camaro”这个名词的解释,只有这样一个注释:卡马罗牌小轿车。那么“Camaro”到底是啥意思呢?
1966年,通用要推出一款平民化的跑车,对手是福特的“Mustang”野马,最开始的命名是“Panther”——豹!但是在最终发布的时候,通用却给出了一个从未听闻的英语单词“Camaro”,通用高层对这个词的解释是:“AsmallbutviciousanimalthateatsMustangs.”——一种小但是凶猛的动物,主要以野马等动物为食。
Pony car和 Muscle car
Pony car是美国车特有的一种级别称呼,福特野马是这种车型的第一种代表,用以形容那些价格并不昂贵,体型相对紧凑,造型很有时代感和动感的跑车。
Muscle car则是另一种美国独有的车型,这种车型都拥有强悍的性能。有一种解释为:“凡是美国生产的、双门轿跑车、拥有强劲动力、专为高性能驾驶而生产的车型。”
举个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区别:Camaro是Ponycar,而高性能版本Camaro SS就是Muscle car;道奇的Challenger是Pony car,而Charger RT则是Muscle car。
Camaro族谱
第一代Camaro
1966年 — 1970年
“肌肉型男”横空出世
1966年9月26日,以雪佛兰Nova为蓝本的第一代Camaro正式发布。问世伊始的第一代Camaro拥有修长的外形与粗犷的线条,使它获得“肌肉型男”的美誉。事实上,此种设计风格高度迎合了当时的“山姆审美观”,其上市的头三年内699000台的惊人销量便是最好的佐证。机械结构方面,第一代Camaro采用了单片式车身,以一个单独的钢管副车架支撑所有车前部构件,而双摆臂独立前悬与后板簧悬挂在那个年代属于常见配置。发动机提供直6与V8两种选择,输出功率从140hp至295hp不等。跨度很广的动力区间也使得第一代Camaro拥有了多重“角色”:或是夕阳余晖下情侣依靠的座驾,或是赛车场上拉风的前引车。
第二代Camaro
1970年 — 1981年
“型男”不再激进
作为“肌肉型男”的后继者,第二代Camaro于1970年2月份上市,并在此后的12年间持续量产,成为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影响力最大的车型。与“前辈”相比,车身尺寸更大,前脸经过重新设计,经典的溜背造型首次出现。但机械结构方面未有显著变化,只是对前悬挂的摆臂进行了改进。与第一代Camaro“激进”的动力配置相比,由于严格限制排放规定的出台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第二代Camaro量产版的马力有所减小,但105hp至250hp的动力区间还远不至于“单薄”,但对于有钱的玩家而言,SS(Super Sport)版本350hp无疑更具诱惑。
第三代Camaro
1981年 — 1993年
“温柔”的转身
步入20世纪80年代,Camaro第三代“传人”诞生。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三代Camaro与我们的距离显得不再那么“遥远”,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五速自动变速箱、燃料电子喷射系统等熟悉的字眼出现在了标准配置中。第三代Camaro的外观设计也自然更具现代感,采用了方形前灯与“沉头”造型,但经典的“溜背”得到了保留。虽然“新人”的外表更加光鲜,但在“肌肉”的底气上显然不如“前辈”,4缸发动机首次出现在Camaro的配置中,量产版仍保留V8配置,但165hp的峰值马力在面对“前辈”时无疑要“自惭形秽”,以往动辄300hp的Camaro,如今只能在Indianapolis500赛事上再睹芳容了。
第四代Camaro
1993年 — 2008年
迷失的一代
仅从外观上看,第四代Camaro似乎完全没有了“家族”的印记,玻璃质感的“溜背”与敞篷版的回归成为了其为数不多的“Camaro印记”。对于念旧的肌肉车粉丝而言,风格迷失的第四代Camaro显然不是好作品。但幸运的是,外观或许没有了传统的“肌肉”色彩,但在动力方面第四代Camaro堪称“返璞归真”,160hp的3.4L通用V6发动机或许并不夺目,但来自Corvette的5.7升LT1 V8发动机,275hp让我们重新见到了“肌肉”内涵。在科技配置方面,第四代Camaro增加了V6电子节流控制系统、防滑差速器等配置。
第五代Camaro
2008年—
“大黄蜂”的完美回归
2006年1月9日,在北美国际车展上,通用发布了第五代Camaro的概念车,其糅合了复古“山姆风”设计和现代元素的众多特点,整体车身棱角异常分明,俨然一副“肌肉车”的派头,获得了粉丝们的一致追捧。而《变形金刚》中大黄蜂的角色将五代Camaro概念车的热度随银幕推向了最高潮,量产呼声不绝于耳。2008年,通用发布了量产版第五代Camaro,外观与先前亮相的概念车并无二致,3.6LV6发动机能够爆发出峰值292hp马力,在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的配合下,油耗也不像其“前辈”高得离谱。2011年上海车展后,第五代Camaro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大黄蜂”不再只是银幕中的梦想。是否还记得电影中“大黄蜂”从第三代Camaro瞬间变成第五代Camaro的场景?没错,历经近50年五代的发展,“大黄蜂”完美回归。
