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钱包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理财
  • 发布时间:2014-10-20 16:01

  夫妻应该如何理财,才能兼顾夫妻感情的亲密和家庭财政的稳定呢?

  失去汽车,反抗入股

  邻居家那对30岁左右的夫妻穿着名牌服装,带着3个孩子开着豪车进进出出。要知道在东京港区的这片高级住宅区,每月的停车费高达3.5万日元。在化妆品公司上班的主妇嘟囔道:“那位太太一定不用工作,真不知道她老公是做什么的。”

  一旁的丈夫沉默不语。他拥有泡沫经济时期(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普遍价值观:男人该开辆像样的车。10年前,家中的二手车报废了,从那时起他们便一直因买车而苦恼。妻子说:“住在这里的我们不能开便宜的国产车,可家里又没钱买进口车,这样两难的境地让我十分为难,虽然我本人怎样都好。”

  最近几年,丈夫所在的公司禁止员工加班,收入中加班费的部分迅速减少,尽管如此,他的年收入还是高达700万日元。妻子的收入水平与丈夫相当,两人没有孩子,她怎么也想不通家里为何存不下钱。

  今年5月末,几封股东通知信出现在家中信箱,收件人一栏赫然写着丈夫的名字。大型航空公司、家庭旅馆、物流公司……原来丈夫放弃买车,转而去炒股。妻子猛然发现,丈夫购买股票的资金竟然来自夫妻俩的共同账户!

  10年前两人结婚时用丈夫的名字开了这个账户,主卡由丈夫持有,账户的管理工作自然便交给了丈夫。妻子每月向共同账户存15万日元。如果她用附卡买了私人物品,之后会认认真真地把钱还回去。共同账户原本只是用来支付食材费、水电费、住房贷款等费用,可是从某个时期开始,账户余额急剧减少。

  一直以来,妻子总觉得自己有点吃亏,她也不清楚丈夫有没有按时向公共账户存钱。结婚之初,两人也实施过将收入放在一起花、给丈夫发零花钱的理财办法,但他们总觉得没必要算这么细,不久便放弃了。夫妻俩每月分别拿出3万日元用以外出用餐,但因没机会使用,这笔钱一直攒到了100万。妻子从中悄悄抽出了一两张用来买衣服,结果后来丈夫以修车为由将钱全拿走了。但是与赌马、打老虎机相比,炒股还是好得多。

  妻子对自己说,家庭美满是最重要的,她选择对丈夫炒股的行为视而不见。

  在家庭中,理财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若处理不当,容易衍生夫妻之间的各种矛盾。夫妻双方必须认识到,认真理财的目的不是为了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而是为了夫妻美满与家计稳定。日本Cross Marketing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六成家庭中,财政大权由夫妻中的一方掌管,其他家庭则采取双方分担支出项目或建立共同账户的做法。

  第一类:夫妻一同理财

  年末调整,皆大欢喜

  “到了年末结算的时候啦。”年尾的一天,就职于某IT企业的妻子发号施令,丈夫拿出一叠发票,打开笔记本电脑,将花费项目与金额一一填入家庭账本,豆腐、纸尿裤、租车费……

  两人平时建立起一个固定的公共账户,年末就可以从中报销一年来自己为家庭花费的金钱,这种经费报销型的家庭收支管理法与公司处理财务类似,不将支出登记在册的话就会让自己产生损失。基于这种制度,没有发票的支出是不会得到认可的。夫妻两人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整理账本,如果表现良好,还可以从对方手中获得几十万日元的“退税”。

  妻子解释说:“花钱会让人感到愉悦,这种情绪有别于物欲,即便只是顺路去超市买点食材也是好的。一些男人每月从老婆手里领取固定的零花钱,每天吃‘爱妻牌便当’,没什么花钱的机会,也会感到不爽吧?”

