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我开两天电动车 我和MINI E的两天一夜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电动车,宝马,MINI E,环保
  • 发布时间:2011-07-12 09:45
  就像喜欢玩具一样喜欢MINI——有型、有力、好玩。不过这台MINI E连排气管的咆哮都没有,你觉得我还会喜欢它吗?

  最近被各种各样的电动车闹得倒了胃口——我理解的车都是有血有肉、有脾气有性格的,即使是最温顺的丰田凯美瑞,起码也会低沉地吼一下,但试过的电动车清一色都是哑巴!工程师们给一台普通车动手术,一把就掏掉车子的心、肝、肺,连肠子都拖出来丢了,然后给这具没有发动机的空架子填上电池、控制系统和电动机。这种造车的方法很像小时候吃的“糯米鸡”,把鸡肚子清空,灌上糯米、莲子、红枣,缝线蒸熟……

  没错,MINI E也是这样制造出来的,所以,此前我对它一点奢望都没有—— 大概就那么回事。低碳环保的代价就是放弃很多乐趣,把自己憋成一个禁欲的教徒,每天对着绿叶祈祷环保。

  在经历了2000km的飞行后,我辗转到了北京。按照波音737-800客机单人百公里耗油3L的理想值来计算,我这段行程将至少消耗120L航空煤油,这还不算机场交通消耗的十升汽油,还有在飞机上瞎等三小时,APU为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消耗的燃油……

  总之这一趟我平白无故地消耗了很多油,为了平衡这一“罪恶之旅”,我打算多叫几个朋友一起分享我即将在北京的“无油之旅”。在宝马总部,接到钥匙的我“泪奔”了——原来MINI E是台双座车,我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不是所有的MINI都是四个座位的。

  我只能转身对路上的朋友说:有点变化,你们自己散去吧……

  我的“无油之旅”

  然后我开始了孤独的“无油之旅”。扭头将摄影包放在后排时,我看到那个硕大的电池鼓包,由于这是一台试验车,MINI没有过分要求车内空间,遂将电池塞进了后排座椅,一台MINI变成了双座车——当然,这很浪漫,尤其适合拍拖。

  我把充电插座拔出,然后上路。工作人员告诉我,车子和普通汽车没什么两样,开起来的感觉差不多,你尽管开就是了。果然,MINI甚至保留了换挡杆,和普通的MINI几乎一样的换挡杆,除了没有手动加减挡。

  当我一脚油门(不好意思,我应该叫它电门)踩下去的时候,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响胎了!是的,响胎了,前轮在地上刨了一下才获得抓地力,然后蹭地带我跑起来了。这家伙的扭矩为220Nm,而且不像MINI Cooper那样分级释放,只要给油(我又错了,是给电)它就尽数释放最大扭矩,8.5秒就能把1吨半的车子拖到100km/h。尽管可以感觉到车身很重,但不能用经验来判断它的动力,强大的扭矩能够化解体重上的劣势,这种加速快感是汽油车没有的。我不用担心掉转速,跟趾换挡,这种东西都还给教练去吧,反正只要右脚踩下电门它就能向前蹿,不论起步还是100km/h,只要我给电,它就拼命跑,甚至在接近100km/h车速时,它都能给到推背感……

  抢“红绿灯杆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当别人还在身后慢吞吞起步时候,MINI已经追上了前一波车。除了动力,MINI E的驾驶乐趣和普通MINI不相上下,保留了DSC动态稳定性系统,方向盘等设定也与普通版别无二致。在车流里穿梭,只有更大的车身侧向惯性提醒我它有一点变化,但MINI一直坚持的驾驶乐趣都被留了下来。

  全球只有600辆的MINI E

  在“首堵”街头用这种方式开车多少带有一点点挑衅意味,有人眼尖,问我:这是电动版MINI吧?我在网上看过的……

  全球仅有600台MINI E试验车,除了纽约、加州和新泽西等地,中国只有50台上路,目前只有25台在北京和深圳两座基础建设相对完善的城市可以见到。

  低调行事,把车开进胡同吧。

  胡同里开MINI的好处是“好钻”,再小的地方也能挤过去,和北京三轮狭路相逢,只需摆一摆车身就能让过去;不过坏处也随之而来——这家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经常是车子开到行人跟前,才突然吓人一跳。

  在胡同里坐着享受下午的惬意,仔细看了看这台MINI E,如果不是车身的几个贴纸,连我都无法发现这是一台电动版的MINI。MINI E与普通MINI身上可以找到几处不同——车身贴纸、加油孔、后排座椅和迎宾踏板,只是“有点变化”而已。

  想去中石化挑衅

  路过中石化加油站,眼瞅着汽油不明不白就涨到了八块钱一升,已经成功地超越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王老吉,再这么涨下去油价都要逼平印度神油了!开小排量的MINI也不省钱,算下来每公里都要花掉一块钱了!