文/黄竟帆
极致的年代
时代成就了Camaro
到底是谁造就了Camaro?设计师、工程师,还是通用汽车?都不是。其实,真正的缔造者是一个无形者——时代。是那个特殊的“轰轰烈烈”的美国上世纪60年代,造就了特别的Camaro。
之所以说60年代特别,理由很简单:彼时全世界都风起云涌,非常不平静。2001年,德里达说,60年代发生的事情动摇了世界的根基——这可以算作一句盖棺论定的话。
美国的革命传统源远流长。20世纪20年代,他们有波西米亚;50年代,他们有“垮掉的一代”;60年代,他们有“嬉皮士”。所谓反文化,就是把自身跟较为大宗的社会群体区分开来,追求一种跟主流文化相异甚至相悖的价值,这是美国人乐此不疲的事情。不过,60年代,许许多多带有浓烈反文化色彩的事情波澜壮阔,因此就要用60年代来命名这个特殊的年代了。
60年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奉自己的旨”站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汇聚在一起,导致了美国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文化运动幅员广阔、内容繁复,后来的历史学家要描述它,也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一些涵盖面宽广的词语。它们包括:性解放、迷幻药、摇滚乐、学潮、反战示威、扎染衬衣、长发、《休伦港宣言》、艾伦·金斯堡、环境保护、政教分离、多元化、女权、平等主义、质疑权威、反对武力解决国际冲突等等。这个造反运动并没有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方向,它甚至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凡是前一辈人赞同的都是这一辈要突破的,也可以说造反是唯一的方向。这个运动质疑爱国主义,质疑核心家庭观念,质疑包括父亲、教师、教士和国家在内的权威。他们吸食迷幻药、性放纵等等,也不是因为消沉,而是为了探索人性新的可能性疆域,他们要在父辈担惊受怕的地方建立新的生活方式的根据地。他们把天真、幼稚、笨拙、荒诞和疯狂跟富于自由意味的理想主义进行了奇特的融合。
如果一定要用概念来归纳美国的60年代,你可以说它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顶峰,它成就大同和平等的梦想,它缔造了更加随性的、新型的生活方式。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概念来形容这个年代,我愿意使用“极致”。极致的意思是指:向无限多极或者说无限多的方向进逼,在每一极或者每一个方面都做得彻底……它因此调动了想像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但它并不在乎这些能力是不是一开始或者始终都呈现为一种正面的姿态。情绪的发散和能量的宣泄总是更加充分地导致了自我的确立和个性的张扬,因此,60年代成为美国创造力的一个源头。
文/王绍培
……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相似的文化背景,美国的汽车设计理念和欧洲非常相似,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把汽车当成一种移动的古典艺术品。美国的轿车在设计上追求艺术的美感,在制造上精益求精,凯迪拉克、别克、杜森博格和帕卡德都制造过一些和欧洲跑车风格相似的,设计典雅,用料考究且乘坐舒适的大马力轿车。
到了20世纪5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文化的发展影响到北美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汽车的要求与其父母大相径庭,他们需要车身外形线条简单流畅,张扬自己的个性。
通用需要自己的“Pony Car”
通用汽车公司很快就嗅到了这个气息,在1960年率先推出了雪佛兰Corvair紧凑型运动轿车,雪佛兰Corvair推出立刻得到了专业人士和汽车媒体的高度评价,它被北美最有影响的汽车杂志《MOTOR TREND》评为1960年的年度轿车。1962年,它的销售量达到了29.2万辆,还有了“平民保时捷”的称号。
1964年,福特推出了设计更先进的野马跑车,和福特野马相比,雪佛兰Corvair轿车采用的后置水平对置风冷发动机底盘结构显得过时了。一夜之间,福特野马几乎成了那些战后出生的北美年轻人唯一的选择。通用汽车公司很快领悟到,不论如何改进雪佛兰Corvair,它也不可能撼动当时福特野马的市场地位,通用需要自己的“Pony Car”!
