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旅游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旅游,冒险
  • 发布时间:2014-10-20 15:4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旅游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传统的旅游项目和旅游模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惊险刺激的新型旅游——黑色旅游。在这种旅游模式下,人们不仅能亲临战场,还能在硝烟战火中领略文化与政治的完美融合。

  刺激惊险的新型旅游

  叙利亚西南部,戈兰高地的恩泽万酒店,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柯比·马洛姆眯着眼睛,手指向库奈特拉观景点下面的山坡。叙利亚的库奈特拉市位于叙利亚与以色列的边境地带。在过去一年的叙利亚内战中,这里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市区内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而每当战斗打响,这里总会吸引来一批旁观者。

  “每天都会有人来这里观看战争实况。”马洛姆说道。马洛姆今年54岁,是一名已经退役的以色列国防军上校,如今成了一名旅游从业者,定期带团登上观景点,眺望战火纷飞的叙利亚。“来这里参观的人觉得这种经历很有趣,他们感觉自己好像是战争中的一员,回家后还可以向朋友们炫耀说,‘我在边境亲眼目睹了一场战斗’。”

  戈兰高地目前被以色列军方占领。

  在该地区一座山谷的顶部,游客们可以全景俯瞰这一战略要地,这条旅游线路被称为“大马士革门户之旅”,其行程还包括参观酒庄、樱桃市场和手工巧克力店。除了这些,有望远镜的游客们还有机会看到硝烟弥漫,甚至是屠杀的场面。

  马洛姆向我透露,今年6月初,曾有消息称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打败了政府军,控制了位于以色列的联合国边境检查站长达数小时之久,在此期间,坦克在硝烟中轰鸣驰骋,迫击炮在空中飞窜。为了一睹这场战争的真容,数百名游客当时一起涌向了观景点,不顾生命安危,只为亲身感受战争带来的独特魅力。

  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之间的战争有时会殃及以色列,今年6月22日,一枚发射自叙利亚境内的导弹炸死了一名14岁以色列男孩。虽然战争给当地人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戈兰高地却十分安静。这里空气清新,风景宜人。库奈特拉检查站的周围很安静,天空十分明亮,联合国驻库奈特拉市的维和部队在当地安置了很多帐篷,在微风的吹拂下帐篷轻轻抖动,景色十分优美,很难想象这里竟然会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战争经常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游客们会听到战斗的声音,看到战斗的场面,但这种情况往往要隔几个月才会遇到。”马洛姆说,“我们在离边境一英里的地方吃午饭,听到炮火声后,我会立即告诉游客,‘基地’组织正在盯着他们,他们不仅不害怕,还问我,‘你确定我们被盯上了吗?’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事情千载难逢,人人都想体验一把。”

  自今年7月以来,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武装冲突愈演愈烈,于是,“战地观光团”有了新的旅游去处。以色列的边境城镇斯德洛特是一块居住着大量移民的贫瘠土地,自2005年以军从加沙撤军后,该镇成了哈马斯袭击的主要目标。一旦战争开始,这里的居民便坐在躺椅上,津津有味地观看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拦截哈马斯导弹的场面。当看到从加沙地带发射升空飞往以色列的导弹时,人们还会欢呼雀跃。

  黑色旅游旅行社

  战地观光并非新鲜事物。从滑铁卢到葛底斯堡,长久以来,凡是两军交锋的战场,总是不乏游客的身影。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黑色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斯通表示,与普通的旅游产业不同,战地观光业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的商业化。“战地观光,又称黑色旅游,其发展史可追溯到18和19世纪,创始人托马斯·库克曾组织民众到康沃尔观看绞刑,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黑色旅游观光团诞生了。”斯通说,“如今的黑色旅游产业更加正式,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黑色旅游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主要研究人类前往战乱地区旅游的动机和行为。前不久,斯通和他的团队启动了一个历时5年的研究项目,调查黑色旅游给全球范围内的文化遗产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的4年里,黑色旅游产业值以每年65%的速度在增长。今天,该产值已达到2630亿美元。虽然一些非常刺激的旅游项目,如“战区之旅”和“狂野边疆”在1990年代就已出现,但在过去10年中涌现出的大批以黑色旅游为主业的旅行社才是这个产业飞速发展的关键。

  2006年,詹姆斯·韦尔考克斯和他的生意伙伴考萨尔·侯赛成立了一家名为“野性边境”的连锁旅行社,总部位于伦敦。这家旅行社目前经营的旅游项目包括参观巴基斯坦山区、阿富汗游牧民族聚集地、边远的印度部落和政局动荡的高加索地区。“我们尽量不走寻常线路,”韦尔考克斯说,“我们希望能向游客们展示目的地国家的文化多面性。”据介绍,“野性边境”旅行社提供的线路行程在5天到两周之间不等,价格为2500至6000美元。这些线路还包括参观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喀喇昆仑山,本·拉登藏身多年的阿伯塔巴德市就坐落在山脚下。正因如此,该线路成为最受西方人欢迎的旅游线路之一。游览阿富汗的旅游线路还被包装成“探索滑雪和登山的新去处”。