  “需要我稍点什么吗?”丈夫的这条短信就是他购物欲高涨的信号。妻子告诉他买点肉和豆腐回来。反正最后都能报销,双方都乐在其中。结婚5年来,丈夫已经习惯了买菜这项任务,对食品价格十分了解。

  夫妻俩原本就是同期入职的同事,收入一直处于相同水平,即便共进午餐,也会分开结账。不过也有例外,例如妻子认为丈夫上下班的交通费是他努力工作的表现,因此同样予以报销;妻子想要戒指,丈夫直接从公用账户中取钱给她买了回来。他们几乎从未因家庭收支产生过矛盾。

  容易出现利益不均

  夫妻一起掌管家庭财务的优点是容易把握整体经济状况,然而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两人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一位就职于私立大学的男性与在国立大学执教的妻子采取“项目分摊制”。他负责住房贷款、水电费、学费保险等项目,妻子则负责餐费、教育费等等。今年春天,他们的大儿子上了小学,不必再花费一年四五万日元的保教费,妻子的支出少了,丈夫自然认为自己负担的开销也应相应减少,没想到妻子先一步发出攻势:“将保教费的那部分钱存进银行吧。”

  丈夫承担的项目金额多是固定的,他认为妻子那边更容易缩减开支。周末时如果妻子开口要求:“好累,咱们出去吃吧。”最终也是丈夫结账。他的不满越攒越多:“如果1个月内多次外出用餐,我就比较吃亏,家庭旅行也好,油钱也好,全都是我付……”

  灰色区域不在少数

  理财规划师花轮阳子从“夫妻感情稳定”和“家庭财政稳定”两方面对不同的家庭理财方法做出评价。花轮指出,这两项指标并非一定成正比。“不甚精确的家庭账本比较利于夫妻感情的稳定,但要维持家庭财政的稳定,就需要实现收入与储蓄的可视化。”

  对于双方均有稳定收入的夫妻而言,折中的理财方法是创建公共家庭账户,两人定期存入相等的金额或相同比例的收入。一位在物流公司工作的男性与公务员妻子工资相当,他们采取“等额出资法”,轮流向公共账户存15万日元的家用资金,两人分别持有账户借记卡和与之挂钩的信用卡。

  这种理财模式要求实施者将零用钱和家庭资金彻底分开,这就大大增加了管理难度。丈夫说,他没有零钱时往往会先用家庭资金垫付,久而久之两部分钱就混在了一起。等额出资存在许多灰色区域,结果几乎攒不下钱。

  另一对受访夫妻同样建立了公共账户,一旦账户余额低于100万元,两人就会进行商谈,不过一般都是丈夫出钱填补缺口。妻子说:“我们俩的收入差不多,但或许是我老公的自尊心使然,他总会主动去补缺口。最近我涨了薪水,丈夫有些受打击。管理公共账户造成他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我也很过意不去。”

  第二类:妻子管账

  让出报纸阅读优先权

  在日本,妻子管钱的家庭占了总数的4成,这些家庭中男主人的生活略显拮据。根据日本新生银行的“白领零用钱”调查,2014年日本男性的平均零用钱为每月3.96万日元,午餐费则是每天541日元。

  清洗一家四口的碗碟就可获得1点积分,攒够3分即可换取“爱妻便当”一份——这是一位IT公司的男职员与妻子的约定。他每月的零用钱为2.5万日元,午餐和聚餐费、油钱、下班后喝一杯的花销均包含在内。为了多留一些喝酒的钱,他将午餐费压缩至一顿300日元。如果能带着妻子亲手做的便当去上班,就能免去午餐费这笔支出。洗碗正是为了攒零用钱。

  这位丈夫1989年进入某大型IT企业工作,30岁时的年收入超过了1000万日元。那时他天天加班到深夜,没有闲暇帮妻子分担家务。然而从2010年开始,他的薪水因公司经营不佳不断减少,现在他的收入仅仅是颠峰时期的70%。恰逢孩子升学与还房贷的严峻时期,家庭负担较为沉重,妻子不得不外出做兼职工作。

  家务、育儿和收支管理原本就由妻子全权负责,如今又在收入方面依赖她,丈夫越发觉得抬不起头来。他连报纸的优先阅读权也让给了妻子,上班时带走的总是前一天的旧报纸。等他下班到家,妻儿已经吃过晚饭。他洗碗的时候妻子便在一旁优雅地制作拼花手工。

  他说:“我没有被授予家庭财政的监管权限,也不知道老婆存了多少私房钱。我分担家务能让她感到愉快,在公司一边吃着洗碗换来的便当一边看昨天的报纸也没什么不好。现在我们家比收入多的时候更美满。”