到底是怎样的一款车?
1964年,通用公司制定了新的产品发展计划,按照新计划,通用公司要设计一款价格亲民且具有强劲动力的肌肉车。最初的产品研发代号为“豹”,接下来的一年里,反复修改“豹”的造型与设计。关于新车采用什么车名,也经过了一番周折,最后选择了一个与法语Comrade(意思是朋友、同伴)发音相近的名字——Camaro。
虽然通用汽车公司的保密工作做得很足,但是从1965年起,北美的汽车媒体记者就得知雪佛兰将推出一款可以与福特野马竞争的新产品,不过车型的具体细节只能靠猜测。1966年6月28日,通用汽车公司公布了他们将要生产的新产品,Camaro的名字也出现在其中,但它是什么车,通用汽车并没有公布。有记者当场问新闻发言人,面对记者提问,通用汽车公司雪佛兰产品经理的回答简单干脆:“他是一只专吃野马的猛兽。”谜底就此揭开。
第一代雪佛兰Camaro是以雪佛兰Nova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款平民跑车,采用通用汽车公司前置水冷发动机后轮驱动的F型底盘。它肌肉感十足的车身造型非常具有冲击力,外形比采用相同平台的Nova要粗犷得多。雪佛兰Camaro最大特点就是可选配置极其丰富,基本型的Camaro售价2466美元,外形漂亮,功能性强,有如此多的优点以至于那些年轻消费者无法拒绝它,第一年就销售出了22万辆,成为20世纪60年代后期北美最受欢迎、个性鲜明的跑车之一。
复兴
从1967年的第一代到1993
年推出的第四代车型,虽然在技术上与时俱进,但是基本底盘一直都采用F平台和改进型的F平台,这四代车型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形成了一种基因的传承。这期间,虽然Camoro不是雪佛兰最受欢迎的汽车,也不是雪佛兰品牌中最强的跑车,但是它一直是通用汽车公司最重要的车型之一,更是北美最受欢迎的平民跑车之一。
进入21世纪,北美汽车发展刮起了一股复古之风,首先开始于克莱斯勒PT、福特雷鸟,这些汽车让人回忆起北美轿车的辉煌时代,但是漂亮的外观下是落伍的底盘技术,华而不实的产品自然无法应对来自德国和日本产品的竞争,最终这些车型落得了叫好不叫座的境地。而雪佛兰的当家跑车品牌Camoro也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它将向什么方向发展?能否给喜爱它的车迷带来心动的感觉?
2006年的北美底特律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雪佛兰Camaro概念车,实际上这是第五代Camaro的一次预演。这辆概念车长长的车头、充满肌肉感的线条让人立刻回想起Camaro创世纪的第一代车型,既能表达传统美国肌肉车的那种力量感,又活力充沛引领时尚。韩国出生的造型设计师Sangyup Lee很好地把历史和现代衔接在了一起。在靓丽的外形下面是全新的设计,它采用了通用全新设计的Zeta平台,这是Camaro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后第一次采用全新的底盘,预示了一个全新的开始……
文/叶宏(汽车文化学者)
Camaro
翻开英语字典,找不到“Camaro”这个名词的解释,只有这样一个注释:卡马罗牌小轿车。那么“Camaro”到底是啥意思呢?