  尼古拉斯·伍德是《纽约时报》的前特派记者。多年前,在巴尔干半岛撰写报道时,他便萌生了开旅行社的想法。2009年,伍德毅然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新闻业,在伦敦成立了一家名为“政治之旅”的旅行社。伍德用了一整年的时间规划旅游线路,与“野性边境”旅行社的旅游项目相比,“政治之旅”的旅游线路就要安全稳妥得多。而伍德成立这家旅行社的初衷也很简单,他只想带客人去参观那些政治热点地区。

  “制定旅游线路有点像编辑新闻稿,”伍德说,“我们要清楚该怎样把不同的地点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就像把分散的新闻事件整合成一篇新闻稿。”

  伍德表示,他的旅行社目前为游客提供15条旅游线路,目的地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和伦敦,虽然营业额增长缓慢,但收入大体上很稳定。以其中的一条旅游线路“革命后的利比亚之旅”为例,这条线路的旅行费用为每人7000美元,旅游项目包括参观卡扎菲的宫殿和臭名昭著的阿布·萨利姆监狱(1996年被关押在阿布·萨利姆监狱的1270名政治犯因不满监狱的不人道管理方式而哗变,随后惨遭卡扎菲集团杀害)。此外,游客还可与位于利比亚西部的米苏拉塔市的民兵进行面对面交流。

  “现在自助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如果想在旅游市场中站稳脚跟,旅行社必须在传统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增添自助游产品。”伍德将如今取得的成就归结于旅游产业的转型。他认为,新型旅游业使游客对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的依赖度降低,游客可以更加自由地制定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假期。这意味着经典线路将慢慢淡出人们视野,个性化、非常规的旅游线路开始受到人们欢迎。

  对于一些热爱冒险的游客来说,跟着导游参观游览显然没什么乐趣。来自美国加州的本·哈达尔就是这样的游客。今年2月,他休了个短假,买了最便宜的机票飞往基辅,亲眼目睹了乌克兰的反政府示威运动。他说:“与其在家看新闻报道,我们更乐意亲自去事发现场弄清楚正在发生的事情。”

  身材高大的哈达尔有着宽厚的肩膀,平时的工作是一名销售助理,周末则在一支业余橄榄球队里打球。这次,他和球队中的一名队友一起前往乌克兰。他们在基辅独立广场和当地人攀谈,在附近的酒吧里收看“超级碗”比赛,甚至还把一面NFL(美国橄榄球联合会)丹佛野马队的旗子送给了示威者,这次的旅游经历让他深有感触。“这些人愿为他们的信仰献身,非常感人。”哈达尔说。

  这并非哈达尔第一次深入国际危机的中心。2012年,他曾不顾亲友的劝阻,独自一人前往埃及首都开罗,在开罗的解放广场上见证了穆罕默德·穆尔西当选总统的全过程。哈达尔表示,自己下一个旅游计划是去朝鲜,他将那里命名为“终极神秘之地”。

  寻求心灵上的放松

  不要以为黑色旅游的目的地尽是那些动荡不安的地区,会对游客产生不好的心理影响。实际上,在某些时候,这种旅游会使人感到放松。

  马卡比特·艾布拉姆森是耶路撒冷的一位电影摄像师。2009年,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发动了长达22天的“铸铅行动”。那时,她的两个孩子均在以色列国防军中服役。行动期间,以色列军机在加沙上空飞来飞去,哈马斯的火箭弹呼啸着飞向以色列边境地区,艾布拉姆森意识到,她无处可藏,只能静坐在家中。

  “在以色列,每当有战争打响,我都感觉自己好像中毒了一样,”艾布拉姆森说,“而到边境地带观看战争场面,就像是以毒攻毒,让我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为了让自己摆脱那种感觉,我得到最极端的地方去。”于是,艾布拉姆森带上摄像机,和另一位摄像师一起驾车来到加沙边界。她们在那里遇到了一批战地观光客,并对这些人进行了采访。回来后,艾布拉姆森和同事一起将这些采访素材制作成纪录片《战争斗牛士》。

  黑色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斯通认为,没有别的事情能像黑色旅游一样,吸引全世界的人参与其中。“参观纽约世贸大楼原址时,我们是‘黑色游客’,但我们内心并不阴暗,我们只是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感兴趣而已。”

  [译自美国《大西洋月刊》]

  黛布拉·卡明/文

  张文智/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