  从这个角度来看,妻子管钱的方式虽然古板,却有着不引发矛盾、催生依赖感的优点。

  专业理财规划师横山光昭同样将家中的财政大权交到妻子手中。他们每月召开家庭会议公开收入,横山拿出10%的个人收入作零用钱。他说:“零用钱来自我努力工作取得的收入,这种方法更能激发我工作的动力。”

  Cross Marketing的调查显示,在建立公共账户的家庭中,夫妻可自由支配的钱最多,平均为5.54万日元/月/人。在采用零花钱制度的家庭里,这一数字只有3.08万日元,排在末尾,但家庭成员的满足度却达到了48.6%。

  养家糊口的人是我

  “经费报销型”家庭中的妻子重视“花钱的愉悦感”,而从妻子手中领取零花钱的丈夫则发现了“存钱的愉悦感”。丈夫能否保持积极性,全看妻子的手段,有时需给予对方一定的奖励。如果发现丈夫存有小金库,妻子还是不过问的好。

  其实握紧钱袋的妻子也会有苦恼的时候。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女性年收入800万日元,任技术职的丈夫收入更高一些,尽管两人都属高收入者,依然采用靠男方收入维持家计的传统方式。妻子说:“20年前我们结婚时,老公忙得连去银行的时间都没有,管账这件事自然便由我负责。”

  丈夫每月将薪水分别打入个人账户和家用账户,妻子死守家庭账户的银行卡,做丈夫的连网银密码都不知道。丈夫同事的夫人多是全职太太,他本人也认为:“我一个人的收入足够养家,我老婆工作不是为了钱,只是想去工作而已。”拥有大男子主义价值观的他这样告诉妻子:“你随时都可以辞职,毕竟你不必和我一样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

  休完产假后,妻子觉得自己实在是难以兼顾家庭和工作,然而正是因为丈夫的观念,她才得以坚持住没有辞职:“想到不必为了获得家庭收入而工作,我的心情轻松了不少。我的‘特权’和丈夫的‘骄傲’源自夫妇的传统相处模式。”

  话虽如此,也多亏女方有稳定收入,这个家庭才能送两个孩子去私立学校上学,并在交通便利的车站附近买了房子。看到丈夫对此毫无觉察,妻子也会不高兴,也不想想他是托谁的福才能有那么多可随意支出的钱啊。她说:“要论时薪,我的收入可比他高多了。虽然生气,但哄好他就能让他不对我的工作指指点点,因此我常常将抱怨闷在心里。”

  第三类:丈夫管账

  专制管理的风险

  某位34岁的企业顾问说:“或许我的观念很老套,我希望妻子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而我则站在社会一线,让孩子看到我努力工作的身影。”尽管年收入高达千万日元,他每月也仅从妻子手中领取3万现金作零花钱。

  两年前,他开始掌管家中财务,尽量缩减不必要的支出,并使用记账软件自动记录信用卡支出,现金开销则通过核算发票统计,这样一来家庭现金结余和银行账户余额都变得一目了然。他的目标是在10年内还完限期35年的住房贷款。

  花轮阳子指出,最近积极管理家庭财务的丈夫不断增多,高收入男性大多采用给妻子生活费的方式,但这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妻子获得足够的钱就会感到满足,却无法察觉丈夫的浪费或外遇等行为。

  一名年收入2000万日元的外企高管就是如此。家中的全职太太完全不晓得他打高尔夫球、聚会饮酒的开销。他甚至在妻子回娘家时仅凭一时冲动就购买了房产,令人咋舌。

  夫妻信任是基础

  某位就职于制造企业的男性与妻子选择单账户支出的方式,住房贷款、餐费、水电费等全部从丈夫的账户扣除,妻子月薪65万日元,每月可存下约51万日元。丈夫的银行账户几乎月月赤字,余额不足时他就拜托妻子转账。

  丈夫说:“虽说不清楚妻子的账户余额会让我觉得有点吃亏,但从单一账户扣款更易于管理资金。”这对夫妇对赌博或奢侈品毫无兴趣,加上中午都是在公司食堂吃饭,没有不公平的感觉。互相信赖的夫妻才能使用这种理财方式。

  花轮阳子认为,这种方法对于花钱大手大脚的夫妻来说很有成效。集中从一个账户扣款,手边不留现金,可以避免浪费。

  [译自日本《AERA》周刊]

  小林明子、坂口小百合/文

  刘欣/编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