1966年,通用要推出一款平民化的跑车,对手是福特的“Mustang”野马,最开始的命名是“Panther”——豹!但是在最终发布的时候,通用却给出了一个从未听闻的英语单词“Camaro”,通用高层对这个词的解释是:“AsmallbutviciousanimalthateatsMustangs.”——一种小但是凶猛的动物,主要以野马等动物为食。
Pony car和 Muscle car
Pony car是美国车特有的一种级别称呼,福特野马是这种车型的第一种代表,用以形容那些价格并不昂贵,体型相对紧凑,造型很有时代感和动感的跑车。
Muscle car则是另一种美国独有的车型,这种车型都拥有强悍的性能。有一种解释为:“凡是美国生产的、双门轿跑车、拥有强劲动力、专为高性能驾驶而生产的车型。”
举个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区别:Camaro是Ponycar,而高性能版本Camaro SS就是Muscle car;道奇的Challenger是Pony car,而Charger RT则是Muscle car。
Camaro族谱
第一代Camaro
1966年 — 1970年
“肌肉型男”横空出世
1966年9月26日,以雪佛兰Nova为蓝本的第一代Camaro正式发布。问世伊始的第一代Camaro拥有修长的外形与粗犷的线条,使它获得“肌肉型男”的美誉。事实上,此种设计风格高度迎合了当时的“山姆审美观”,其上市的头三年内699000台的惊人销量便是最好的佐证。机械结构方面,第一代Camaro采用了单片式车身,以一个单独的钢管副车架支撑所有车前部构件,而双摆臂独立前悬与后板簧悬挂在那个年代属于常见配置。发动机提供直6与V8两种选择,输出功率从140hp至295hp不等。跨度很广的动力区间也使得第一代Camaro拥有了多重“角色”:或是夕阳余晖下情侣依靠的座驾,或是赛车场上拉风的前引车。
第二代Camaro
1970年 — 1981年
“型男”不再激进
作为“肌肉型男”的后继者,第二代Camaro于1970年2月份上市,并在此后的12年间持续量产,成为了美国20世纪70年代影响力最大的车型。与“前辈”相比,车身尺寸更大,前脸经过重新设计,经典的溜背造型首次出现。但机械结构方面未有显著变化,只是对前悬挂的摆臂进行了改进。与第一代Camaro“激进”的动力配置相比,由于严格限制排放规定的出台和能源危机的出现,第二代Camaro量产版的马力有所减小,但105hp至250hp的动力区间还远不至于“单薄”,但对于有钱的玩家而言,SS(Super Sport)版本350hp无疑更具诱惑。
第三代Camaro
1981年 — 1993年
“温柔”的转身
步入20世纪80年代,Camaro第三代“传人”诞生。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三代Camaro与我们的距离显得不再那么“遥远”,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五速自动变速箱、燃料电子喷射系统等熟悉的字眼出现在了标准配置中。第三代Camaro的外观设计也自然更具现代感,采用了方形前灯与“沉头”造型,但经典的“溜背”得到了保留。虽然“新人”的外表更加光鲜,但在“肌肉”的底气上显然不如“前辈”,4缸发动机首次出现在Camaro的配置中,量产版仍保留V8配置,但165hp的峰值马力在面对“前辈”时无疑要“自惭形秽”,以往动辄300hp的Camaro,如今只能在Indianapolis500赛事上再睹芳容了。
第四代Camaro
1993年 — 2008年
迷失的一代
仅从外观上看,第四代Camaro似乎完全没有了“家族”的印记,玻璃质感的“溜背”与敞篷版的回归成为了其为数不多的“Camaro印记”。对于念旧的肌肉车粉丝而言,风格迷失的第四代Camaro显然不是好作品。但幸运的是,外观或许没有了传统的“肌肉”色彩,但在动力方面第四代Camaro堪称“返璞归真”,160hp的3.4L通用V6发动机或许并不夺目,但来自Corvette的5.7升LT1 V8发动机,275hp让我们重新见到了“肌肉”内涵。在科技配置方面,第四代Camaro增加了V6电子节流控制系统、防滑差速器等配置。
第五代Camaro
