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欧阳若曦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三十而立,欧阳若曦,赛车,捷成车队
  • 发布时间:2011-07-12 12:43
  三十岁跟二十岁的差别在于,你更了解自己、更能直面自己……

  再过几个月,欧阳若曦在香港就住满七年了,按照香港有关法律,他可以申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这个时间点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七年前,为了赛车,他从加拿大搬回香港,代表捷成车队参加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开始在亚洲赛车界崭露头角……

  那个决定同时也意味着,他告别了方程式赛车,专心在房车赛领域发展。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欧阳若曦说:“那不能算一个选择,而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我没有别的选项。”的确,方程式赛车找赞助要难得多,那时他也没有这方面的赞助支持。你也许会认为他务实,因为他没有执着于成为一个F1车手——虽然这是每个车手的终极梦想,他只是为自己做了一个当时能做的最好决定。

  压力是进步之源

  距离上次在香港专访欧阳若曦,过去了两年,他这两年的关键词是“忙碌”。日程最紧的月份,他每个周末都在比赛,比如去年11月,日本WTCC、珠海勒芒洲际杯、上海DTM、澳门WTCC,四个周末连轴转,开了三种车……

  忙碌就意味着充实,充实往往会有所得。两年前,他还只是专注于保时捷赛车,即使那时他已经参加全年的FIAGT。2010年,他驾驶雪佛兰赛车参加全年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驾驶奥迪R8LMS参加了两场耐力赛,还开了一次奥迪DTM赛车。

  驾驶不同的赛车,迎接不同的挑战,这能让他始终保持敏锐,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从亚洲去欧洲比赛,从地区赛事到世界赛事,舞台不同,演员的实力不同,竞争关系也不同,“各个国家最棒的车手一起比赛,竞争很激烈。”要在这样的竞争环境里有所斩获,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此外,每个车手都心存危机感,“如果他们说没有压力,那一定是在撒谎。”20岁的时候,危机感来拜访的几率很低,随着年纪渐长,危机感会越来越强,“你免不了要考虑自己在汽车运动中的前景,即使你比从前更有经验、即使你是舒马赫,你仍然会问,明年还会有活儿干吗?”

  “但从另一面来看,我需要这种压力,它是我保持竞争力的动力。”

  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谈起进军WTCC的决定,欧阳若曦说,是为了迎接新的挑战。“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之前我在亚洲比赛,现在我参加世界锦标赛。”

  回过头看,每一步都很重要,卡丁车为他打下了投身赛车运动的基础,而亚洲保时捷卡雷拉杯(PCCA)是他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他作为职业车手的起点,也是他走向世界的开始。“假如我没有参加过PCCA,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捷成车队给我一个很棒的机遇,栽培我,除了在亚洲比赛,还带我去欧洲比赛。这是非常关键的……”

  2011年,除了征战全年WTCC,他还会参加全年的PCCA,向他的第三座PCCA年度冠军奖杯发起冲击。而有了2010WTCC完整赛季的经验,他对今年的比赛前景更有信心。全新的科鲁兹1.6T赛车,加上上一年的积累,对于冲击独立组车手年度冠军,他充满期待,此外,他还希望能够进入全场前三,尝尝打败厂队车手的滋味。

  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厂队车手的一员,那算是个中期目标吧,而当下的目标,是要在WTCC中获胜。关于长期目标,他说,这比较难说,从小到大一直在变,不变的是“要成为世界汽车运动中的顶尖高手。”为此,他跟每一个合作过的汽车厂商都保持良好的关系,时刻准备着。

  是车手也是经理人

  欧阳若曦最近当选“第五届中国赛车年度金榜”之“最具商业价值车手”,获奖理由这样写道,“欧阳若曦的职业发展方式,吻合国际车手通行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并为中国职业车手提供了一个生动亲近的参照范本。”

  你以为他的身后有一支专业的体育经理人团队吗?不,虽然有很多人支持他,但最终一切还是会回归自身,要靠他自己,他是自己的经理人。没有比赛的日子,他也没法闲着,他忙着策划开展各种活动,也许是新闻发布会,也许是社会活动。

  比如,去年最忙碌的九、十月份,他忙里偷闲策划安排了一场慈善派对,派对在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期间举行,他亲自邀请嘉宾出席,募得的111000元港币悉数捐给香港“愿望成真”基金。

  对于中国的汽车运动,他有种使命感。虽然他从来没说过任何豪言壮语,他只是做好本分:比如他要取得更好的成绩,那样就会有更多人关注中国汽车运动;比如他会积极参与推动各种和汽车运动有关的活动,因为他认为这有利于汽车运动;比如他每次接受我采访时都会强调卡丁车,希望通过他的切身经历能让车手们意识到基础赛事的重要。

  每一个汽车运动的参与者都有不同的诉求,他能够理解这点,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生存,但他同时希望,参与者可以看远一些,不仅仅着眼于赚快钱,也要着眼于如何提升普通民众的兴趣,只有民众的兴趣增加了,参与人数多了,才能吸引赞助商。到那时,商业回报便水到渠成。

  关于汽车运动,我让他用一个词和三个词来回答,他的答案是competition(竞争), on the limit(在极限边缘)。

  人生短暂,我们一生中所作的决定都是在用时间作参照,但求不浪费时间,不蹉跎光阴,不虚执人生……

  文/吴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