  在只有中石油作备选的时代,我们只能忍字当头。然而开MINI E,终于可以大胆地到加油站去竖个中指了。我把车停在加油站,大大方方进去买了一支汽水,大大方方离开。出来的时候我有点后悔,真该对加油工说一声:麻烦给我把电池加满……

  当然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目前在北京的充电桩还不完善,无法像加油站一样随加随走,首批参与测试的用户都在家安装了专用充电桩。北京和深圳分别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供电,深圳还对半夜用电低谷时的充电有优惠,折算下来每公里的使用成本不足一毛钱。这种变化可不是“一点”,实在是优惠太多了!

  技术指标显示,它的合理续航里程大概为180km,但测试车主中有人试过220km的里程。这款重达260kg的电池由5088块电池单元组成,容量为36Kwh,大概只有29Kwh的电量是可以充分释放的,如果用50安培的电流进行充电,也需要将近三小时才能充满。

  在北京开MINI E两天,还真不觉得这是一台不一样的MINI,它保留了MINI几乎所有的优点,更有力、更安静、更环保。想起小时候的一篇语文课文:有了电,真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

  文/吴佩 摄/吴佩

  我愿把MINI E推荐给朋友

  MINI E中国实路测试项目车主之一罗小煜的用车心得

  《汽车导报》: MINIE在驾驶的过程中的实际感受是怎么样的?

  罗先生:最明显的就是动力非常不错,起步很有冲劲。噪音在低速时不是很大,但过了110km/h的时候可能因为轮胎尺寸较大的原因声音会大一些。适应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很有乐趣,比普通汽油轿车开起来轻松。

  《汽车导报》:您和MINI E一起出行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车有抛锚过么?MINI E一个月的耗电量是多少呢?

  罗先生:最远去过深圳龙岗,车子刚拿到那一个月开的特别的多,跑了2000公里,算下来只用了440度电。平时晚上回到家就放在车位上充电。至于抛锚,我还暂时没有遇到这个问题。

  《汽车导报》:你觉得电动车在未来是否具备替代传统能源汽车的潜力?

  罗先生:我个人觉得全面替代是不可能的,但作为家庭的第二辆车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又环保,又省钱。新能源车的推出肯定会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我也很高兴把新能源车推荐给朋友。

  我们可以把电动车交给客户测试了!

  专访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业务拓展部总监 欧曼博士、电动车发展高级经理 田胜

  《汽车导报》: 宝马在电动车方面有怎样的规划?

  欧曼博士:实际上,早在2002年宝马集团就开始了名为“高效动力”的战略,核心就是希望更加有效率地利用能源。这个战略里,宝马集团分了几步走,第一步是进行内燃机标准的调整,让它能够有更好的燃油性能;第二步是在现有的汽车加入电力的元素,也就是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第三步将是氢动力汽车。

  这三个步骤都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广可持续的交通发展,也许将来,还有更新的新能源概念出现,比如现在就有氢燃料的汽车,它储能的方式跟其他汽车不同,这不光是汽车行业一家的事情,各个行业都可以加入到讨论当中。

  我跟你分享一下宝马集团电动汽车未来路线图:MINI E是第一步,第二步是Active E,第三步是2013年的MCV,即BMW i3。

  《汽车导报》: 我们知道MINI E测试项目的首批试用车主采用的都是家庭充电桩的方式,宝马对住宅小区的充电桩有什么解决方案?

  田胜:这些车充电的解决方案不是由宝马提供的,是由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提供的,只有他们才能做这些事情。在MINI E项目里,我们安排的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解决方案。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情况,比如电网认为不能安装等等,最终选进来的这些用户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电网专门提供了充电桩。还有很多其它问题,比如物业公司,如果他们不同意在小区车位装电桩的话,那你也装不了。有很多利益相关方要协调,我们尽量做到求同存异,尽量往前走。

  至于以后基础设施由谁来提供、用什么方式来提供,我们会关注,但是我们不是这些事的决策者。只能说,什么样的模式合适,我们会跟合作伙伴一起去探讨。如果以后所有的加油站都可以充电的话,也会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比如直流充电的问题。

  采访/丁迅 摄影/文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