2008年—
“大黄蜂”的完美回归
2006年1月9日,在北美国际车展上,通用发布了第五代Camaro的概念车,其糅合了复古“山姆风”设计和现代元素的众多特点,整体车身棱角异常分明,俨然一副“肌肉车”的派头,获得了粉丝们的一致追捧。而《变形金刚》中大黄蜂的角色将五代Camaro概念车的热度随银幕推向了最高潮,量产呼声不绝于耳。2008年,通用发布了量产版第五代Camaro,外观与先前亮相的概念车并无二致,3.6LV6发动机能够爆发出峰值292hp马力,在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的配合下,油耗也不像其“前辈”高得离谱。2011年上海车展后,第五代Camaro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大黄蜂”不再只是银幕中的梦想。是否还记得电影中“大黄蜂”从第三代Camaro瞬间变成第五代Camaro的场景?没错,历经近50年五代的发展,“大黄蜂”完美回归。
文/黄竟帆
极致的年代
时代成就了Camaro
到底是谁造就了Camaro?设计师、工程师,还是通用汽车?都不是。其实,真正的缔造者是一个无形者——时代。是那个特殊的“轰轰烈烈”的美国上世纪60年代,造就了特别的Camaro。
之所以说60年代特别,理由很简单:彼时全世界都风起云涌,非常不平静。2001年,德里达说,60年代发生的事情动摇了世界的根基——这可以算作一句盖棺论定的话。
美国的革命传统源远流长。20世纪20年代,他们有波西米亚;50年代,他们有“垮掉的一代”;60年代,他们有“嬉皮士”。所谓反文化,就是把自身跟较为大宗的社会群体区分开来,追求一种跟主流文化相异甚至相悖的价值,这是美国人乐此不疲的事情。不过,60年代,许许多多带有浓烈反文化色彩的事情波澜壮阔,因此就要用60年代来命名这个特殊的年代了。
60年代,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奉自己的旨”站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汇聚在一起,导致了美国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文化运动幅员广阔、内容繁复,后来的历史学家要描述它,也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一些涵盖面宽广的词语。它们包括:性解放、迷幻药、摇滚乐、学潮、反战示威、扎染衬衣、长发、《休伦港宣言》、艾伦·金斯堡、环境保护、政教分离、多元化、女权、平等主义、质疑权威、反对武力解决国际冲突等等。这个造反运动并没有也不需要一个固定的方向,它甚至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凡是前一辈人赞同的都是这一辈要突破的,也可以说造反是唯一的方向。这个运动质疑爱国主义,质疑核心家庭观念,质疑包括父亲、教师、教士和国家在内的权威。他们吸食迷幻药、性放纵等等,也不是因为消沉,而是为了探索人性新的可能性疆域,他们要在父辈担惊受怕的地方建立新的生活方式的根据地。他们把天真、幼稚、笨拙、荒诞和疯狂跟富于自由意味的理想主义进行了奇特的融合。
如果一定要用概念来归纳美国的60年代,你可以说它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顶峰,它成就大同和平等的梦想,它缔造了更加随性的、新型的生活方式。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概念来形容这个年代,我愿意使用“极致”。极致的意思是指:向无限多极或者说无限多的方向进逼,在每一极或者每一个方面都做得彻底……它因此调动了想像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但它并不在乎这些能力是不是一开始或者始终都呈现为一种正面的姿态。情绪的发散和能量的宣泄总是更加充分地导致了自我的确立和个性的张扬,因此,60年代成为美国创造力的一个源头。
文/王绍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